【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层介孔-纳米碳管网状结构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分层介孔-纳米碳管网状结构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纺纳米材料由于其大的表面积,独特的化学结构,易于调节的组成以及出色的电子和质量传输特性,已被视为用于能量存储和转化的有效电催化剂。静电纺丝是生产具有可调组成和可控结构的纤维或管状纳米材料的最简便通用的方法之一。在最近几年中,用于电催化应用的电纺纳米材料上的工作越来越多。由于非贵金属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性能和Pt基催化剂相当甚至更优,而成为下一代氧还原催化剂的理想选择。其中Fe-N-C、Co-N-C已陆续纳入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范围。目前公开报道使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的M-N-C(M=Fe、Co)催化剂多集中在一维平面非有序结构的多孔碳材料上的研究,这会限制反应过程中电子的传递。进而影响ORR的动力学性能。因此使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多层数的催化剂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分层介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层介孔-纳米碳管网状结构催化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PVP为成纤模板,在纺丝溶液中添加氨基化石墨烯量子点和过渡金属盐,控制纺丝的环境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10~20%,纺丝电压20KV~28KV,在收集板上原位制备由聚合物基复合纳米纤维构筑的分层网状结构的前体材料,再经预氧化、碳化过程,获得由M-N-C(M=Fe,Co)纳米纤维构筑的分层介孔结构的纳米电催化剂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层介孔-纳米碳管网状结构催化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PVP为成纤模板,在纺丝溶液中添加氨基化石墨烯量子点和过渡金属盐,控制纺丝的环境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10~20%,纺丝电压20KV~28KV,在收集板上原位制备由聚合物基复合纳米纤维构筑的分层网状结构的前体材料,再经预氧化、碳化过程,获得由M-N-C(M=Fe,Co)纳米纤维构筑的分层介孔结构的纳米电催化剂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层介孔-纳米碳管网状结构催化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盐为Fe(NO3)3.9H2O或Co(AC)2.12H2O。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层介孔-纳米碳管网状结构催化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具体为:
(1)配置纺丝前驱体溶液:取氨基化石墨烯量子点和过渡金属盐,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PVP为胶黏剂配置纺丝前驱体溶液;
(2)静电纺丝:步骤(1)配置的纺丝前驱体溶液室温为20℃~25℃,相对湿度为10~20%的环境中进行静电纺丝,纺丝电压为20kV~28kV左右,接收距离为10~15cm;在铝箔收集板上原位制备由聚合物基复合纤维构筑的分层网状结构的前体材料;
(3)预氧化、碳化:将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红,丁伟元,米田川,于洪全,朱厚发,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