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武术训练用智能桩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桩
,具体涉及一种武术训练用智能桩。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体能的训练,来保持自身健康的身体状况,其中就包括武术训练,通过击打一种武术训练用智能桩的形式,从而达到一定的训练效果,在武术训练用智能桩的击打部件内,设有相应的压力传感器和计数传感器,能够对训练者在训练过程中的击打数和击打力度进行有效的统计,通过信号传输至对应的显示设备上,进行分析,从而达到一定的智能化训练效果,而现有的武术训练用智能桩在使用的过程中,其上的击打部件,即击打杆的部分与原桩体之间的连接不稳固,易在击打时发生偏移;对于击打部件不方便进行快速拆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续拆卸维护等操作;在训练者蹲马步进行同步训练时,对于腿部没有一定的限位构件,而初学者的腿部易发生偏移抖动,使得没有较好训练效果;同时整个武术训练用智能桩在使用时没有较好的运输性和稳定放置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武术训练用智能桩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武术训练用智能桩,包括立柱(1)、立柱(1)上方的顶座(3)以及立柱(1)下方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立柱(1)的内部开设有通槽(13),立柱(1)的外侧设置有击打杆(7)和底杆(9),击打杆(7)的一端一体成型有通杆(14),通杆(14)的表面上熔接有滑杆(16),击打杆(7)通过通杆(14)、滑杆(16)和通槽(13)与立柱(1)卡合连接,通杆(14)异于击打杆(7)的一端通过螺纹旋接有旋块(17),底杆(9)的两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衔接板(10),衔接板(10)的一侧设置有夹板(11),夹板(11)的表面上熔接有移块(20),夹板(11)通过移块(20)滑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武术训练用智能桩,包括立柱(1)、立柱(1)上方的顶座(3)以及立柱(1)下方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立柱(1)的内部开设有通槽(13),立柱(1)的外侧设置有击打杆(7)和底杆(9),击打杆(7)的一端一体成型有通杆(14),通杆(14)的表面上熔接有滑杆(16),击打杆(7)通过通杆(14)、滑杆(16)和通槽(13)与立柱(1)卡合连接,通杆(14)异于击打杆(7)的一端通过螺纹旋接有旋块(17),底杆(9)的两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衔接板(10),衔接板(10)的一侧设置有夹板(11),夹板(11)的表面上熔接有移块(20),夹板(11)通过移块(20)滑动连接于衔接板(10)中,底座(2)的下方熔接有底盘(4),底盘(4)与顶座(3)的表面上分别安装有第二滑轮(6)和第一滑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武术训练用智能桩,其特征在于:立柱(1)表面上与通槽(13)两侧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插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