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小桐子植物残渣制备食用菌培养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3707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利用小桐子植物残渣制备食用菌培养基的方法,属于培养基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将小桐子叶、树枝、果壳分别晒干或用烘干机烘干,干燥后置于阴凉干燥处分类保存;(2)将步骤(1)所得干燥的小桐子叶、树枝、果壳搅拌混合均匀;随后采用粉碎机将其粉碎,过筛≤5mm得小桐子植物碎屑,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3)按照重量比,取1份小桐子饼粕、25~50份步骤(2)制备的小桐子植物碎屑,0.2~0.6份马铃薯粉、0.2~0.8份石膏、0.2~0.6份磷酸二氢钾,水30~60份,搅拌,得泥状混合物;(4)将步骤(3)所得泥状混合物铺成厚5~10cm,直径0.5~2m的圆饼状,置于蒸隔中,蒸煮得小桐子残渣饼状物,即得湿润的培养基。

A method of making edible mushroom culture medium from the residue of Jatropha curc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小桐子植物残渣制备食用菌培养基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培养基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小桐子植物残渣制备食用菌培养基的方法。
技术介绍
小桐子(JatrophacurcasL.)又叫“麻风树”是一种原产于热带美洲的大戟科灌木,在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也有分布。随着全球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小桐子果实产油率高达40~60%,油品十六烷值高,低温流动性好认为是极具潜力的生物柴油来源。同时,小桐子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作物,富含生物碱、活性蛋白等多种药用成分,具有很好的杀虫灭菌功效。因此,小桐子树是极具开发价值的经济作物。在小桐子的种植和加工过程中,会产大量生枝叶、果壳、饼粕等植物残渣。通常情况下小桐子年产果壳200kg/亩;叶子500kg/亩;废弃枝条500公斤/亩。榨油后的饼粕灰分氮、磷、钾含量分别在4%、2%、2%左右,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生物有机肥料。我们注意到食用菌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是是广受市场欢迎的高附加值农产品。现有的培养基生产过程大多以木屑、麸皮、淀粉等作为基质,那么如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小桐子植物残渣制备食用菌培养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小桐子叶、树枝、果壳分别晒干或用烘干机烘干,干燥后置于阴凉干燥处分类保存;/n(2)将步骤(1)所得干燥的小桐子叶、树枝、果壳搅拌混合均匀;随后采用粉碎机将其粉碎,过筛≤5mm得小桐子植物碎屑,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n(3)按照重量比,取1份小桐子饼粕、25~50份步骤(2)制备的小桐子植物碎屑,0.2~0.6份马铃薯粉、0.2~0.8份石膏、0.2~0.6份磷酸二氢钾,水30~60份,搅拌,得泥状混合物;/n(4)将步骤(3)所得泥状混合物铺成厚5~10cm,直径0.5~2m的圆饼状,置于蒸隔中,蒸煮得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小桐子植物残渣制备食用菌培养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小桐子叶、树枝、果壳分别晒干或用烘干机烘干,干燥后置于阴凉干燥处分类保存;
(2)将步骤(1)所得干燥的小桐子叶、树枝、果壳搅拌混合均匀;随后采用粉碎机将其粉碎,过筛≤5mm得小桐子植物碎屑,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3)按照重量比,取1份小桐子饼粕、25~50份步骤(2)制备的小桐子植物碎屑,0.2~0.6份马铃薯粉、0.2~0.8份石膏、0.2~0.6份磷酸二氢钾,水30~60份,搅拌,得泥状混合物;
(4)将步骤(3)所得泥状混合物铺成厚5~10cm,直径0.5~2m的圆饼状,置于蒸隔中,蒸煮得小桐子残渣饼状物,即得湿润的培养基;或将蒸煮后的小桐子残渣饼状物于烘干机中,烘干,随后进行粉碎,即可得干燥的培养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伟赵丽娟易龙飞宋永娇高元吉史英博张欣汝
申请(专利权)人:凉山德农生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