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金属壳的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548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金属壳的密封结构,包括金属外壳和金属内壳,所述金属外壳卡接在金属内壳底部外侧,所述金属外壳向上弯折形成倒U型的第一弯折部,所述金属内壳向下弯折形成U型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扣合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连接处的空隙填充有绝缘密封圈,该电池金属壳的密封结构密封性好,不会造成漏液的状况,保证电池使用安全可靠。

Sealing structure of battery metal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金属壳的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金属壳的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电池采用金属壳封装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的份额,特别是动力电池领域及纽扣电池领域等,内外金属壳的连接密封或者金属壳和其他材料的连接密封成为电池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艺,如果处理不好电池会出现漏液、接口处膨胀等隐患,影响电池的安全性能、降低电池品质等。一般市场上的纽扣电池的结构,如果电池内部上下膨胀会导致内外壳相对移动,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池金属壳的密封结构,密封性好,不会造成漏液的状况,保证电池使用安全可靠。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池金属壳的密封结构,包括金属外壳和金属内壳,所述金属外壳卡接在金属内壳底部外侧,所述金属外壳向上弯折形成倒U型的第一弯折部,所述金属内壳向下弯折形成U型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扣合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连接处的空隙填充有绝缘密封圈。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外壳为不锈钢外壳或铝合金外壳。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内壳为不锈钢内壳或铝合金内壳。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密封圈为聚丙烯密封圈或聚乙烯密封圈或聚氯乙烯密封圈或聚酯密封圈。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密封圈向上延伸出金属外壳顶部。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密封圈向内延伸到金属内壳的内部。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金属外壳向上弯折形成倒U型的第一弯折部,金属内壳向下弯折形成U型的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扣合连接,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采用多角度的弯折设置,相互扣合连接后,即使在连接处受到电池内部的压力,仍然能够保证金属外壳和金属内壳连接处不会脱落,而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连接处的空隙填充有绝缘密封圈,密封性好,不会造成漏液的状况,保证电池使用安全可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金属壳的密封结构的剖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金属壳的密封结构的俯视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池金属壳的密封结构应用在纽扣电池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电池金属壳的密封结构应用在圆柱电池的剖视结构;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金属壳的密封结构,包括金属外壳1和金属内壳2,所述金属外壳1卡接在金属内壳2底部外侧,所述金属外壳1向上弯折形成倒U型的第一弯折部3,第一弯折部3与金属外壳1采用相同的金属材质一体加工成型。所述金属内壳2向下弯折形成U型的第二弯折部4,第二弯折部4与金属内壳2采用相同的金属材质一体加工成型。所述第一弯折部3与第二弯折部4扣合连接,第一弯折部3与第二弯折部4采用多角度的弯折设置,即使在连接处受到电池内部的压力,仍然能够保证金属外壳1和金属内壳2连接处不会脱落。所述第一弯折部3与第二弯折部4连接处的空隙填充有绝缘密封圈5,绝缘密封圈5的功能是保持金属外壳1卡接在金属内壳2之间相互绝缘,并且还具有密封效果。所述金属外壳1为不锈钢外壳或铝合金外壳,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取。所述金属内壳2为不锈钢内壳或铝合金内壳,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取。所述绝缘密封圈5为聚丙烯密封圈或聚乙烯密封圈或聚氯乙烯密封圈或聚酯密封圈,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取。所述绝缘密封圈5向上延伸出金属外壳1顶部,所述绝缘密封圈5向内延伸到金属内壳2的内部,绝缘密封圈5这样的设置能够避免金属外壳1与金属内壳2直接接触,从而达到绝缘的效果。实施例1如图3所示,本申请的密封结构应用于纽扣电池的剖视图。能够有效的提升金属外壳1和金属内壳2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即使内部发生电解质膨胀,仍然能够保持金属外壳1和金属内壳2连接处不会移动,避免造成漏液的状况。实施例2如图4-5所示,本申请的密封结构应用于圆柱电池的剖视图。能够有效的提升金属外壳1和金属内壳2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即使内部发生电解质膨胀,仍然能够保持金属外壳1和金属内壳2连接处不会移动,避免造成漏液的状况。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金属外壳向上弯折形成倒U型的第一弯折部,金属内壳向下弯折形成U型的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扣合连接,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采用多角度的弯折设置,相互扣合连接后,即使在连接处受到电池内部的压力,仍然能够保证金属外壳和金属内壳连接处不会脱落,而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连接处的空隙填充有绝缘密封圈,密封性好,不会造成漏液的状况,保证电池使用安全可靠。以上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金属壳的密封结构,包括金属外壳(1)和金属内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1)卡接在金属内壳(2)底部外侧,所述金属外壳(1)向上弯折形成倒U型的第一弯折部(3),所述金属内壳(2)向下弯折形成U型的第二弯折部(4),所述第一弯折部(3)与第二弯折部(4)扣合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3)与第二弯折部(4)连接处的空隙填充有绝缘密封圈(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金属壳的密封结构,包括金属外壳(1)和金属内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1)卡接在金属内壳(2)底部外侧,所述金属外壳(1)向上弯折形成倒U型的第一弯折部(3),所述金属内壳(2)向下弯折形成U型的第二弯折部(4),所述第一弯折部(3)与第二弯折部(4)扣合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3)与第二弯折部(4)连接处的空隙填充有绝缘密封圈(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金属壳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1)为不锈钢外壳或铝合金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富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维都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