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限处理量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299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01
一种极限处理量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主要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由隔板分隔成两个区,分别为生化处理区和过滤区;所述生化处理区包括上部的好氧生物转盘池和下部的缺氧池;所述过滤区包括前部的MBR膜池和后部的设备间;本装置处理量大、占地面积小、能耗小、出水水质稳定、能够对污水进行充分生化处理、操作要求低、冬季可强化生化的,日处理量可达300到3000吨每天、单机处理量可达500立方每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限处理量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限处理量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农村、小区污水处理的重视日渐提高,农村、小区等由于地域问题离污水处理中心较远,铺设相应的污水排污管道成本较高,因此如果能够就近进行污水处理能够有效的节约资本,目前有许多的针对农村、小区的集成式污水处理设备存在处理量小、占地大、能耗大、硝化、反硝化不够充分、悬浮物出水水质不够保障、调试运行复杂、冬夏处理效果差异大等缺点。中国专利CN105198177B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厌氧生物处理池、好氧生物处理池、污水沉淀池和膜生物反应池;市场上多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均是按照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设置各个功能区,此种结构简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占地面积较大,沉淀池内进水管较短,如果需要投加药剂,则需要设置搅拌装置还进行混凝,能耗较大等。本公司前期已申请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071931.3公开了一种综合集成污水处理装置,此专利也是按照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设置各个功能区,本申请对此专利在结构上做出调整,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量大、占地面积小、能耗小、出水水质稳定、能够对污水进行充分生化处理、操作要求低、冬季可强化生化的,日处理量可达300到3000吨每天、单机处理量可达500立方每天的一种极限处理量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为实现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极限处理量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主要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由隔板分隔成两个区,分别为生化处理区和过滤区;所述生化处理区包括上部的好氧生物转盘池和下部的缺氧池;所述过滤区包括前部的MBR膜池和后部的设备间;所述缺氧池底部设置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与缺氧池侧壁的进水管连接;所述好氧生物转盘池侧壁设置集水溢流槽和溢流管,底部设置曝气头,所述溢流管与MBR膜池连通,所述MBR膜池底部均匀设置若干穿孔曝气管,所述穿孔曝气管上方设置MBR膜组件。进一步地,所述设备间内主要设置曝气风机和PLC控制系统,所述曝气风机通过第一输气管与MBR膜池底部的穿孔曝气管连接,通过第二输气管与好氧生物转盘池底部的曝气头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与曝气风机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好氧生物转盘池底部还设置回流口,所述回流口与缺氧池底部的回流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好氧生物转盘池内设有生物转盘,所述生物转盘上附着生物膜;所述缺氧池内设置生物填料。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方还设置箱盖。本技术的有益之处:第一:生化处理区后设置MBR膜池省去了沉淀池;提高了箱体内部空间利用率、水质更稳定,在调试时MBR膜池可对抗悬浮物冲击,注意点少、几乎不用专业人士操作;第二:缺氧池底部设置布水管这样首先可以分散进水,避免缺氧池前段污水酸化导致的污水PH值升高,从而影响后续好氧生物转盘池的硝化效果;其次,使得反硝化碳源分散供给,亦提高了反硝化效果;第三:设置回流管可以实现消化液分散进入缺氧池进行更好的反硝化;第四:好氧生物转盘池内设置集水溢流槽,同样可以分散进水、减少了污水对系统的负荷冲击,提高硝化效果;第五:在好氧生物转盘池底部加装曝气头,可改善在冬季因水温低,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顶视图。图中:1是好氧生物转盘池、1.1是集水溢流槽、1.2是溢流管、1.3是曝气头、1.4是回流口、1.5是生物转盘、2是缺氧池、2.1是布水管、2.2是进水管、2.3是回流管、2.4是生物填料、3是MBR膜池、3.1是穿孔曝气管、3.2是MBR膜组件、4是外置设备系统、4.1是曝气风机、4.2是PLC控制系统、4.3是第一输气管、4.4是第二输气管、5是箱体、6是箱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一种极限处理量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主要包括箱体5,所述箱体5内由隔板分隔成两个区,分别为生化处理区和过滤区;所述生化处理区包括上部的好氧生物转盘池1和下部的缺氧池2;所述过滤区包括前部的MBR膜池3和外置设备系统4;所述缺氧池2底部设置布水管2.1,所述布水管2.1与缺氧池2侧壁的进水管2.2连接;所述好氧生物转盘池1侧壁设置集水溢流槽1.1和溢流管1.2,底部设置曝气头1.3,所述溢流管1.2与MBR膜池3连通,所述MBR膜池3底部均匀设置若干穿孔曝气管3.1,所述穿孔曝气管3.1上方设置MBR膜组件3.2,所述外置设备系统4内主要设置曝气风机4.1和PLC控制系统4.2,所述曝气风机4.1通过第一输气管4.3与MBR膜池3底部的穿孔曝气管3.1连接,通过第二输气管4.4与好氧生物转盘池1底部的曝气头1.3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4.2与曝气风机4.1连接,所述好氧生物转盘池1底部还设置回流口1.4,所述回流口1.4与缺氧池2底部的回流管2.3连接,所述好氧生物转盘池1内设有生物转盘1.5,所述生物转盘1.5上附着生物膜;所述缺氧池2内设置生物填料2.4,所述箱体5上方还设置箱盖6。本装置工作原理:污水通过进水管2.2和布水管2.1分散进入缺氧池2,与生物填料2.4上的生物膜接触,然后水面上升溢流进入好氧生物转盘池1内的集水溢流槽1.1内,再分散溢流进入好氧生物转盘池1内,这样减少了污水对生物转盘1.5的负荷冲击,提高硝化效率;生物转盘1.5的40%~45%浸没在水下,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生物转盘1.5上的生物膜去除并完成硝化作用,好氧生物转盘池1底部设置的曝气头1.3在冬季水温低下时开启;曝气头1.3的开启可由PLC控制系统4.2控制打开曝气风机4.1和第二输气管4.4上的阀门,来对好氧生物转盘池1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限处理量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主要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由隔板分隔成两个区,分别为生化处理区和过滤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区包括上部的好氧生物转盘池和下部的缺氧池;所述过滤区包括前部的MBR膜池和后部的设备间;所述缺氧池底部设置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与缺氧池侧壁的进水管连接;所述好氧生物转盘池侧壁设置集水溢流槽和溢流管,底部设置曝气头,所述溢流管与MBR膜池连通,所述MBR膜池底部均匀设置若干穿孔曝气管,所述穿孔曝气管上方设置MBR膜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限处理量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主要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由隔板分隔成两个区,分别为生化处理区和过滤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区包括上部的好氧生物转盘池和下部的缺氧池;所述过滤区包括前部的MBR膜池和后部的设备间;所述缺氧池底部设置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与缺氧池侧壁的进水管连接;所述好氧生物转盘池侧壁设置集水溢流槽和溢流管,底部设置曝气头,所述溢流管与MBR膜池连通,所述MBR膜池底部均匀设置若干穿孔曝气管,所述穿孔曝气管上方设置MBR膜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限处理量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间内主要设置曝气风机和PLC控制系统,所述曝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汇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