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绝热油气储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2903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储存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恒温绝热油气储存装置,包括罐底、罐壁和罐顶,所述罐壁为圆筒状,连接于罐底的顶部圆周,所述罐顶焊接在罐壁的顶部,所述罐底的内部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罐壁包括外壁层、保温层和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设置在罐壁的最内侧,用于隔离储存装置内部灌注的油气,所述保温层包饶在隔离层的外壁,所述外壁层设置在罐壁的最外侧,所述罐顶为内凹外凸的曲面结构,所述罐顶靠近罐壁的连接处设置有弱顶结构,所述罐壁的外壁一侧安装有温度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罐底的内部安装有加热装置,在罐壁内部设置保温层,并将保温层包饶在隔离层的外壁,来对存储罐提供恒温绝热的效果。

A thermostatic and adiabatic oil and gas stor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绝热油气储存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气储存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恒温绝热油气储存装置。
技术介绍
油罐是用来储存油品的一类具有较规则形体、较大容积的容器。油罐按材料分为金属油罐和非金属油罐,金属油罐是由不同厚度的钢板,采用不同焊接方法焊接而成的储油容器。金属油罐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强度高,导电导热性能好,可焊性和可塑性改造方式简单等优点,但因具有导热系数大,导致了储存在内部的油气成分具有蒸发的条件,不可避免的会有一部分较轻的液态组分汽化,逸入大气,造成不可回收的损失,因此增加了油品的损耗,也造成了环境污染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绝热油气储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恒温绝热油气储存装置,包括罐底、罐壁和罐顶,所述罐壁为圆筒状,连接于罐底的顶部圆周,所述罐顶焊接在罐壁的顶部,所述罐底的内部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罐壁包括外壁层、保温层和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设置在罐壁的最内侧,用于隔离储存装置内部灌注的油气,所述保温层包饶在隔离层的外壁,所述外壁层设置在罐壁的最外侧,所述罐顶为内凹外凸的曲面结构,所述罐顶靠近罐壁的连接处设置有弱顶结构。优选的,所述罐壁的外壁一侧安装有温度检测装置。优选的,所述弱顶结构为环形的V型槽状结构,所述弱顶结构的最低端距离外壁的尺寸为3cm。优选的,所述罐顶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安全阀,所述罐顶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带有防火器的呼吸阀。优选的,所述外壁层采用厚度为1cm的铝合金圈板焊接而成,所述保温层采用绝热材料包饶制成,所述隔离层由塑料圈板热熔制成,所述罐顶采用扇形金属曲板焊接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罐底的内部安装有加热装置,在罐壁内部设置保温层,并将保温层包饶在隔离层的外壁,来对存储罐提供恒温绝热的效果,根据油气在当地最适合的存储温度,合理采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通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罐体内的油气温度,保持恒温状态,若温度过高可以开启安全阀与呼吸阀,适当释放罐体内部的压力,降低油气温度。从而减少储存在内部的油气成分蒸发,避免油气中一部分较轻的液态组分汽化,逸入大气,造成不可回收的损失,从而减少了油品的损耗,避免环境污染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结构放大图。图中:1-罐底;11-加热装置;2-罐壁;21-外壁层;22-保温层;23-隔热层;24-温度检测装置;3-罐顶;31-安全阀;32-呼吸阀;33-弱顶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恒温绝热油气储存装置,包括罐底1、罐壁2和罐顶3,罐壁2为圆筒状,连接于罐底1的顶部圆周,罐顶3焊接在罐壁2的顶部,在罐底1的内部安装有加热装置11,加热装置11可采用加热板按经纬方向安装制作,也可以采用加热管按蛇形排布。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11可采用电加热的方式,也可采用流体介质热交换的方式进行加热。罐壁2的外壁一侧安装有温度检测装置24,温度检测装置24用于实时监测储存罐内部油气的温度,可直接安放温度计或者设置温度传感器作为温度检测装置24。罐壁2包括外壁层21、保温层22和隔离层23,隔离层23设置在罐壁2的最内侧,用于隔离储存装置内部灌注的油气,保温层22包饶在隔离层23的外壁,外壁层21设置在罐壁2的最外侧。外壁层21采用厚度为1cm的铝合金圈板焊接而成,保温层22采用绝热材料包饶制成,隔离层23由塑料圈板热熔制成。保温层22所采用绝热材料,比如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等,新型绝热材料(气凝胶毡、真空板)等,是能阻滞热流传递的热绝缘材料。它们用于建筑围护或者热工设备、阻抗热流传递的材料或者材料复合体,既包括保温材料,也包括保冷材料。绝热材料一方面满足了建筑空间或热工设备的热环境,另一方面也节约了能源。罐顶3为内凹外凸的曲面结构,类似于椭圆体的一般结构,罐顶3靠近罐壁2的连接处设置有弱顶结构33,弱顶结构33为环形的V型槽状结构,弱顶结构33的最低端距离外壁的尺寸为3cm。储罐采用弱顶结构33是为了在内容易燃易爆流体爆炸时,储罐顶部先于罐体罐壁炸毁,爆炸压力与可燃流体向上泄出,储罐内未燃流体大部分仍可留在罐内,而不是炸毁罐体,可燃流体向四周爆出,灾害程度瞬间扩大,其目的是控制灾害,减少损失。罐顶3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安全阀31,罐顶3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带有防火器的呼吸阀32。安全阀31也称为液压透气阀,安装于罐顶3与呼吸阀32配合使用,内部应加入粘度小、挥发性差、凝点低于当地最低气温的油品。通过安装带有防火器的呼吸阀32,以控制罐内气压,为减少损耗在呼吸阀32下面安装呼吸阀32的开合用挡板。罐顶3采用扇形金属曲板焊接而成,可采用铝合金与罐壁2的外壁层21方便焊接。当然罐顶3也可与罐壁2的外壁层21一同采用钢材制造,在实施时应安装储存罐的基本尺寸确定钢材的耗材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恒温绝热油气储存装置,包括罐底(1)、罐壁(2)和罐顶(3),所述罐壁(2)为圆筒状,连接于罐底(1)的顶部圆周,所述罐顶(3)焊接在罐壁(2)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底(1)的内部安装有加热装置(11),所述罐壁(2)包括外壁层(21)、保温层(22)和隔离层(23),所述隔离层(23)设置在罐壁(2)的最内侧,用于隔离储存装置内部灌注的油气,所述保温层(22)包饶在隔离层(23)的外壁,所述外壁层(21)设置在罐壁(2)的最外侧,所述罐顶(3)为内凹外凸的曲面结构,所述罐顶(3)靠近罐壁(2)的连接处设置有弱顶结构(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绝热油气储存装置,包括罐底(1)、罐壁(2)和罐顶(3),所述罐壁(2)为圆筒状,连接于罐底(1)的顶部圆周,所述罐顶(3)焊接在罐壁(2)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底(1)的内部安装有加热装置(11),所述罐壁(2)包括外壁层(21)、保温层(22)和隔离层(23),所述隔离层(23)设置在罐壁(2)的最内侧,用于隔离储存装置内部灌注的油气,所述保温层(22)包饶在隔离层(23)的外壁,所述外壁层(21)设置在罐壁(2)的最外侧,所述罐顶(3)为内凹外凸的曲面结构,所述罐顶(3)靠近罐壁(2)的连接处设置有弱顶结构(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绝热油气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壁(2)的外壁一侧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运符长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