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检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236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底检查系统,包括:光源、第一选择滤光装置和导光装置,其中,第一选择滤光装置设置于光源和导光装置之间,第一选择滤光装置允许光源的光全部通过或选择蓝光通过,导光装置用于将通过第一选择滤光装置的光传导至眼球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以实现术中血管造影,还可以适用于普通的术中眼内照明检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眼底检查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眼底检查系统。
技术介绍
眼底有时候需要进行血管检查,成为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时,需要向眼底血管内注入一种荧光剂,在这种荧光剂的作用下,如果向眼底发射蓝光,则有荧光剂的血管部分会显示绿光,从而显示眼底的血管的情况。如果使用既可以发射蓝光,又可以接收绿光的仪器,一是仪器较贵,二是仪器的功能单一,只能用于血管造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眼底检查系统。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眼底检查系统,包括:光源、第一选择滤光装置和导光装置,其中,第一选择滤光装置设置于光源和导光装置之间,第一选择滤光装置允许光源的光全部通过或选择蓝光通过,导光装置用于将通过第一选择滤光装置的光传导至眼球内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一选择滤光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一转盘、第一空片和第一滤光片,其中,第一转盘可旋转地设置于第一底座上,第一空片允许光源的光全部通过,第一滤光片允许蓝光通过,第一空片和第一滤光片的面积分别可覆盖光源的面积,第一转盘的端面上间隔设有两个第一通孔,第一空片和第一滤光片分别嵌设于两个第一通孔内并填充第一通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蓝光为460~490nm波长的光。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一底座设置第一卡槽,第一转盘可插拔地设置于第一卡槽内,第一空片和第一滤光片露出于第一底座之外。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一转盘为圆形,以其圆心为中心旋转地设置,侧面设置第一拨转杆,第一卡槽为弧形,第一空片和第一滤光片设置于第一转盘的圆心的两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一底座为透明装置或设置第二通孔,第一转盘悬挂于第一底座上且以悬挂点为轴心转动地设置,第一转盘和第一底座上分别设置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第二通孔对准光源设置,第一空片和第一滤光片分别可覆盖第二通孔的面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一选择滤光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一空片和第一滤光片,其中,第一底座上设置第一卡槽,第一空片允许光源的光全部通过,第一滤光片允许蓝光通过,第一空片和第一滤光片分别可插拔地选择地设置于第一卡槽内,第一空片和第一滤光片除掉设置于第一卡槽内的面积分别可覆盖光源的面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导光装置包括导光纤维和金属外套,导光纤维的输入端设置于第一选择滤光装置的光输出端,金属外套设置于导光纤维的输出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金属外套在光的输出端设置斜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还包括第二选择滤光装置和显微镜,第二选择滤光装置设置于显微镜物镜的观察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二选择滤光装置包括:第二底座、第二转盘、第二空片和第二滤光片,其中,第二转盘可旋转地设置于第二底座上,第二转盘的端面上间隔设有两个第三通孔,第二空片和第二滤光片分别嵌设于两个第三通孔内并填充第三通孔,第二空片允许眼球射出的光全部通过,第二滤光片允许绿光通过,第二空片和第二滤光片的面积分别可覆盖显微镜物镜的观察口的视野。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绿光为520~530nm波长的光。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二底座设置第二卡槽,第二转盘可插拔地设置于第二卡槽内,第二空片和第二滤光片露出于第二底座之外。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二转盘为圆形,以其圆心为中心旋转地设置,第二卡槽为弧形,第二空片和第二滤光片分别设置于第二转盘的圆心的两侧,第二转盘的侧面设置第二拨转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二底座为透明装置或设置第四通孔,第二转盘悬挂于第二底座上且以悬挂点为轴心转动地设置,第二转盘和第二底座上分别设置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第四通孔对准显微镜物镜的观察口设置,第二空片和第二滤光片分别可覆盖第四通孔的面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二选择滤光装置包括:第二底座、第二空片和第二滤光片,其中,第二底座上设置第二卡槽,第二空片允许光源的光全部通过,第二滤光片允许蓝光通过,第二空片和第二滤光片分别可插拔地选择地设置于第二卡槽内,第二空片和第二滤光片除掉设置于第二卡槽内的面积分别可覆盖显微镜物镜的观察口的视野。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显微镜连接显示摄像系统。本技术设置第一选择滤光装置和第二选择滤光装置,既可以通过全部光源,进行通常的眼部观察,又可以选择特定光,进行血管造影;设置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可以旋转选择要通过全部的光还是特定的光;设置第一空片和第二空片,可以通过全部的光;设置第一滤光片,可以选择蓝光;设置第二滤光片,可以选择绿光;设置第一拨转杆和第二拨转杆,可以转动第一转盘或第二转盘,选择空片或滤光片,从而选择全部的光或特定的光;设置金属外套及斜面,可以借助金属的内表面反光增加光照面积。本技术既可以适用于普通的眼部检查,又可以适用于血管造影这种需要特定光的检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实施例1中第一选择滤光装置的结构图;图3为实施例1中第一转盘、第一空片和第一滤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A部局部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1中第二选择滤光装置的结构图;图6为实施例1中第二转盘、第二空片和第二滤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2中第一选择滤光装置的结构图;图8为实施例2中第二选择滤光装置的结构图;图9为实施例3中第一选择滤光装置的结构图;图10为实施例3中第二选择滤光装置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眼底检查系统,包括:光源1、第一选择滤光装置2和导光装置,其中,第一选择滤光装置2设置于光源1和导光装置之间,第一选择滤光装置2允许光源1的光全部通过或选择蓝光通过,导光装置用于将通过第一选择滤光装置2的光传导至眼球3内部。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第一选择滤光装置2包括:第一底座18、第一转盘4、第一空片5和第一滤光片6,其中,第一转盘4可旋转地设置于第一底座18上,第一空片5允许光源1的光全部通过,第一滤光片6允许蓝光通过,第一转盘4的端面上间隔设有两个第一通孔,第一空片5和第一滤光片6分别嵌设于两个第一通孔内并填充第一通孔,第一转盘4旋转,使得第一空片5和第一滤光片6可互换地覆盖光源1。第一空片5和第一滤光片6的面积分别可覆盖光源1的面积。所述的蓝光为460~490nm波长的光。所述的第一转盘4为圆形,以其圆心为中心旋转地设置,侧面设置第一拨转杆7,第一空片5和第一滤光片6设置于第一转盘4的圆心的两侧。所述的第一底座18设置第一卡槽19,第一卡槽19为弧形,第一转盘4可插拔地设置于第一卡槽19内,第一空片5和第一滤光片6露出于第一底座18之外,即第一底座18不覆盖第一空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底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第一选择滤光装置和导光装置,其中,第一选择滤光装置设置于光源和导光装置之间,第一选择滤光装置允许光源的光全部通过或选择蓝光通过,导光装置用于将通过第一选择滤光装置的光传导至眼球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底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第一选择滤光装置和导光装置,其中,第一选择滤光装置设置于光源和导光装置之间,第一选择滤光装置允许光源的光全部通过或选择蓝光通过,导光装置用于将通过第一选择滤光装置的光传导至眼球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选择滤光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一转盘、第一空片和第一滤光片,其中,第一转盘可旋转地设置于第一底座上,第一空片允许光源的光全部通过,第一滤光片允许蓝光通过,第一空片和第一滤光片的面积分别可覆盖光源的面积,第一转盘的端面上间隔设有两个第一通孔,第一空片和第一滤光片分别嵌设于两个第一通孔内并填充第一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底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底座设置第一卡槽,第一转盘可插拔地设置于第一卡槽内,第一空片和第一滤光片露出于第一底座之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底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盘为圆形,以其圆心为中心旋转地设置,侧面设置第一拨转杆,第一卡槽为弧形,第一空片和第一滤光片设置于第一转盘的圆心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底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底座为透明装置或设置第二通孔,第一转盘悬挂于第一底座上且以悬挂点为轴心转动地设置,第一转盘和第一底座上分别设置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第二通孔对准光源设置,第一空片和第一滤光片分别可覆盖第二通孔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选择滤光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一空片和第一滤光片,其中,第一底座上设置第一卡槽,第一空片允许光源的光全部通过,第一滤光片允许蓝光通过,第一空片和第一滤光片分别可插拔地选择地设置于第一卡槽内,第一空片和第一滤光片除掉设置于第一卡槽内的面积分别可覆盖光源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装置包括导光纤维和金属外套,导光纤维的输入端设置于第一选择滤光装置的光输出端,金属外套设置于导光纤维的输出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亦棋沈丽君陶继伟毛剑波潘德铭朱琳陈焕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