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平专利>正文

电加热锅炉及采用电加热锅炉的暖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1708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加热锅炉及采用电加热锅炉的暖气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加热锅炉包括内部形成有油腔的内胆,与所述内胆之间形成有水套的内壳,以及包裹于所述内壳外的保温隔热层,和固定于所述保温隔热层外的外壳,还包括电加热单元、循环油泵和换热器,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上的具有和外部电源电连接的连接端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加热锅炉可便于电加热结构的维护,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导热油积碳的产生,而有着较好的实用性。

Electric heating boiler and heating system with electric heating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加热锅炉及采用电加热锅炉的暖气系统
本技术涉及锅炉
,特别涉及一种电加热锅炉,本技术还涉及一种采用该电加热锅炉的暖气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冬季环保压力的日益增大,对以煤炭为燃料的家用锅炉进行替代已迫在眉睫,在此基础上采用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锅炉,或者是利用电加热作为热源的电加热锅炉开始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使用。燃气锅炉相比燃煤锅炉能够大大降低有害气体及烟尘的排放量,且由于无需频繁的添加燃煤,在日常使用上也变得更加便利,但由于天然气自身形态特性的原因,其相较于燃煤难以控制,对很多人来说燃气锅炉使用中的安全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很多人考虑到天然气的危险性对燃气锅炉的使用有着较大的顾虑。相较于燃气锅炉,电加热锅炉能够实现有害气体及烟尘的零排放,并且与燃气锅炉使用天然气所存在的安全顾虑的问题,电加热锅炉则能够完全将其规避掉。因而,虽然和使用天然气相比在费用上有一定的增加,但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电加热锅炉,这就给电加热锅炉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契机。不过,目前市售的电加热锅炉在使用时,由于其设计上的原因,这些电加热锅炉中,对于电加热棒直接与水接触而进行加热的锅炉,其普遍存在电加热棒结垢较为严重,影响电加热效率的问题。而对于采用电加热棒与导热油接触,以由导热油间接对水进行加热的锅炉,则因其电加热棒一般均设置在炉身侧部,若更换维护电加热棒就需要先放掉导热油,给锅炉的维护工作带来了较大不便。此外,由于电加热棒加热时的温度一般在250-300℃,较高温度下静态的导热油容易在电加热棒处发生积碳,长时间后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加热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加热锅炉,其采用导热油间接加热的方式,且以期通过该电加热锅炉的设计可便于电加热结构的维护,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导热油积碳的产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加热锅炉,其包括内部形成有油腔的内胆,容置所述内胆并与所述内胆之间形成有水套的内壳,以及包裹于所述内壳外的保温隔热层,和固定于所述保温隔热层外的外壳,且于所述内壳的一侧形成有由所述外壳围构而成的空腔,于所述内胆的顶部设有若干与所述水套间相隔绝并贯穿至所述内壳顶部外的电加热单元安装孔,对应于所述电加热单元安装孔,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的维修盖板;所述电加热锅炉还包括分别于各所述电加热单元安装孔内装设的电加热单元,固定于所述空腔中的循环油泵和具有进行热交换的油路和水路的换热器,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上的具有和外部电源电连接的连接端的控制器,且所述油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通于所述油腔底部和顶部的出油管和回油管,所述水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回水管和连通于所述水套底部的连接管,所述循环油泵串接于所述回油管上,并与所述水套顶部连通的设有出水管,所述控制器和各所述电加热单元、所述循环油泵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出油管和出水管上的温度传感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单元包括螺接于所述电加热单元安装孔内的绝缘安装座,以及螺接于所述绝缘安装座中的电加热棒。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安装座由聚酰亚胺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保温隔热层采用聚氨酯材质。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中的所述油路与所述水路的流动方向相反设置。进一步的,于所述出油管上设有由可拆卸的堵头封堵的放油口。进一步的,与所述水套底部连通的设有由开拆卸的端盖封堵的放水管。进一步的,所述出油管的与所述油腔连通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油腔内部。进一步的,于所述水套的底部与顶部之间连通设有若干根横穿所述油腔布置的连通管。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电加热锅炉,其通过将电加热单元设置于锅炉的顶部,且设置可拆卸的维修盖板,在需要更换或维护电加热结构时,直接拆卸抽取电加热结构即可,能够避免排出导热油。此外,本技术的电加热锅炉通过循环油泵的设置,使用中可对导热油进行循环,以使得导热油处于流动状态,由此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导热油在电加热结构处发生积碳。(2)绝缘安装座采用聚酰亚胺材料,绝缘性能优良,结构稳定,且可耐高温。(3)保温隔热层由聚氨酯材质制成,保温隔热效果好,且利于布置。(4)放油口和放水管的设置,可便于锅炉使用中的排油与放水操作。(5)回油管延伸至油腔内部,可使得油腔内整体导热油都获得较好的流动效果。(6)在水套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设置穿设油腔的连通管,可增大油-水接触面积,而利于提高加热效率。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电加热锅炉的暖气系统,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加热锅炉,分别与所述出水管和回水管连接的暖气进水管和暖气回水管,以及并联于所述暖气进水管和所述暖气回水管之间的若干组暖气片,还包括串接于所述暖气回水管上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循环水泵。本技术的暖气系统通过采用上述的电加热锅炉,可便于电加热结构的维护,且通过对导热油的循环流动,也能够避免导热油积碳的产生,而有着较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电加热锅炉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电加热锅炉的内部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换热器的流动方向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暖气系统的构成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控制器,3-回水管,4-出水管,5-维修盖板,6-保温隔热层,7-连接管,8-出油管,9-换热器,10-回油管,11-支管,12-循环油泵,13-空腔,14-堵头,15-放水管,16-端盖,17-绝缘安装座,18-电加热棒,19-内壳,20-内胆,21-连接筋,22-连通管;91-进油口,92-出油口,93-进水口,94-出水口;181-连接头,182-棒体;100-锅炉,200-循环水泵,300-暖气片。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电加热锅炉,由图1并结合图2和图3所示的,该电加热锅炉包括内部形成有油腔(Y)的内胆20,用于容置内胆20并与内胆20之间形成有水套(S)的内壳19,以及包裹于内壳19外的保温隔热层6,和固定于保温隔热层6外的外壳1。在内壳19的一侧形成有由外壳1围构而成的空腔13,在内胆20的顶部还设置有若干与水套(S)间相隔绝、并为贯穿至内壳19顶部外的电加热单元安装孔,此外,对应于以上电加热单元安装孔,在外壳1的顶部则设置有可拆卸的维修盖板5。具体来说,上述内胆20与内壳19均采用铁质,并可经铁板焊接方式成型,内胆20通过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形成有油腔(Y)的内胆(20),容置所述内胆(20)并与所述内胆(20)之间形成有水套(S)的内壳(19),以及包裹于所述内壳(19)外的保温隔热层(6),和固定于所述保温隔热层(6)外的外壳(1),且于所述内壳(19)的一侧形成有由所述外壳(1)围构而成的空腔(13),于所述内胆(20)的顶部设有若干与所述水套(S)间相隔绝并贯穿至所述内壳(19)顶部外的电加热单元安装孔,对应于所述电加热单元安装孔,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的维修盖板(5);/n所述电加热锅炉还包括分别于各所述电加热单元安装孔内装设的电加热单元,固定于所述空腔(13)中的循环油泵(12)和具有进行热交换的油路和水路的换热器(9),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1)上的具有和外部电源电连接的连接端的控制器(2),且所述油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通于所述油腔(Y)底部和顶部的出油管(8)和回油管(10),所述水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回水管(3)和连通于所述水套(S)底部的连接管(7),所述循环油泵(12)串接于所述回油管(10)上,并与所述水套(S)顶部连通的设有出水管(4),所述控制器(2)和各所述电加热单元、所述循环油泵(12)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出油管(8)和出水管(4)上的温度传感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形成有油腔(Y)的内胆(20),容置所述内胆(20)并与所述内胆(20)之间形成有水套(S)的内壳(19),以及包裹于所述内壳(19)外的保温隔热层(6),和固定于所述保温隔热层(6)外的外壳(1),且于所述内壳(19)的一侧形成有由所述外壳(1)围构而成的空腔(13),于所述内胆(20)的顶部设有若干与所述水套(S)间相隔绝并贯穿至所述内壳(19)顶部外的电加热单元安装孔,对应于所述电加热单元安装孔,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的维修盖板(5);
所述电加热锅炉还包括分别于各所述电加热单元安装孔内装设的电加热单元,固定于所述空腔(13)中的循环油泵(12)和具有进行热交换的油路和水路的换热器(9),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1)上的具有和外部电源电连接的连接端的控制器(2),且所述油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通于所述油腔(Y)底部和顶部的出油管(8)和回油管(10),所述水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回水管(3)和连通于所述水套(S)底部的连接管(7),所述循环油泵(12)串接于所述回油管(10)上,并与所述水套(S)顶部连通的设有出水管(4),所述控制器(2)和各所述电加热单元、所述循环油泵(12)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出油管(8)和出水管(4)上的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单元包括螺接于所述电加热单元安装孔内的绝缘安装座(17),以及螺接于所述绝缘安装座(17)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