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家远专利>正文

一种原油输送管道蓄热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70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10:37
一种原油输送管道蓄热加热炉,通过设定电加热器的开启时间为22:~8:0期间,在此用电低谷期间对炉体内的加热水进行加热,使对炉体内的加热水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进行蓄热,8:~22:0期间的用电高峰期电加热器处于停开期,这期间由已加热的加热水释放热量对流过盘管的原油进行加热,在加热水的高温期,通过调节分流调节阀的开启度分流一部未加热的原油,使加热和未加热的原油在调节管与出油管的连通点汇合后的混合液温度能达到降黏顺利输送的温度。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电加热器只在22:~8:0的用电低峰期工作就能达到油田稠油加热降黏输送的目的,能为削峰填谷平衡电网做贡献,能减少稠油井的输送费用,节约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 regenerative heating furnace for crude oil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油输送管道蓄热加热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田稠油加热降黏输送用的装置,是供油田稠油井加热降黏的加热炉,具体是一种原油输送管道蓄热加热炉。
技术介绍
油田开采出来的稠油要进行输送时,需要对管道里的稠油进行加热,使其降黏后增加油动性实现顺利输送。目前在井口对管道里的稠油进行加热的方式是在井口安装加热炉,用井里套管分离出的天然气作热源,由于大部分井的天然气量不足,因此,有的井口加热炉采用了气电两用加热炉,如果天然气量不足时切换为电加热,以此保证对稠油加热降黏的需要。但目前的气电两用加热炉没有蓄热功能,在每一天的任何时候都有可能被切换到电加热模式。我国有的地区白天用电量大,晚上用电量少,给供电造成困难,为了削峰填谷,鼓励用电单位夜晚用电白天不用电,采用了阶段电价,即22:~8:0期间电价为0.22~0.28元/度,是白天电价的1/3。但目前的气电两用加热炉没有蓄热功能,在每一天的任何时候都有可能被切换到电加热模式,不能保证只在22:~8:0期间切换到用电模式,不能参与削峰填谷为平衡电网做贡献,也会增加稠油井的输送费用,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原油输送管道蓄热加热炉,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使其给稠油输送的加热炉只在用电低峰时切换到用电模式进行蓄热,为削峰填谷平衡电网做贡献,减少稠油井的输送费用,节约生产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炉体、压力表、排气阀、盘管、出口阀门、出油管、出口传感器、液位表、炉体温度计、电加热器、进油管、分流调节阀、进口阀门、调节管、进口传感器,盘管安装在炉体的上部内,盘管的进口和出口处于炉体外,进油管的一端与盘管的进口连接,进油管的另一端连接到油井出油管线上,出油管的一端与盘管的出口连接,出油管的另一端连接到输油管线上,出油管上安装出口阀门、出口传感器,出口阀门处于炉体一侧,进油管上安装进口阀门、进口传感器,进口阀门处于炉体一侧,调节管的一端与出油管连通,连通点处于出口阀门与出口传感器之间,调节管的另一端与进油管连通,连通点处于进口阀门与进口传感器之间,调节管上安装分流调节阀,炉体的下部内安装电加热器,电加热器的接电端处于炉体外,炉体内装入加热水,炉体的侧外安装液位表,炉体内的加热水的水位能通过液位表观察,炉体的一侧安装炉体温度计,炉体温度计处于炉体内的加热水的液面之下,炉体的上方安装压力表,炉体的上方安装排气阀。炉体的上方安装安全阀。炉体的一侧安装炉体液位传感器,炉体液位传感器处于炉体内的加热水的液面之下。炉体内安装加固杆,加固杆的左端连接在炉体的左内壁上,加固杆的右端连接在炉体的右内壁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定电加热器的开启时间为22:~8:0期间,在此用电低谷期间对炉体内的加热水进行加热,使对炉体内的加热水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进行蓄热,8:~22:0期间的用电高峰期电加热器处于停开期,这期间由已加热的加热水释放热量对流过盘管的原油进行加热,在加热水的高温期,通过调节分流调节阀的开启度分流一部未加热的原油,使加热和未加热的原油在调节管与出油管的连通点汇合后的混合液温度能达到降黏顺利输送的温度。因此,本技术中的电加热器只在22:~8:0的用电低峰期工作就能达到油田稠油加热降黏输送的目的,能为削峰填谷平衡电网做贡献,能减少稠油井的输送费用,节约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由图1可知,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炉体1、压力表2、排气阀3、盘管4、出口阀门6、出油管7、出口传感器8、液位表9、炉体温度计10、电加热器12、进油管13、分流调节阀14、进口阀门15、调节管16、进口传感器17,盘管4安装在炉体1的上部内,盘管4的进口和出口处于炉体1外,进油管13的一端与盘管4的进口连接,进油管13的另一端连接到油井出油管线上,出油管7的一端与盘管4的出口连接,出油管7的另一端连接到输油管线上,出油管7上安装出口阀门6、出口传感器8,出口阀门6处于炉体1一侧,进油管13上安装进口阀门15、进口传感器17,进口阀门15处于炉体1一侧,调节管16的一端与出油管7连通,连通点处于出口阀门6与出口传感器8之间,调节管16的另一端与进油管13连通,连通点处于进口阀门15与进口传感器17之间,调节管16上安装分流调节阀14,炉体1的下部内安装电加热器12,电加热器12的接电端处于炉体1外,炉体1内装入加热水,炉体1的侧外安装液位表9,炉体1内的加热水的水位能通过液位表9观察,炉体1的一侧安装炉体温度计10,炉体温度计10处于炉体1内加热水的液面之下,炉体1的上方安装压力表2,炉体1的上方安装排气阀3。炉体1的上方安装安全阀5,使炉体1内的压力超过安全压力时自动泄压,防止发生安全事故主。炉体1的一侧安装炉体液位传感器11,使其能采集到炉体1内的液面,便于管理,使其能正常工作,炉体液位传感器11处于炉体1内的加热水的液面之下。可通过信号线传到要求的接收器上。炉体1内安装加固杆18,加固杆18的左端连接在炉体1的左内壁上,加固杆18的右端连接在炉体1的右内壁上。由于炉体1的外形尺寸较大,通过安装加固杆18使其强度加强,提高承压能力。炉体1的外壳上有保温层。设定电加热器12的开启时间为22:~8:0期间,在此用电低谷期间对炉体1内的加热水进行加热,使对炉体1内的加热水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125︒C),8:~22:0期间的用电高峰期电加热器处于停开期,这期间由已被加热的加热水释放热量对流过盘管4的原油进行加热,在加热水的高温期,通过调节分流调节阀14的开启度分流一部未加热的原油,使加热和未加热的原油在调节管16与出油管7的连通点汇合后的混合液温度能达到降黏顺利输送的温度。出口传感器8、进口传感器17的作用是监测原油进出温度和流量,出口传感器8、进口传感器17经处理后计算出分流调节阀14的开启度,使经进油管13进到炉体1的流量和经调节管16流走的流量自动调节,合理利用炉体1内储蓄的热量。图1中盘管4的进口和出口的投影是重叠的,所以没画出进油管13与盘管4的进口连接点。图1中加固杆18有多杆,为了便于表达,加固杆18的中间部位采用断开画法表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油输送管道蓄热加热炉,包括炉体(1)、压力表(2)、排气阀(3)、盘管(4)、出口阀门(6)、出油管(7)、出口传感器(8)、液位表(9)、炉体温度计(10)、电加热器(12)、进油管(13)、分流调节阀(14)、进口阀门(15)、调节管(16)、进口传感器(17),其特征是:盘管(4)安装在炉体(1)的上部内,盘管(4)的进口和出口处于炉体(1)外,进油管(13)的一端与盘管(4)的进口连接,进油管(13)的另一端连接到油井出油管线上,出油管(7)的一端与盘管(4)的出口连接,出油管(7)的另一端连接到输油管线上,出油管(7)上安装出口阀门(6)、出口传感器(8),出口阀门(6)处于炉体(1)一侧,进油管(13)上安装进口阀门(15)、进口传感器(17),进口阀门(15)处于炉体(1)一侧,调节管(16)的一端与出油管(7)连通,连通点处于出口阀门(6)与出口传感器(8)之间,调节管(16)的另一端与进油管(13)连通,连通点处于进口阀门(15)与进口传感器(17)之间,调节管(16)上安装分流调节阀(14),炉体(1)的下部内安装电加热器(12),电加热器(12)的接电端处于炉体(1)外,炉体(1)内装入加热水,炉体(1)的侧外安装液位表(9),炉体(1)内的加热水的水位能通过液位表(9)观察,炉体(1)的一侧安装炉体温度计(10),炉体温度计(10)处于炉体(1)内加热水的液面之下,炉体(1)的上方安装压力表(2),炉体(1)的上方安装排气阀(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油输送管道蓄热加热炉,包括炉体(1)、压力表(2)、排气阀(3)、盘管(4)、出口阀门(6)、出油管(7)、出口传感器(8)、液位表(9)、炉体温度计(10)、电加热器(12)、进油管(13)、分流调节阀(14)、进口阀门(15)、调节管(16)、进口传感器(17),其特征是:盘管(4)安装在炉体(1)的上部内,盘管(4)的进口和出口处于炉体(1)外,进油管(13)的一端与盘管(4)的进口连接,进油管(13)的另一端连接到油井出油管线上,出油管(7)的一端与盘管(4)的出口连接,出油管(7)的另一端连接到输油管线上,出油管(7)上安装出口阀门(6)、出口传感器(8),出口阀门(6)处于炉体(1)一侧,进油管(13)上安装进口阀门(15)、进口传感器(17),进口阀门(15)处于炉体(1)一侧,调节管(16)的一端与出油管(7)连通,连通点处于出口阀门(6)与出口传感器(8)之间,调节管(16)的另一端与进油管(13)连通,连通点处于进口阀门(15)与进口传感器(17)之间,调节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廷震孙明胜陈凯南刘赛郑家远邵岩清
申请(专利权)人:郑家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