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热风或烟气蓄能供导热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170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热风或烟气蓄能供导热油装置,包括保温壳体、蓄热体、空气加热器、热管换热器、油罐,所述蓄热体安装在保温壳体内,所述蓄热体开设有风道,所述风道一端与废热气输入管道连通,所述风道另一端与废气排放管道连通,所述蓄热体内由上至下安插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两端分别与循环水路的两端连通,所述循环水路与补水管连通,所述导热管上端通过空气加热器与热管换热器连通,所述热管换热器与油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可以收集热风和烟气中的能量并储存下来用于导热油的供应,大大节约制导热油的能耗和成本,同时可对高温热风或烟气进行冷却,便于排放前的环保处理。

High temperature hot air or flue gas energy storage device for heat transfer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温热风或烟气蓄能供导热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导热油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温热风或烟气蓄能供导热油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一些特定的行业在夜间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热风和烟气,而在日间有导热油供应的需求,目前没有办法储存前一天晚上的废热以供第二天白天使用,造成大量的能量被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高温热风或烟气蓄能供导热油装置,利用蓄热技术,将高温热风或烟气的热能储存在蓄热材料中,在需要产生导热油时,利用蓄热材料中储存的热量产生导热油。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温热风或烟气蓄能供导热油装置,包括保温壳体、蓄热体、空气加热器、热管换热器、油罐,所述蓄热体安装在保温壳体内,所述蓄热体开设有风道,所述风道一端与废热气输入管道连通,所述风道另一端与废气排放管道连通,所述蓄热体内由上至下安插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两端分别与循环水路的两端连通,所述循环水路与补水管连通,所述导热管上端通过空气加热器与热管换热器连通,所述热管换热器与油罐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加热器设有空气进口、空气出口,所述空气加热器内设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两端伸出,且散热管其中一端与导热管连通,所述热管换热器一端与空气加热器的空气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排风机二连通,所述热管换热器内的热管的端部安插在油罐内。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管上端通过蒸汽管道与空气加热器的散热管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废气排放管道上安装有排风机一。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水路上安装有水泵。进一步的,所述风道由上至下贯穿蓄热体。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管由上至下贯穿蓄热体、保温壳体。本技术的特点是:可以收集热风和烟气中的能量并储存下来用于导热油的供应,大大节约制导热油的能耗和成本,同时可对高温热风或烟气进行冷却,便于排放前的环保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保温壳体2、蓄热体3、风道4、废热气输入管道5、排风机一6、废气排放管道7、补水管8、导热管10、蒸汽管道11、循环水路12、水泵13、空气加热器1301、散热管1302、空气进口1303、空气出口14、热管换热器1401、热管15、排风机二16、油罐1601、油罐进口1602、油罐出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高温热风或烟气蓄能供导热油装置,包括保温壳体1、蓄热体2、空气加热器13、热管换热器14、油罐16,所述空气加热器13设有空气进口1302、空气出口1303,所述空气加热器13内设有散热管1301,所述散热管两端伸出,所述热管换热器14一端与空气加热器13的空气出口1303连通,另一端与排风机二15连通,所述排风机二15与空气加热器13的空气进口1302相对,所述热管换热器14内的热管1401的端部安插在油罐16内,油罐16上开设有油罐进口1601和油罐出口1602,所述蓄热体2安装在保温壳体1内,所述蓄热体2开设有风道3,所述风道3由上至下贯穿蓄热体2,风道3的下端与废热气输入管道4连通,所述风道3上端与废气排放管道6连通,所述废气排放管道6上安装有排风机一5,所述排风机一5、排风机二15均采用变频风机,所述蓄热体2内安插有导热管8,所述导热管8由上至下贯穿蓄热体2、保温壳体1,所述导热管8采用不锈钢管,所述导热管8两端分别与循环水路11的两端连通,所述循环水路11上安装有水泵12,所述循环水路11与补水管7连通,所述补水管7位于导热管8上端,所述导热管8上端通过蒸汽管道10与空气加热器13的散热管1301的一端连通。在有高温热风或烟气排放而不需要供应导热油的时候,高温热风或烟气通过废热气输入管道4从蓄热体2下端进入风道3内,并从下往上加热蓄热体2,随后通过排风机一5从废气排放管道6按照环保要求排放,此过程可利用高温热风或烟气的热能加热蓄热体2,在需要导热油供应的时候,通过补水管7把水由上往下经由贯穿蓄热体2的导热管8自然流下,大部分水在此过程中汽化成蒸汽,蒸汽经蒸汽管道10进入空气加热器13的散热管1301,通过对流把热量传递到散热管1301内壁,散热管1301内壁再通过热传导把热量传递到散热管1301的外壁和翅片,散热管1301的外壁和翅片最后再以强制对流和辐射的方式加热周围的空气,此空气是在排风机二15作用下从空气进口1302进入空气加热器13的,之后变为高温空气,高温空气经过热管换热器14的热管1401后,热管1401内的工质与油罐16内的导热油发生热交换,使从油罐进口1601进入的低温导热油变为供热终端需要的恒温导热油后,从油罐出口1602流向供热终端,高温热风在热管换热器14内发生热交换后变为低温热风,随着排风机二15的持续运转,低温热风排入大气中,而未汽化的水从导流管8下端流回循环水路,由水泵12重新泵至上方,再次进入导热管8中,循环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高温热风或烟气蓄能供导热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壳体、蓄热体、空气加热器、热管换热器、油罐,所述蓄热体安装在保温壳体内,所述蓄热体开设有风道,所述风道一端与废热气输入管道连通,所述风道另一端与废气排放管道连通,所述蓄热体内由上至下安插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两端分别与循环水路的两端连通,所述循环水路与补水管连通,所述导热管上端通过空气加热器与热管换热器连通,所述热管换热器与油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温热风或烟气蓄能供导热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壳体、蓄热体、空气加热器、热管换热器、油罐,所述蓄热体安装在保温壳体内,所述蓄热体开设有风道,所述风道一端与废热气输入管道连通,所述风道另一端与废气排放管道连通,所述蓄热体内由上至下安插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两端分别与循环水路的两端连通,所述循环水路与补水管连通,所述导热管上端通过空气加热器与热管换热器连通,所述热管换热器与油罐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热风或烟气蓄能供导热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加热器设有空气进口、空气出口,所述空气加热器内设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两端伸出,且散热管其中一端与导热管连通,所述热管换热器一端与空气加热器的空气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排风机二连通,所述热管换热器内的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靖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传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