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门外开拉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480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门外开拉手结构,包括配合连接在汽车车门上的拉手总成、与所述拉手总成配合的缓冲垫,所述拉手总成包括拉手骨架、包覆在拉手骨架上的拉手壳体,所述拉手骨架的一端设有倒钩;其特征是:所述缓冲垫与拉手骨架设有倒钩的端面配合连接;所述缓冲垫上设有倒钩过孔和多个限位凸起,所述拉手骨架的端面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槽一一对应配合。其能够使得缓冲垫装配牢固,规避拉手总成在装配过程中缓冲垫脱出的风险,避免装配后出现拉手总成型面高于手柄罩盖型面的情况发生,保证拉手美观及正常使用;能够有效避免拉手壳体外表面产生缩印缺陷,提高拉手壳体的美观性;且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A kind of handle structure for exterior opening of car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门外开拉手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门外开拉手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车门外开拉手结构是实现车门开启和关闭的关键部件,一般包括拉手总成和缓冲垫,拉手总成由拉手骨架、拉手壳体等组成;缓冲垫配合在拉手骨架具有倒钩的端面。现有的汽车车门外开拉手结构,在装配外开拉手时,由于外力作用,缓冲垫会受到向车后方的摩擦力,该力足以使缓冲垫向车后方发生偏移,导致缓冲垫局部脱出拉手骨架;而后在抬起外开拉手、装配手柄罩盖的过程中,在外力作用下,缓冲垫会完全脱离拉手骨架,脱落的缓冲垫使装配后的外开拉手型面高于手柄罩盖型面,影响外开手柄外观及正常使用,引起客户抱怨。因此需对现有的汽车车门外开拉手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车门外开拉手结构,其能够使得缓冲垫装配牢固,规避拉手总成在装配过程中缓冲垫脱出的风险,避免装配后出现拉手总成型面高于手柄罩盖型面的情况发生,保证拉手美观及正常使用;能够有效避免拉手壳体外表面产生缩印缺陷,提高拉手壳体的美观性;且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车门外开拉手结构,包括配合连接在汽车车门上的拉手总成、与所述拉手总成配合的缓冲垫,所述拉手总成包括拉手骨架、包覆在拉手骨架上的拉手壳体,所述拉手骨架的一端设有倒钩;其特征是:所述缓冲垫与拉手骨架设有倒钩的端面配合连接;所述缓冲垫上设有倒钩过孔和多个限位凸起,所述拉手骨架的端面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槽一一对应配合。进一步,所述缓冲垫上的限位凸起为矩形凸起;所述限位槽为矩形槽,且其上侧壁中部和下侧壁中部均设有凸筋。进一步,所述拉手壳体的端部伸出于所述拉手骨架的端部,且所述拉手壳体端部的上侧壁外侧厚度相对于上侧壁其他部位的厚度小,所述拉手壳体端部的下侧壁外侧厚度相对于下侧壁其他部位的厚度小。进一步,所述缓冲垫的外轮廓与所述拉手壳体端部的内轮廓相适配。本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由于缓冲垫上设有多个限位凸起,拉手骨架的端面设有多个限位槽,限位凸起与限位槽一一对应配合,使得缓冲垫在X、Y、Z方向得到了有效限位,装配牢固,从而规避了拉手总成在装配过程中缓冲垫脱出的风险,避免了装配后出现拉手总成型面高于手柄罩盖型面的情况发生,保证了拉手美观及正常使用;由于限位槽近似矩形槽,其上侧壁中部和下侧壁中部均设有凸筋,使得缓冲垫在与拉手骨架装配后限位更加紧固,有效防止了缓冲垫装配后在X向和Z方向的蹿动;由于拉手壳体端部的上侧壁外侧厚度相对于上侧壁其他部位的厚度小,拉手壳体端部的下侧壁外侧厚度相对于下侧壁其他部位的厚度小,有效避免了拉手壳体外表面产生缩印缺陷,提高了拉手壳体的美观性;由于缓冲垫的外轮廓与拉手壳体端部的内轮廓相适配,有利于缓冲垫安装固定,有效避免了缓冲垫边缘翘起;且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爆炸图;图3是拉手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拉手总成,2-拉手骨架,3-拉手壳体,4-倒钩,5-缓冲垫;21-限位槽;211-凸筋;31-上侧壁外侧,32-下侧壁外侧;51-限位凸起,52-倒钩过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汽车车门外开拉手结构,包括配合连接在汽车车门上的拉手总成1、与所述拉手总成1配合的缓冲垫5,所述拉手总成1包括拉手骨架2、包覆在拉手骨架2上的拉手壳体3,所述拉手骨架2的一端设有倒钩4;其特征是:所述缓冲垫5与拉手骨架2设有倒钩的端面配合连接;所述缓冲垫5上设有倒钩过孔52和多个限位凸起51,所述拉手骨架2的端面设有多个限位槽21,所述限位凸起51与所述限位槽21一一对应配合。缓冲垫5通过其限位凸起51与拉手骨架2端面上的限位槽21配合连接,缓冲垫5与拉手骨架2配合后,能够使得缓冲垫5在X、Y、Z方向得到有效限位,装配牢固,从而规避拉手总成1在装配过程中缓冲垫5脱出的风险;避免装配后出现拉手总成1型面高于手柄罩盖型面的情况发生,保证拉手美观及正常使用;且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所述缓冲垫5上的限位凸起51为矩形凸起;所述限位槽21为矩形槽,且其上侧壁中部和下侧壁中部均设有凸筋211。凸筋211能够使得缓冲垫5在与拉手骨架2装配后限位更加紧固,有效防止缓冲垫5装配后在X向和Z方向的蹿动,有利于缓冲垫5的稳固装配。所述拉手壳体3的端部伸出于所述拉手骨架2的端部,且所述拉手壳体3端部的上侧壁外侧31厚度相对于上侧壁其他部位的厚度小,所述拉手壳体3端部的下侧壁外侧32厚度相对于下侧壁其他部位的厚度小。能够有效避免拉手壳体3外表面产生缩印缺陷,提高拉手壳体的美观性。所述缓冲垫5的外轮廓与所述拉手壳体3端部的内轮廓相适配。有利于缓冲垫5安装固定,有效避免缓冲垫5边缘翘起。装配时,将拉手骨架2上的倒钩4穿过缓冲垫5上的倒钩过孔52,将缓冲垫5沿倒钩4的根部移动,直至缓冲垫5与拉手骨架2的端面接触,同时将缓冲垫5上的限位凸起51按压入对应的限位槽21中,即完成缓冲垫5在拉手总成1上的预装配。本实施例中限位凸起51和限位槽21均为三个,可根据情况布置拉手骨架2上限位槽21、缓冲垫5上限位凸起51的位置和数量,即限位凸起51和限位槽21的数量均为两个或四个等则构成另外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门外开拉手结构,包括配合连接在汽车车门上的拉手总成(1)、与所述拉手总成(1)配合的缓冲垫(5),所述拉手总成(1)包括拉手骨架(2)、包覆在拉手骨架(2)上的拉手壳体(3),所述拉手骨架(2)的一端设有倒钩(4);其特征是:所述缓冲垫(5)与拉手骨架(2)设有倒钩的端面配合连接;所述缓冲垫(5)上设有倒钩过孔(52)和多个限位凸起(51),所述拉手骨架(2)的端面设有多个限位槽(21),所述限位凸起(51)与所述限位槽(21)一一对应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门外开拉手结构,包括配合连接在汽车车门上的拉手总成(1)、与所述拉手总成(1)配合的缓冲垫(5),所述拉手总成(1)包括拉手骨架(2)、包覆在拉手骨架(2)上的拉手壳体(3),所述拉手骨架(2)的一端设有倒钩(4);其特征是:所述缓冲垫(5)与拉手骨架(2)设有倒钩的端面配合连接;所述缓冲垫(5)上设有倒钩过孔(52)和多个限位凸起(51),所述拉手骨架(2)的端面设有多个限位槽(21),所述限位凸起(51)与所述限位槽(21)一一对应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外开拉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缓冲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冰毓豆红斌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