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自控中水回收利用装置及系统
本技术属于废水再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多层建筑结构物的集成自控中水回收利用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住宅建筑以多层和高层建筑为主,住宅的上下各住户均安装有相对独立的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在生活中,一部分用水(如洗衣、洗菜、洗浴等生活用水)没有能够得到二次处理和使用,同时厕所冲洗同样使用清水,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不能合理的对水资源进行利用。专利号2010102679254为申请人的在先申请,其公开了一种家用废水会用装置,其能够实现上一楼层的生活用水的处理,并用来作为下一楼层的冲厕用水,在处理工艺上进行了相对可实施的技术条件。但是由于整体集成度不高,自控性能差,导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有待进一步的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集成度高,且能够实现自控动作的集成自控中水回收利用装置及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自控中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通过中隔板分隔为依次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自控中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所述箱体通过中隔板分隔为依次连通的沉淀仓、絮凝仓和过滤仓;/n第一导流部,用于向所述沉淀仓内引流,所述第一导流部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沉淀仓的下部;/n第二导流部,用于由所述沉淀仓的上部向所述絮凝仓的下部引流;/n加药组件,用于向所述絮凝仓内加药;以及/n设置在所述过滤仓内的过滤组件,用于过滤所述过滤仓内的中水并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自控中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通过中隔板分隔为依次连通的沉淀仓、絮凝仓和过滤仓;
第一导流部,用于向所述沉淀仓内引流,所述第一导流部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沉淀仓的下部;
第二导流部,用于由所述沉淀仓的上部向所述絮凝仓的下部引流;
加药组件,用于向所述絮凝仓内加药;以及
设置在所述过滤仓内的过滤组件,用于过滤所述过滤仓内的中水并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自控中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组件包括:
药瓶;
加药泵;以及
加药管,所述加药管的出药端布设于所述第二导流部内;
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集成腔,所述药瓶和所述加药泵匹配集成设置在所述集成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自控中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仓与所述过滤仓顶部连通,且在所述絮凝仓和所述过滤仓之间设置有补水组件,所述补水组件包括:
补水泵,所述补水泵的进水口布设于所述絮凝仓的中部或下部;
补水管,所述补水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补水泵连通,所述补水管的第二端部延伸至所述过滤仓内;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检测絮凝仓和所述过滤仓的液位,并控制所述补水泵的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自控中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浮动仓,其设置在所述絮凝仓内;
设置在所述浮动仓内的磁性开关浮球;
磁性接近开关,所述磁性接近开关设置在所述浮动仓底部,并与所述磁性开关浮球联动;以及
设置在所述过滤仓内的浮球液位开关;
所述浮球液位开关检测过滤仓内液位,并控制所述补水泵动作;所述磁性开关浮球和所述磁性接近开关检测所述絮凝仓内的液位变化,并控制所述浮球液位开关的响应与否;
还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磁性接近开关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自控中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部的进水口设置有毛发过滤器,所述沉淀仓中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第一导流部的下端位于所述过滤网下侧的沉淀仓内;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进保,郭瑞峰,谢飞,原伏生,席宏伟,赵雷,康龙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