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级串联生物曝气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31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滤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二级串联生物曝气滤池,包括滤桶,所述滤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滤桶的左侧粘贴固定有进水管,所述滤桶的右侧粘贴固定有出水管,所述滤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所述滤桶与所述第一滤板构成一级厌氧室;通过在清掏管的底部设置连接管,在连接管的内侧壁通过圆杆连接有弧形板,若干个弧形板的内侧之间共同连接有传输管,该传输管的一端深入滤桶的底部,另一端则连接有法兰盘,并且法兰盘在清掏管的内部,在抽取沉积物时,将外部软管通过法兰盘连接在传输管上,能够实现抽取物料,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避免接触肮脏物料,利于使用。

A two-stage series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级串联生物曝气滤池
本技术涉及滤池
,具体为一种二级串联生物曝气滤池。
技术介绍
滤池是以过滤为目的,用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从而使水获得净化的工艺过程。滤池的种类有很多,按滤料层:单层滤料、双层滤料、三层滤料、均质滤料、新型轻质滤料滤池等。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滤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在滤桶的底部沉积一些难以溶解的物质,需要操作员将沉积物抽取至外界,在抽取沉积物时,传输管深入滤桶内部,在传输管使用之后外部粘附杂物,较肮脏,操作麻烦,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2)、在滤桶的内部物质分解产生气体,气体在滤桶中容易使桶内压强升高,有时甚至将清掏管上的圆盖顶开,影响装置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二级串联生物曝气滤池,解决了在抽取滤桶内沉积物时,需要传输管深入滤桶内部,在传输管使用之后外部粘附杂物,较肮脏,并且操作麻烦,工作环境肮脏的问题,还解决了滤桶内的物质分解产生气体,气体在滤桶中容易使桶内压强升高,有时甚至将清掏管上的圆盖顶开,影响装置使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级串联生物曝气滤池,包括滤桶,所述滤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滤桶的左侧粘贴固定有进水管,所述滤桶的右侧粘贴固定有出水管,所述滤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所述滤桶与所述第一滤板构成一级厌氧室,所述第一滤板、所述第二滤板构成二级厌氧室,所述滤桶与所述第二滤板构成澄清室,所述滤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清掏管,所述连接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圆杆,若干个所述圆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若干个所述弧形板的一侧共同连接有一个传输管,所述传输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盘,所述滤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管身,所述管身的外侧壁开设多个圆孔,所述管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遮盖,且所述遮盖贯穿于所述管身的外部。优选的,所述传输管的外侧壁贴合有若干个所述弧形板,若干个所述弧形板与所述传输管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传输管的长度等于所述滤桶高度的二分之三。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贯穿有所述传输管。优选的,所述管身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管身关于所述滤桶的竖直中线对称。优选的,所述遮盖是一种底部开口且内部为中空结构的圆柱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二级串联生物曝气滤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清掏管的底部设置连接管,在连接管的内侧壁通过圆杆连接有弧形板,若干个弧形板的内侧之间共同连接有传输管,该传输管的一端深入滤桶的底部,另一端则连接有法兰盘,并且法兰盘在清掏管的内部,在抽取沉积物时,将外部软管通过法兰盘连接在传输管上,能够实现抽取物料,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避免接触肮脏物料,利于使用。(2)、本技术通过在滤桶的上表面连接有管身,在管身的外侧壁开设圆孔,在管身的顶部固定有遮盖,遮盖能够遮挡住圆孔,避免圆孔受到堵塞,圆孔能够使滤桶内的气体透到外部,使滤桶内外压强平衡,从而避免装置受到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连接管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连接管和清掏管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管身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水管;2、滤桶;3、支撑柱;4、第一滤板;5、第二滤板;6、管身;7、遮盖;8、清掏管;9、连接管;10、出水管;11、传输管;12、弧形板;13、圆杆;14、法兰盘;15、圆孔;16、一级厌氧室;17、二级厌氧室;18、澄清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二级串联生物曝气滤池,包括滤桶2,滤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滤桶2的左侧粘贴固定有进水管1,滤桶2的右侧粘贴固定有出水管10,滤桶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滤板4和第二滤板5,滤桶2与第一滤板4构成一级厌氧室16,第一滤板4、第二滤板5构成二级厌氧室17,滤桶2与第二滤板5构成澄清室18,滤桶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9,连接管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清掏管8,连接管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圆杆13,若干个圆杆1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2,若干个弧形板12的一侧共同连接有一个传输管11,传输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盘14,滤桶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管身6,管身6的外侧壁开设多个圆孔15,管身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遮盖7,且遮盖7贯穿于管身6的外部,进水管1与出水管10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通过进水管1将污水流入滤桶2中,滤桶2中分解过的水透过第一滤板4、第二滤板5从出水管10流出,圆孔15的数量为多个,圆孔15能够使滤桶2内的气体透到外部,使滤桶2内外压强平衡,避免装置受到影响。进一步的,传输管11的外侧壁贴合有若干个弧形板12,若干个弧形板12与传输管11固定连接,若干个弧形板12支撑传输管11,防止传输管11掉落滤桶2中。进一步的,传输管11的长度等于滤桶2高度的二分之三,传输管11一端在滤桶2内部,另一端通过法兰盘14连接外部设备,可以通过传输管11抽取沉积物料。进一步的,连接管9的数量为三个,三个连接管9的内部贯穿有传输管11,连接管9与传输管11数量相同,三个传输管11分别抽取一级厌氧室16、二级厌氧室17、澄清室18中的杂物。进一步的,管身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管身6关于滤桶2的竖直中线对称,管身6上的圆孔15能够使滤桶2内的气体透到外部。进一步的,遮盖7是一种底部开口且内部为中空结构的圆柱形,遮盖7能够遮挡住圆孔15,避免圆孔15受到堵塞。综上可得,本技术的工作流程:滤池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从而使水获得净化,装置上,由于滤桶2的上表面连接有管身6,在管身6的外侧壁开设圆孔15,在管身6的顶部固定有遮盖7,遮盖7能够遮挡住圆孔15,避免圆孔15受到堵塞,圆孔15能够使滤桶2内的气体透到外部,使滤桶2内外压强平衡,利于使用,在滤池使用一段时间需要清掏沉积杂物,在清掏管8的底部设置连接管9,在连接管9的内侧壁通过圆杆13连接有弧形板12,若干个弧形板12的内侧之间共同连接有传输管11,该传输管11的一端深入滤桶2的底部,另一端则连接有法兰盘14,并且法兰盘14在清掏管8的内部,在抽取沉积物时,将外部软管通过法兰盘14连接在传输管11上,能够实现抽取物料,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级串联生物曝气滤池,包括滤桶(2),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所述滤桶(2)的左侧粘贴固定有进水管(1),所述滤桶(2)的右侧粘贴固定有出水管(10),所述滤桶(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滤板(4)和第二滤板(5),所述滤桶(2)与所述第一滤板(4)构成一级厌氧室(16),所述第一滤板(4)、所述第二滤板(5)构成二级厌氧室(17),所述滤桶(2)与所述第二滤板(5)构成澄清室(18),所述滤桶(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清掏管(8),所述连接管(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圆杆(13),若干个所述圆杆(1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2),若干个所述弧形板(12)的一侧共同连接有一个传输管(11),所述传输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盘(14),所述滤桶(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管身(6),所述管身(6)的外侧壁开设多个圆孔(15),所述管身(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遮盖(7),且所述遮盖(7)贯穿于所述管身(6)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级串联生物曝气滤池,包括滤桶(2),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所述滤桶(2)的左侧粘贴固定有进水管(1),所述滤桶(2)的右侧粘贴固定有出水管(10),所述滤桶(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滤板(4)和第二滤板(5),所述滤桶(2)与所述第一滤板(4)构成一级厌氧室(16),所述第一滤板(4)、所述第二滤板(5)构成二级厌氧室(17),所述滤桶(2)与所述第二滤板(5)构成澄清室(18),所述滤桶(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清掏管(8),所述连接管(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圆杆(13),若干个所述圆杆(1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2),若干个所述弧形板(12)的一侧共同连接有一个传输管(11),所述传输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盘(14),所述滤桶(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管身(6),所述管身(6)的外侧壁开设多个圆孔(15),所述管身(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遮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庆颖杨小珍郎妙郎钱谷生蒋芳丽
申请(专利权)人: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