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防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1054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防滑装置,涉及防滑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轮毂,所述轮毂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轮胎,所述轮毂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盘,所述轮毂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盘,所述轮毂的两侧表面位置处均固定设置安装盘,所述第一固定盘的外侧表面等距间隔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架,所述第二固定盘的外侧表面等距间隔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滑架,所述第二防滑架的上端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防滑条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第一防滑架、第二防滑架、第一防滑条纹、第二防滑条纹、插接块和插接槽,通过将第一防滑架和第二防滑架相互配合使用,增加了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有效地提高了防滑装置的防滑性能。

A vehicle antiski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防滑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滑装置
,具体是一种车辆防滑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国,汽车是指有自身装备的动力装置驱动,一般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不依靠轨道或架线而在陆地行驶的车辆。汽车通常被用作载运客、货和牵引客、货挂车,也有为完成特定运输任务或作业任务而将其改装或经装配了专用设备成为专用车辆,车辆通常在雪路或冰面的路上行驶时,为了防止车辆的打滑需使用防滑装置。然而传统的车辆防滑装置的防滑性能较差,由于防滑装置的结构强度与结构稳定性较差,导致防滑装置的使用安全性降低,并且传统的车辆防滑装置的安装拆卸操作方式繁琐复杂,给防滑装置的更换与维修带来不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车辆防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防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传统的车辆防滑装置的防滑性能较差,由于防滑装置的结构强度与结构稳定性较差,导致防滑装置的使用安全性降低,并且传统的车辆防滑装置的安装拆卸操作方式繁琐复杂,给防滑装置的更换与维修带来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防滑装置,包括轮毂,所述轮毂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轮胎,所述轮毂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盘,所述轮毂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盘,所述轮毂的两侧表面位置处均固定设置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外侧表面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第一固定盘的外侧表面等距间隔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架,所述第二固定盘的外侧表面位置处等距间隔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滑架,所述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的中间表面位置处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二防滑架的上端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防滑条纹。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防滑架的上端表面两侧表面均固定设置有插接块,所述第二防滑架的内侧表面位置处均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块的尺寸与插接槽的尺寸相适配。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防滑架的上端外侧表面位置处间隔固定设置有第一防滑条纹,所述第一防滑条纹和第二防滑架的截面形状均为矩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防滑架和第二防滑架的底侧表面位置处均固定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是一种材质为橡胶的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和安装盘的表面位置处均间隔开设有四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螺栓。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的表面靠近螺纹孔的一侧位置处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安装盘的表面与限位孔相对应的表面位置处固定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孔直径尺寸与限位柱的直径尺寸相适配。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柱的外侧表面位置处间隔固定设置有四个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孔的内侧表面与定位凸块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凸块尺寸与定位槽的尺寸相适配。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防滑架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防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了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第一防滑架、第二防滑架、第一防滑条纹、第二防滑条纹、插接块和插接槽,通过将第一防滑架和第二防滑架相互配合使用,增加了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有效地提高了防滑装置的防滑性能。2、本技术设置了限位柱、限位孔、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能够强化第一防滑架和第二防滑架的结构强度,提高了防滑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3、本技术设置了安装盘、定位凸块、定位柱、螺栓、螺纹孔和定位槽,使得防滑装置的安装拆卸更加便捷简单,能够快速地将第一防滑架和第二防滑架进行拆分与定位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车辆防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车辆防滑装置中第一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车辆防滑装置中第一防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车辆防滑装置中第二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车辆防滑装置中第二防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车辆防滑装置中安装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固定盘;2、轮胎;3、第二固定盘;4、第一防滑架;5、轮毂;6、螺栓;7、限位柱;8、第一加强筋;9、定位槽;10、螺纹孔;11、定位孔;12、限位孔;13、定位凸块;14、定位柱;15、安装盘;16、插接块;17、第一防滑条纹;18、缓冲垫;19、第二防滑架;20、第二加强筋;21、第二防滑条纹;22、插接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6,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车辆防滑装置,包括轮毂5,轮毂5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轮胎2,轮毂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盘1,轮毂5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盘3,轮毂5的两侧表面位置处均固定设置安装盘15,安装盘15的外侧表面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4,第一固定盘1的外侧表面等距间隔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架4,第二固定盘3的外侧表面位置处等距间隔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滑架19,第一固定盘1和第二固定盘3的中间表面位置处均开设有定位孔11,第二防滑架19的上端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防滑条纹21。在图3和图5中:第一防滑架4的上端表面两侧表面均固定设置有插接块16,第二防滑架19的内侧表面位置处均开设有插接槽22,插接块16的尺寸与插接槽22的尺寸相适配,达到了能够将第一防滑架4与第二防滑架19进行相互插接组装的目的。在图3和图5中:第一防滑架4的上端外侧表面位置处间隔固定设置有第一防滑条纹17,第一防滑条纹17和第二防滑架19的截面形状均为矩形,达到了增强车轮防滑性能的目的。在图3和图5中:第一防滑架4和第二防滑架19的底侧表面位置处均固定设置有缓冲垫18,缓冲垫18是一种材质为橡胶的构件,缓冲垫18能够防止第一防滑架4和第二防滑架19直接与轮胎2接触。在图1和6中:第一固定盘1、第二固定盘3和安装盘15的表面位置处均间隔开设有四个螺纹孔10,螺纹孔10螺纹连接有螺栓6,达到了便于拆卸安装第一固定盘1和第二固定盘3的目的。在图2和图4中:第一固定盘1和第二固定盘3的表面靠近螺纹孔10的一侧位置处均开设有限位孔12,安装盘15的表面与限位孔12相对应的表面位置处固定设置有限位柱7,限位孔12直径尺寸与限位柱7的直径尺寸相适配,达到了使得限位柱7能够通过限位孔12贯穿于第一固定盘1和第二固定盘3的目的。在图2和图6中:定位柱14的外侧表面位置处间隔固定设置有四个定位凸块13,定位孔11的内侧表面与定位凸块13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定位槽9,定位凸块13尺寸与定位槽9的尺寸相适配,达到了便于第一固定盘1和第二固定盘3能够在安装盘15上进行定位安装的目的。在图2和图4中:第一防滑架4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加强筋8,第二防滑架19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筋20,达到了增强第一防滑架4和第二防滑架19结构强度的目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该防滑装置时,安装盘15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4,第一固定盘1和第二固定盘3的中间表面均开设有定位孔11,限位柱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防滑装置,包括轮毂(5),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5)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轮胎(2),所述轮毂(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盘(1),所述轮毂(5)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盘(3),所述轮毂(5)的两侧表面位置处均固定设置安装盘(15),所述安装盘(15)的外侧表面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4),所述第一固定盘(1)的外侧表面等距间隔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架(4),所述第二固定盘(3)的外侧表面位置处等距间隔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滑架(19),所述第一固定盘(1)和第二固定盘(3)的中间表面位置处均开设有定位孔(11),所述第二防滑架(19)的上端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防滑条纹(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防滑装置,包括轮毂(5),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5)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轮胎(2),所述轮毂(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盘(1),所述轮毂(5)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盘(3),所述轮毂(5)的两侧表面位置处均固定设置安装盘(15),所述安装盘(15)的外侧表面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4),所述第一固定盘(1)的外侧表面等距间隔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架(4),所述第二固定盘(3)的外侧表面位置处等距间隔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滑架(19),所述第一固定盘(1)和第二固定盘(3)的中间表面位置处均开设有定位孔(11),所述第二防滑架(19)的上端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防滑条纹(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架(4)的上端表面两侧表面均固定设置有插接块(16),所述第二防滑架(19)的内侧表面位置处均开设有插接槽(22),所述插接块(16)的尺寸与插接槽(22)的尺寸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架(4)的上端外侧表面位置处间隔固定设置有第一防滑条纹(17),所述第一防滑条纹(17)和第二防滑架(19)的截面形状均为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防滑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峰蒋扬初马亚勤孔德就何淑洁彭丽红卢海鑫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