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泡管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吹塑薄膜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薄膜泡管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塑料薄膜制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对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塑料制品需求种类也在不断更新,相应也就对薄膜制造机械的设计和制造提出了新的要求。多层共挤薄膜机械主要由塑化挤出机、多层复合模头、冷却系统、牵引及卷绕机构、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近几年来,这些环节的技术创新设计促进了多层共挤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中,冷却的好坏对薄膜产量及产品质量影响很大。目前的冷却技术有外冷法和内冷法。外冷法是通常采用风环冷却,但折径及厚度较大的薄膜不能单纯靠外冷系统,必须对膜泡内外同时进行冷却。仅仅靠传统的外部风机冷却方式不仅达不到厚膜的冷却要求,同时也无法满足制品厚度均匀的精度要求,还存在着很多弊端,诸如膜泡不稳定、膜泡温度高、膜泡冷凝线高、冷却效果不好、引膜慢、产量低等,还有膜类制品折叠处的拉伸和撕裂强度不高,所以必须在原来膜泡外部风机冷却的同时进行内部冷却。因此,有必要设计新型的薄膜泡管冷却装置,传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泡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箱、主板箱、控制箱、薄膜泡管支架、电机支撑侧板、侧面驱动气缸、连接杆、顶面驱动气缸、连接片、滑动斜坡、底板、竖直空心连接条、薄膜透过冷却管、薄膜透过间隙、横条空心连接条、第一转辊、第二转辊、第三转辊、第四转辊、第五转辊、第六转辊、角钢片、压切凹槽、薄膜收纳辊以及气缸座,所述电源箱、主板箱以及控制箱电性相接,所述薄膜泡管支架呈框形,所述薄膜泡管支架的上端两侧边设有角钢片,所述角钢片成对设置,所述第五转辊两端抵接所述角钢片,所述薄膜泡管支架两对侧错位地敷设有电机支撑侧板,所述侧面驱动气缸固定于所述电机支撑侧板外侧,所述侧面驱动气缸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泡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箱、主板箱、控制箱、薄膜泡管支架、电机支撑侧板、侧面驱动气缸、连接杆、顶面驱动气缸、连接片、滑动斜坡、底板、竖直空心连接条、薄膜透过冷却管、薄膜透过间隙、横条空心连接条、第一转辊、第二转辊、第三转辊、第四转辊、第五转辊、第六转辊、角钢片、压切凹槽、薄膜收纳辊以及气缸座,所述电源箱、主板箱以及控制箱电性相接,所述薄膜泡管支架呈框形,所述薄膜泡管支架的上端两侧边设有角钢片,所述角钢片成对设置,所述第五转辊两端抵接所述角钢片,所述薄膜泡管支架两对侧错位地敷设有电机支撑侧板,所述侧面驱动气缸固定于所述电机支撑侧板外侧,所述侧面驱动气缸上的驱动轴穿过所述电机支撑侧板,所述气缸座连接有驱动气缸,所述第一转辊、第二转辊、第三转辊、第四转辊、第五转辊以及第六转辊均由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辊与第二转辊之间和第三转辊与第四转辊之间铺设有薄膜透过冷却管,两相邻的薄膜透过冷却管之间设有薄膜透过间隙,相对设置的所述电机支撑侧板之间由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顶面驱动气缸设置在所述连接片上,所述连接片两端也抵接在所述电机支撑侧板内侧,所述滑动斜坡呈倾斜状态且所述滑动斜坡的上端与所述第六转辊相平齐,所述电机支撑侧板的下端面均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竖直空心连接条与所述横条空心连接条相互交错,所述竖直空心连接条与所述横条空心连接条内部中空且相通,所述横条空心连接条外部连接有管道,所述薄膜透过冷却管为中空的钢管,所述薄膜透过冷却管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竖直空心连接条与所述横条空心连接条内侧,所述薄膜透过冷却管以与所述竖直空心连接条和所述横条空心连接条相接点为旋转点旋转,所述竖直空心连接条与所述横条空心连接条组成的内部空间密闭并由外部管道换水,所述第一转辊、第二转辊、第三转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良,陈成军,晋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永生运佳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