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调节的起针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91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旋转调节的起针钳,包括适配转轮和起针部,钳嘴由上钳头和下钳头组成,上钳头和下钳头的咬合面上分别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半圆形容纳槽,下钳头上还设有竖直设置的限位通孔和安装螺孔,适配转轮包括转轮座、中心连接轴和起针座,转轮座围绕中心连接轴转动;起针座的圆周均匀开设有多个U形起针卡槽,中心连接轴的顶部与安装螺孔螺接;起针部包括压力柱、复原扭簧和多根可复原顶针,复原扭簧设于容纳槽内;当进行起针时,压力柱、可复原顶针和U形起针卡槽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竖线上;本装置能够针对不同规格的仪表选择适配合适的规格进行检定或者校准,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A kind of pincers with adjustable ro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调节的起针钳
本技术涉及指针式仪表校准、检定
,尤其涉及一种可旋转调节的起针钳。
技术介绍
仪表,显示数值的仪器总称,包括压力仪表、流量仪表,以及各种分析仪器等。其中,指针式仪表是仪表的一种,指针式仪表在进行起针和维修时,需要使用仪表起针器把指针式仪表的指针取出。针对压力表,压力表是多领域常用的计量仪表,为了保证其计量精度,需要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当出现指针不落零和示值超差(超过最大误差)时需将压力表的指针由机芯中心轴上取下,调整机芯中心轴等元件后,再将指针装回到机芯中心轴上。可见,取下指针对调整压力表的计量精度至关重要。目前,现有的仪表起针器不具有固定的功能,指针式仪表容易出现晃动和偏移的现象,从而造成指针式仪表的损坏,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降低了现有仪表起针器的实用性。同时,现有技术公开了专利号为CN201721800029.3的一种压力表起针器,该起针器包括丝杆(1);顶针(2),设置于所述丝杆(1)的下端;支架(3),下端设置有开口槽(301);所述丝杆(1)以螺纹连接的方式穿过所述支架(3),且使所述顶针(2)穿过所述开口槽(30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表起针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丝杆(1)顶部的锤体(4);所述锤体(4)呈倒立的圆台状结构,上端面为锉刀面(401),侧壁呈开口朝外的弧形槽结构。此装置结构简单,但是,存在诸多不便之处:(1)、在操作时,需要对锤体(4)进行多次旋拧,费劲,耗时,操作不方便。(2)、进行检定和校准时,针对不同型号的指针式仪表,机芯中心轴和指针的规格不同,采用上述装置并不能进行全面性规格的检定,使用规格较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旋转调节的起针钳,能够针对不同规格的仪表选择适配合适的规格进行检定或者校准,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利用开口钳体作为施力载体,通过开口钳体的开合,及复原扭簧的扭力,驱动压力柱进行上下的移动,向下移动的同时,压迫可复原顶针,使得可复原顶针以卡孔为限定轨迹,进行垂直的上下移动。具体的,在开口钳体闭合的过程中,上钳头向下压压力复原部,由于压力复原部的左端与压力柱固定,所以,迫使压力柱向下移动。由于压力柱的下端穿设在限位通孔内,所以,向下移动的位置已经定位。直至压力柱下端的顶座与可复原顶针的压力座对接抵触,压迫可复原顶针向下移动,同样的,由于可复原顶针穿设于卡孔内,卡孔对可复原顶针起到支撑与限位的作用,使得可复原顶针沿着竖向向下移动,直至可复原顶针的顶头与机芯中心轴顶端抵触。同时,在可复原顶针的顶端设有压力座,压力座一方面增大了接触面积,另一方面用于阻挡限定复原弹簧。之后,工作人员再将指针取下,完成起针动作。起针前,需要转动本装置的适配转轮,根据市场仪表的规格,将合适的可复原顶针转动到压力柱的下方,适配后,进行起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开口钳体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转轮座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起针座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复原扭簧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压力柱的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可复原顶针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包括开口钳体,开口钳体包括手柄1、钳腮2和钳嘴3,所述的钳嘴3由上钳头3-1和下钳头3-2组成,上钳头3-1和下钳头3-2的咬合面上分别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半圆形容纳槽6,下钳头3-2的容纳槽6底面向下穿透设有安装限定孔7;下钳头3-2上还设有竖直设置的限位通孔4和安装螺孔5,限位通孔4、安装螺孔5和安装限定孔7由前向后依次设置。还包括适配转轮和起针部,所述的适配转轮包括转轮座8、中心连接轴9和起针座10,转轮座8的轴向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轴孔11,转轮座8由三部分圆柱体由上向下一体形成,分别为:上柱体81、中柱体82和下柱体83,中柱体82直径>上柱体81≥下柱体83;中柱体82突出于上柱体81的部分设为柱耳部84,柱耳部84上围绕轴孔11圆周均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卡孔12,转轮座8的上端面与下钳头3-2的下端面贴合,且转轮座8围绕中心连接轴9转动;所述的起针座10的中心设有座孔13,起针座10采用圆片状镀锌钢板,起针座10的圆周均匀开设有多个U形起针卡槽14,U形起针卡槽14的口径逐渐递增;所述的中心连接轴9的下端设有堵头91,中心连接轴9的顶端依次穿设座孔13和轴孔11、且中心连接轴9的顶部与安装螺孔5螺接。所述的起针部包括压力柱15、复原扭簧16和多根可复原顶针17,所述的复原扭簧16设于容纳槽6内,复原扭簧16的固定端穿设在安装限定孔7内,复原扭簧16的活动端向左延伸形成压力复原部、压力复原部与压力柱15的顶端固定,压力柱15的底端设有顶座151,所述的压力柱15的上端部设有水平通孔152,水平杆161的左端穿设于水平通孔152。压力柱15的下端穿设于限位通孔4;所述的压力复原部包括左端的水平杆161和右端的连接杆162,水平杆161和连接杆162一体成型,水平杆161水平设置,连接杆162向右下方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与上钳头3-1张开状态的下端面角度一致。所述的多根可复原顶针17分别对应穿设于每个卡孔12,并对应一个U形起针卡槽14,多个顶头171直径逐渐递增;在可复原顶针17的顶端设有压力座172,可复原顶针17的下部周身上设有挡片173,挡片173位于柱耳部84下方,可复原顶针17的位于挡片173以下的部分设为顶头171,顶头171在U形起针卡槽14内上下活动;当进行起针时,压力柱15、可复原顶针17和U形起针卡槽14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竖线上。所述的每根可复原顶针17的周身上套设有复原弹簧18,复原弹簧18位于压力座172与柱耳部84上端面之间。还包括转轮助滑部,转轮助滑部包括分别设置在安装螺孔5左右两侧下端开口的柱腔体19,柱腔体19内由上到下依次设有软弹簧20和助力滚珠21,还包括设置在转轮座8的上端面上的环形滚槽22,助力滚珠21与环形滚槽22相匹配。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主要是用于指针仪表的起针,尤其是压力表,在进行校准时,首先将压力表的外表壳拆卸,裸露出需要起针的压力表指针,根据指针的规格型号,进行适配转轮的适配。由于适配转轮包括转轮座8、中心连接轴9和起针座10,转轮座8由三部分圆柱体由上向下一体形成,分别为:上柱体81、中柱体82和下柱体83。本实施例中,中柱体82直径采用30mm,上柱体81直径采用16mm,下柱体83直径采用12mm。如此设计的目的在于,一方面突出柱耳部84,另一方面预留出下柱体83柱身面与柱耳部84下端面、起针座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调节的起针钳,包括开口钳体,开口钳体包括手柄、钳腮和钳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配转轮和起针部,所述的钳嘴由上钳头和下钳头组成,上钳头和下钳头的咬合面上分别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半圆形容纳槽,下钳头的容纳槽底面向下穿透设有安装限定孔;下钳头上还设有竖直设置的限位通孔和安装螺孔,限位通孔、安装螺孔和安装限定孔由前向后依次设置;所述的适配转轮包括转轮座、中心连接轴和起针座,转轮座的轴向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轴孔,转轮座由三部分圆柱体由上向下一体形成,分别为:上柱体、中柱体和下柱体,中柱体直径>上柱体直径>下柱体直径;中柱体突出于上柱体的部分设为柱耳部,柱耳部上围绕轴孔圆周均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卡孔,转轮座的上端面与下钳头的下端面贴合,且转轮座围绕中心连接轴转动;所述的起针座的中心设有座孔,起针座的圆周均匀开设有多个U形起针卡槽,U形起针卡槽的口径逐渐递增;所述的中心连接轴的下端设有堵头,中心连接轴的顶端依次穿设座孔和轴孔、且中心连接轴的顶部与安装螺孔螺接;所述的起针部包括压力柱、复原扭簧和多根可复原顶针,所述的复原扭簧设于容纳槽内,复原扭簧的固定端穿设在安装限定孔内,复原扭簧的活动端向左延伸形成压力复原部、压力复原部与压力柱的顶端固定,压力柱的下端穿设于限位通孔;所述的多根可复原顶针分别对应穿设于每个卡孔,并对应一个U形起针卡槽,在可复原顶针的顶端设有压力座,可复原顶针的下部周身上设有挡片,挡片位于柱耳部下方,可复原顶针的位于挡片以下的部分设为顶头,顶头在U形起针卡槽内上下活动;当进行起针时,压力柱、可复原顶针和U形起针卡槽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竖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调节的起针钳,包括开口钳体,开口钳体包括手柄、钳腮和钳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配转轮和起针部,所述的钳嘴由上钳头和下钳头组成,上钳头和下钳头的咬合面上分别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半圆形容纳槽,下钳头的容纳槽底面向下穿透设有安装限定孔;下钳头上还设有竖直设置的限位通孔和安装螺孔,限位通孔、安装螺孔和安装限定孔由前向后依次设置;所述的适配转轮包括转轮座、中心连接轴和起针座,转轮座的轴向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轴孔,转轮座由三部分圆柱体由上向下一体形成,分别为:上柱体、中柱体和下柱体,中柱体直径>上柱体直径>下柱体直径;中柱体突出于上柱体的部分设为柱耳部,柱耳部上围绕轴孔圆周均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卡孔,转轮座的上端面与下钳头的下端面贴合,且转轮座围绕中心连接轴转动;所述的起针座的中心设有座孔,起针座的圆周均匀开设有多个U形起针卡槽,U形起针卡槽的口径逐渐递增;所述的中心连接轴的下端设有堵头,中心连接轴的顶端依次穿设座孔和轴孔、且中心连接轴的顶部与安装螺孔螺接;所述的起针部包括压力柱、复原扭簧和多根可复原顶针,所述的复原扭簧设于容纳槽内,复原扭簧的固定端穿设在安装限定孔内,复原扭簧的活动端向左延伸形成压力复原部、压力复原部与压力柱的顶端固定,压力柱的下端穿设于限位通孔;所述的多根可复原顶针分别对应穿设于每个卡孔,并对应一个U形起针卡槽,在可复原顶针的顶端设有压力座,可复原顶针的下部周身上设有挡片,挡片位于柱耳部下方,可复原顶针的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全周光王延昭戴翔崔馨元武钊李振杰刘亚兵陈永强袁丹姜鲲慕媛杨凌何志锋张召戎思晓钱逸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