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式负压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64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式负压蒸发器,包括蒸发器腔体,蒸发器腔体外侧壁上通过管道连接有负压泵,蒸发器腔体底部设置电磁加热器,蒸发器腔体内底部中间设置有倾斜的蒸发板,蒸发板两侧分别设置有分液槽和集液槽,分液槽和蒸发板之间竖直方向设置有溢流堰,分液槽所在蒸发器腔体底部侧壁设置有进液管,集液槽所在的蒸发器腔体底部侧壁设置有出液管,所述蒸发器腔体顶部设置有气相管,该蒸发器通过电磁加热方式对蒸发板进行加热,加热及蒸发过程在负压条件下进行,利用薄膜蒸发的原理使沸点低于蒸发板温度的组分得以快速气化分离;从而实现了液体混合物介质的分离操作。

An electromagnetic negative pressure evapo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式负压蒸发器
本技术涉及蒸发器
,针对液体混合物进行蒸馏分离分离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磁式负压蒸发器。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液体混合物介质蒸馏分离方式主要有常减压蒸馏、薄膜蒸发器、分子蒸馏等工艺技术,其中常减压蒸馏方式的主体设备包括加热炉和精馏塔,液体混合物首先经加热炉加热升温到一定温度,再经精馏塔进行逐级切分分离,适用于大规模连续化工业生产操作,对于小批量间歇性的物料分离不适用,而且加热过程中容易引起液体介质的氧化变质甚至结焦等问题;薄膜蒸发器主要是利用特殊的机械刮板使进入蒸馏釜中的液体混合物介质形成液膜,增大蒸发面积从而实现液体混合物介质的蒸馏分离,加热方式同样采用加热炉进行加热操作,也存在加热易结焦且清焦难度大的问题;分子蒸馏是近些年新型的蒸馏方式,主要是利用不同分子的热运动自由程不同而实现物质分子级别的蒸馏分离,但是分子蒸馏对于物料的要求较高,适合于清洁化工产品的分离提纯,在对复杂的液体物料进行分离加工时极易结焦堵塞,而且冷却板能耗极大,运行成本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式负压蒸发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液体混合物介质蒸馏分离过程中加热高温易结焦、能耗大、装置规模投入大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式负压蒸发器,包括蒸发器腔体,所述蒸发器腔体外侧壁上通过管道连接有负压泵,所述蒸发器腔体底部设置电磁加热器,所述蒸发器腔体内底部中间设置有倾斜的蒸发板,所述蒸发板两侧分别设置有分液槽和集液槽,所述分液槽和蒸发板之间竖直方向设置有溢流堰,所述分液槽所在蒸发器腔体底部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分液槽相连通的进液管,所述集液槽所在的蒸发器腔体底部侧壁设置有与所述集液槽相连通的出液管,所述蒸发器腔体顶部设置有气相管。进一步的,所述蒸发板下方设置有隔热保温层,所述隔热保温层中充填有保温材料。作为优选,所述分液槽上方设置有分液管,且所述分液管与所述进液管相连通,所述分液管底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分液孔。进一步的,所述蒸发板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热电偶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腔体为非导磁性金属材料,所述蒸发板为导磁性金属材料。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流量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通断电磁阀,所述气相管上设置有第二通断电磁阀。进一步的,还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操作台内部设置有电源、控制器,所述电源、控制面板、控制器、流量电磁阀、第一通断电磁阀、第二通断电磁阀、电磁加热器、热电偶传感器均电性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蒸发器底部设置电磁加热器,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通过外加的高频电源,使电磁加热器中的电磁线圈产生交变磁场,蒸发板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蒸发板的铁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的效果;通过负压泵为蒸发器提供负压环境,加热及蒸发过程在负压条件下进行,降低了液体组分的沸点,同时负压条件下蒸发器内部的氧气浓度较低,有效避免了蒸发器内部液体介质的氧化变质甚至结焦问题;通过设置分液槽以及溢流堰,进入到分液槽中的液体混合物液位超过溢流堰后,液相介质便会越过溢流堰流到蒸发板的表面,蒸发板为设置为倾斜的平面板,流过后液体可在蒸发板上铺展成均匀的液膜,增加了液体的蒸发面积,从而利用薄膜蒸发的原理使沸点低于蒸发板温度的组分得以快速气化分离;蒸发板温度可根据蒸发组分的沸点不同而任意设定,操作灵活,适用范围广,蒸发后的气象组分可以通过气相管进行收集,未蒸发的液相组分通过出液管收集,进行循环蒸馏。从而实现了液体混合物介质的分离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公开的电磁式负压蒸发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公开的电磁式负压蒸发器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公开的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蒸发器腔体1、负压泵2、电磁加热器3、蒸发板4、分液槽5、分液管51、分液孔52、集液槽6、溢流堰7、进液管8、出液管9、气相管10、隔热保温层11、热电偶传感器12、第二通断电磁阀13、流量电磁阀81、第一通断电磁阀91、操作台14、控制面板15、电源16、控制器1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附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磁式负压蒸发器,包括蒸发器腔体1,蒸发器腔体1外侧壁上通过管道连接有负压泵2,蒸发器腔体1底部设置电磁加热器3,蒸发器腔体1内底部中间设置有倾斜的蒸发板4,蒸发板4两侧分别设置有分液槽5和集液槽6,分液槽5和蒸发板4之间竖直方向设置有溢流堰7,分液槽5所在蒸发器腔体1底部侧壁设置有与分液槽5相连通的进液管8,集液槽6所在的蒸发器腔体1底部侧壁设置有与集液槽6相连通的出液管9,蒸发器腔体1顶部设置有气相管10。在本实施例中,蒸发器腔体1可以设置有方向体,也可以设置为圆柱体,也可以设置为圆锥体。蒸发器腔体1外侧壁上通过管道连接负压泵2,是用于为蒸发器腔体1提供负压条件,负压条件一般设置为-0.05Mpa—0.09Mpa。电磁加热器3中设置有电磁线圈,通过外加的高频电源,使电磁加热器3中的电磁线圈产生交变磁场,蒸发板4切割交变磁力线而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蒸发板4的铁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的效果。通过设置分液槽5以及溢流堰7,通过进液管8进入到分液槽5中的液体混合物液位超过溢流堰7后,液相介质便会越过溢流堰7流到蒸发板4的表面,蒸发板4为设置为倾斜的平面板,流过后液体可在蒸发板4上铺展成均匀的液膜,增加了液体的蒸发面积,未在蒸发板4上形成的液体组分会流入到集液槽6中,通过出液管9可以进行收集,加热及蒸发过程在负压条件下进行,降低了液体组分的沸点,同时负压条件下蒸发器内部的氧气浓度较低,有效避免了蒸发器内部液体介质的氧化变质甚至结焦问题,利用薄膜蒸发的原理使沸点低于蒸发板4温度的组分得以快速气化分离,并通过气相管10进行收集。本实施例中的蒸发板4下方设置有隔热保温层11,所述隔热保温层11中充填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可以为硅酸铝盐、发泡水泥等耐火隔热材料,通过设置隔热保温层11,可以防止蒸发板4底部的热量往蒸发器腔体1外流失,来保证蒸发板4的温度高于液体沸点温度,以便于快速气化分离。需要说明的是,保温层的厚度5mm-10mm,以保证电磁加热器3的磁场可以穿过隔热保温层11作用在蒸发板4上。本实施例中的分液槽5上方设置有分液管51,且分液管51与进液管8相连通,分液管51底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分液孔52。通过设置分液管51,并在分液管51底部等间距设置若干分液孔52,可以使流入分液管51内的液体通过分液孔52均匀的注入到分液槽5中,起到降低液体流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式负压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腔体,所述蒸发器腔体外侧壁上通过管道连接有负压泵,所述蒸发器腔体底部设置电磁加热器,所述蒸发器腔体内底部中间设置有倾斜的蒸发板,所述蒸发板两侧分别设置有分液槽和集液槽,所述分液槽和蒸发板之间竖直方向设置有溢流堰,所述分液槽所在蒸发器腔体底部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分液槽相连通的进液管,所述集液槽所在的蒸发器腔体底部侧壁设置有与所述集液槽相连通的出液管,所述蒸发器腔体顶部设置有气相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式负压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腔体,所述蒸发器腔体外侧壁上通过管道连接有负压泵,所述蒸发器腔体底部设置电磁加热器,所述蒸发器腔体内底部中间设置有倾斜的蒸发板,所述蒸发板两侧分别设置有分液槽和集液槽,所述分液槽和蒸发板之间竖直方向设置有溢流堰,所述分液槽所在蒸发器腔体底部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分液槽相连通的进液管,所述集液槽所在的蒸发器腔体底部侧壁设置有与所述集液槽相连通的出液管,所述蒸发器腔体顶部设置有气相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式负压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板下方设置有隔热保温层,所述隔热保温层中充填有保温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式负压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槽上方设置有分液管,且所述分液管与所述进液管相连通,所述分液管底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分液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存兴高继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纳能源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