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300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21:24
实施方式的马达具备定子和多个端子。定子为筒状,并具有导线。多个端子设置于定子,并在周向并列。另外,多个端子由具有导电性的部件一体形成,在旋转轴线方向上,在具有导电性的部件的外周壁部形成有凹部。另外,导线通过凹部并卷绕于定子的内周部以及外周部。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马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马达。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一种多个端子设置于定子的马达。另外,多个端子分别通过独立的不同部件而分开配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67604号公报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在将端子通过不同部件分开配置的情况下,另行需要用于将端子彼此电连接的电路基板,因而有时电路结构变得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的电路结构的马达。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实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马达具备定子和多个端子。上述定子为筒状,并具有导线。上述多个端子设置于上述定子,并在周向并列。另外,上述多个端子由具有导电性的部件一体形成,在旋转轴线方向上,在上述具有导电性的部件的外周壁部形成有凹部。另外,上述导线通过上述凹部并卷绕于上述定子的内周部以及外周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能够提供简单的电路结构的马达。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剖视图。图3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立体图。图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的立体图。图5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的立体图。图6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框架的立体图。图7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框架的俯视图。图8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框架的剖视图。图9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部端子的立体图。图10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部端子的立体图。图1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绝缘体的俯视图。图12是变形例所涉及的内部端子的立体图。图13是变形例所涉及的内部端子的立体图。图1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绝缘体的立体图。图15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绝缘体的俯视图。图16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绝缘体的立体图。图17是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线的卷绕方法进行说明的图。图18A是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线的布线进行说明的图。图18B是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线的布线进行说明的图。图19是变形例所涉及的马达的立体图。图20是变形例所涉及的马达的剖视图。图21是变形例所涉及的定子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进行说明。此外,本专利技术并不被该实施方式限定。另外,附图中的各要素的尺寸的关系、各要素的比率等有时与现实不同。在附图的相互间,有时也包括相互的尺寸的关系或比率不同的部分。在各附图中,为了易于理解说明,有时对将马达1的轴向作为Z轴正方向的三维直角座标系进行图示。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马达1为内转子型的无刷马达的情况进行说明,但马达1也可以是外转子型的无刷马达。首先,使用图1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1的外观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马达1具备旋转轴2、框架3、以及多个外部端子4a~4c。马达1例如具有圆柱状的形状,并因被经由外部端子4a~4c供给3相交流电流而旋转。旋转轴2在马达1的轴向延伸,在从后述的框架3突出的一端(Z轴正方向侧),例如齿轮等动力传递机构设置为能够与旋转轴2一同旋转。此外,以下,有时将Z轴方向亦即马达1的轴向记载为旋转轴线方向。框架3例如由包括铁、铝等金属材料的金属部件形成,并具备壳体部3a、盖部3b、以及底部3c。壳体部3a为筒状,详细而言为圆筒状,其在内部的空间收容有后述的定子、转子等。盖部3b是将壳体部3a的Z轴正方向侧的一端的开口覆盖的盖。另外,在盖部3b设置有使旋转轴2和外部端子4a~4c通过的贯通孔。多个外部端子4a~4c例如由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形成,它们在Z轴方向亦即旋转轴线方向延伸,并且从框架3突出。由此,能够从外部电源经由外部端子4a~4c地使3相交流电流供给至马达1。另外,多个外部端子4a~4c通过框架3中的盖部3b的贯通孔,并在旋转轴线方向突出。3个外部端子4a~4c分别与3相交流(U相、V相、W相)的各相对应。此外,以下,有时将3个外部端子4a~4c概括记载为外部端子4。接下来,使用图2和图3对马达1的内部构造进行说明。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1的剖视图。图2中示出按照图1所示的A-A线切断后的马达1的剖面。图3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1的立体图。在图3中,根据容易观看性的观点,将框架3省略。如图2和图3所示,马达1还具备内部端子5a、5b(将内部端子5a、5b概括为内部端子5)、定子6、绝缘体7a、7b、转子8、以及轴承部11a、11b。定子6具有筒状的磁性部件(磁性体的一个例子)。磁性部件例如由硅钢板、电磁钢板等软磁性钢板等板状的金属部件形成。具体而言,定子6通过在旋转轴线方向堆积有多个该板状的金属部件而形成。此外,定子6并不限定于堆积多个金属部件而形成的情况,也可以由1个金属部件一体形成。另外,如图2所示,定子6具有与框架3的壳体部3a对置的外周部6a、内周部6b、以及在Z轴方向亦即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端面6c、6d。端面也包括在Z轴方向上与外部对置的顶面、或者与外部对置的底面、成为最端部的面。另外,定子6具有导线。具体而言,定子6的导线的局部经由后述的绝缘体7a而卷绕于外周部6a侧和内周部6b侧。导线是由铜等导电性的金属形成的线材被绝缘部件被覆的部件。导线在定子6的内周部6b形成线圈10。线圈10包围定子6的磁性部件。具体而言,在定子6的内周部6b,导线经由后述的绝缘体7a、7b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地卷绕于磁性部件(齿)而形成线圈10。转子8是马达1中的旋转体,具备轭8a和磁铁8b。另外,转子8是沿着定子6的内周部6b设置的、所谓的内转子型。此外,转子8并不限定于内转子型,也可以是沿着定子6的外周部6a设置的、所谓的外转子型。轭8a具有使旋转轴2通过的贯通孔,并在与旋转轴2成为同轴的位置固定于旋转轴2。磁铁8b是筒状的永磁铁,磁铁8b的内周面固定于轭8a的外周面,磁铁8b的外周面与定子6的内周部6b对置。另外,在马达1的径向上,在磁铁8b与定子6的内周部6b之间形成有磁隙。由此,转子8通过在定子6产生的磁场而进行旋转。绝缘体7a、7b例如是由树脂等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形成的、筒状的绝缘部件,其设置于定子6。具体而言,绝缘体7a、7b设置于覆盖定子6的位置。更具体而言,绝缘体7a、7b覆盖定子6的端面6c、6d以及内周部6b的局部。例如,绝缘体7a对定子6的端面6c、6d中的靠外部端子4侧的端面6c的局部和内周部6b的靠外部端子4侧的局部进行覆盖。另外,绝缘体7b对另一个端面6d的局部和内周部6b的被绝缘体7a覆盖以外的部分进行覆盖。多个内部端子5a、5b在Z轴方向亦即旋转轴线方向延伸,并收容于框架3的壳体部3a。另外,多个内部端子5a、5b由1个导电性的部件一体形成,但针对上述方面,由图9进行后述。另外,如图3所示,多个内部端子5设置于绝缘体7a。具体而言,多个内部端子5a、5b设置于绝缘体7a中与定子6相反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其中,具备:/n筒状的定子,其具有导线;以及/n多个端子,它们设置于所述定子,并在周向并列,/n所述多个端子由具有导电性的部件一体形成,/n在旋转轴线方向上,在所述具有导电性的部件的外周壁部形成有凹部,/n所述导线通过所述凹部并卷绕于所述定子的内周部以及外周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531 JP 2017-1088311.一种马达,其中,具备:
筒状的定子,其具有导线;以及
多个端子,它们设置于所述定子,并在周向并列,
所述多个端子由具有导电性的部件一体形成,
在旋转轴线方向上,在所述具有导电性的部件的外周壁部形成有凹部,
所述导线通过所述凹部并卷绕于所述定子的内周部以及外周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
在旋转轴线方向上,在与所述导线对置的所述凹部的局部设置有绝缘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多个端子在旋转轴线方向上具备设置于所述定子的端面的多个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友久
申请(专利权)人: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