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传动装置,尤其具有在其中通过至少一个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支承的传动元件的车桥传动机构或分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从EP1105662B1中已知一种车桥差速器,其具有传动壳体和在其中设置的行星齿轮箱,所述行星齿轮箱经由第一和第二角接触球轴承支承在传动壳体中。该行星齿轮箱在其内部载有差速器机构,所述差速器机构用于将功率分配到第一和第二传动机构输出端上。行星齿轮箱的驱动经由冠状齿轮进行,所述冠状齿轮与驱动小齿轮啮合。驱动小齿轮置于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又经由角接触球轴承支承在传动壳体中。从DE102009057192A1中已知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根据该文献提出:其直径较小的滚珠圈的滚珠比轴向相邻的并且其直径较大的滚珠圈的滚珠更小地设计尺寸。此外角接触球轴承构造为,使得轴承环的端侧在每个轴承侧上位于共同的平面中。其直径较大的滚珠的中心在如下中心轨道上运动,所述中心轨道的直径大于从外部包围较小的滚珠圈的外部的滚道的最大轨道直径。从JP2003-294032A1中已知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动装置,其具有传动壳体(1)、能转动地容纳在所述传动壳体中的传动元件(2,5)、轴承座和容纳在所述轴承座内的用于支承所述传动元件(2,5)的角接触球轴承(TBB1,TBB2,TBB3,TBB4),所述角接触球轴承具有:/n-轴承内环(RI),其具有第一内环端侧(RI1),第二内环端侧(RI2)和柱形的内环支承面(RI3),/n-构成在所述轴承内环(RI)的外环周区域中的第一内部滚动体滚道(RI4),所述第一内部滚动体滚道在轴向截面中凹形地弯曲,/n-相对于所述第一内部滚动体滚道(RI4)轴向错开地构成在所述轴承内环(RI)的外环周区域中的第二内部滚动体滚道(RI5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06 DE 102017112337.71.一种传动装置,其具有传动壳体(1)、能转动地容纳在所述传动壳体中的传动元件(2,5)、轴承座和容纳在所述轴承座内的用于支承所述传动元件(2,5)的角接触球轴承(TBB1,TBB2,TBB3,TBB4),所述角接触球轴承具有:
-轴承内环(RI),其具有第一内环端侧(RI1),第二内环端侧(RI2)和柱形的内环支承面(RI3),
-构成在所述轴承内环(RI)的外环周区域中的第一内部滚动体滚道(RI4),所述第一内部滚动体滚道在轴向截面中凹形地弯曲,
-相对于所述第一内部滚动体滚道(RI4)轴向错开地构成在所述轴承内环(RI)的外环周区域中的第二内部滚动体滚道(RI5),所述第二内部滚动体滚道在轴向截面中同样凹形地弯曲,
-轴承外环(RA),其具有第一外环端面(RA1),第二外环端面(RA2)和柱形的外环支承面(RA3),
-构成在所述轴承外环(RA)的内环周区域中的第一外部滚动体滚道(RA4),所述第一外部滚动体滚道在轴向截面中凹形地弯曲,
-相对于所述第一外部滚动体滚道(RA4)轴向错开地构成在所述轴承外环(RA)中的第二外部滚动体滚道(RA5),所述第二外部滚动体滚道在轴向截面中凹形地弯曲,
-第一滚珠圈(KB1),其具有第一滚珠(B1),所述第一滚珠容纳在第一轨道空间(SB1)中,所述第一轨道空间在所述第一内部滚动体滚道(RI4)和所述第一外部滚动体滚道(RA4)之间延伸,
-第一保持架装置(C1),用于引导所述第一滚珠圈(KB1)的第一滚珠(B1),
-第二滚珠圈(KB2),其具有第二滚珠(B2),所述第二滚珠容纳在第二轨道空间(SB2)中,所述第二轨道空间在所述第二内部滚动体滚道(RI5)和所述第二外部滚动体滚道(RA5)之间延伸,和
-第二保持架装置(C2),用于引导所述第二滚珠圈(KB2)的第二滚珠(B2),
其中
-所述第一滚珠(B1)的中心(Z1)在第一中心轨道(ZB1)上围绕轴承轴线(X)运动并且所述第二滚珠(B2)的中心(Z2)在第二中心轨道(ZB2)上围绕轴承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特芬·迪特默,安德烈亚斯·海因茨,沃尔夫冈·舒马赫,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