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异氰酸基硅烷的制备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主张2017年5月31日提交的序列号15/609,182的美国申请的优先权,该美国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并入作为参考。专利技术背景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异氰酸基硅烷的方法、更具体地使用铑催化剂的方法。异氰酸基硅烷为如下的公知的含硅材料:在其它的含硅产品的制造中、例如在聚氨酯(例如在建筑领域中使用的聚氨酯)的制造中使用其由来已久。不幸的是,异氰酸基硅烷往往具有高的生产成本,这制约了它们潜在的应用。例如,3-异氰酸基丙基烷氧基硅烷在甲硅烷基化的聚合物的制备中作为封端剂使用。尽管3-异氰酸基丙基烷氧基硅烷的用量小,但是它们的高成本使甲硅烷基化的聚合物和由它们制成的产品的总成本显著增加。用于制备异氰酸基硅烷的多种方法被知晓,它们全部诟病于如下缺陷:导致所制造的异氰酸基硅烷的高成本或不期望的其它特征。这样的制造异氰酸基硅烷的已知方法包括:1.通过氨基甲酸酯基硅烷(连同副产物醇的形成一起)的热裂解(或裂化)形成异氰酸基硅烷;2.经由卤代烷基硅烷与金属氰酸盐的反应形成异氰酸基硅烷;< ...
【技术保护点】
1.制备异氰酸基硅烷的方法,其包括使烯属异氰酸酯与氢化硅烷在至少一种双核铑络合物的存在下在氢化硅烷化条件下反应。/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531 US 15/609,1821.制备异氰酸基硅烷的方法,其包括使烯属异氰酸酯与氢化硅烷在至少一种双核铑络合物的存在下在氢化硅烷化条件下反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制造的异氰酸基硅烷为通式(I):
(R1O)3-n(R2)nSi─R─NCO(I)
其中R为包含至多12个碳原子且任选地包含至少一个杂原子的二价烃基,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包含至多12个碳原子的线型或支化的烷基、环烷基或芳族基团,和
其中下标n为0-3的整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制造的异氰酸基硅烷选自3-异氰酸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异氰酸基-1-甲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2-异氰酸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异氰酸基丁基三甲氧基硅烷、2-异氰酸基-1,1-二甲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异氰酸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异氰酸基-1-甲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2-异氰酸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4-异氰酸基丁基三乙氧基硅烷、2-异氰酸基-1,1-二甲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3-异氰酸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异氰酸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2-异氰酸基-1-甲基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异氰酸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4-异氰酸基丁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和它们的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烯属异氰酸酯为通式(II):
R”─NCO(II)
其中R”为任选地具有至少一个杂原子的包含至多约12个碳原子的线型、支化、环状或芳族的一价烯属烃基基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烯属异氰酸酯选自乙烯基异氰酸酯、烯丙基异氰酸酯、3-异氰酸酯-2-甲基-丙烯、乙烯基苄基异氰酸酯、1-异氰酸酯-2-丁烯、1-异氰酸酯-3-甲基-2-丁烯、3-异氰酸酯-1-丁烯、3-异氰酸酯-3-甲基-1-丁烯、3-异氰酸酯-2,3-二甲基-1-丁烯、4-异氰酸酯-2-甲基-1-丁烯、4-异氰酸酯-3,3-二甲基-1-丁烯、3-异氰酸酯-3-甲基-1-戊烯、4-异氰酸酯-4-甲基-1-戊烯、5-异氰酸酯-1-戊烯、3-异氰酸酯-1-己烯、3-异氰酸酯-5,5-二甲基-1-己烯、1-异氰酸酯-2-庚烯和它们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氢化硅烷为通式(III):
(R1O)3-n(R2)nSi─H(III)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包含至多12个碳原子的线型或支化的烷基、环烷基或芳族基团,和其中下标n为0-3的整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氢化硅烷选自三甲氧基硅烷、三乙氧基硅烷、三丙氧基硅烷、三异丙氧基硅烷、三丁氧基硅烷、三异丁氧基硅烷、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乙氧基硅烷、二甲基甲氧基硅烷、环己基二异丙氧基硅烷、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和它们的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双核铑络合物为通式(IV):
Rh2(μ-X)aL1xL2yL3z(IV)
其中L1、L2、L3和X为选自如下的配体:Cl、Br、I、OH、R^、OR^、OSiR^3、H、CO、R^C(=O)O、O、SR^、S、Se、CO3、SO3、SO4、HPO4、R^PO4、CN、NCO、NCS、NO2、NO3、ClO4、R^SO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奥基菲,R瓦格纳,H格拉策,T西曼丹,K克劳沙亚尔,J比勒,E克罗克,
申请(专利权)人:莫门蒂夫性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