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耐高温生防链霉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955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耐高温生防链霉菌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DL70H,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486,保藏日期为2019年06月25日。该耐高温生防链霉菌由诱变筛选得到,在50℃高温条件下保持良好生长代谢,满足发酵菌液中有效活菌数≥2.0×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耐高温生防链霉菌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株耐高温生防链霉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生物肥料是一类具有代表性的以微生物生命活动及其产物导致农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生物活体制品,在培肥地力,提高化肥利用率,抑制农作物对硝态氮、重金属、农药的吸收,净化和修复土壤,降低农作物病害发生,促进禽畜粪便与农作物秸秆的腐熟利用,保护环境,以及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各类重要功能微生物起到关键的生物调理作用。链霉菌是一种土壤中分布广泛的革兰氏阳性丝状放线菌,适宜生长温度在28-32℃左右,pH在7.0左右,发酵代谢产物中含有多种抗菌素、生长素、苯乙酸、琥珀酸及细胞分裂素等抗菌活性物质与植物生长必须调节剂,因而在生物防治与禽畜粪便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抑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繁殖,防病保苗,刺激植物细胞分裂,促进作物生根、发芽、成熟,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另一方面提高堆肥过程中氮磷钾营养元素的积累,提高生物肥料效价与土壤肥力,显著减少化肥用量。现普遍使用的常温链霉菌在禽畜粪便堆肥发酵的高温阶段,由于温度较高,导致链霉菌失活,在堆肥过程中无法高效分解各类有机物,杀灭蛔虫卵及粪大肠菌等病原微生物,因此链霉菌具有耐高温的生理特性对于提高禽畜粪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过程意义重大。目前,链霉菌诱变菌株大多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或原生质体理化诱变完成,但不同链霉菌原生质体制备过程存在较大差异,且操作繁琐,优良菌株选育效率也亟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br>为了提高链霉菌在生物肥料生产过程中高温阶段的环境适应性与生物防治作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耐高温生防链霉菌,同时提供了该菌株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株耐高温生防链霉菌,该菌株由诱变筛选得到,命名为链霉菌(Streptomycessp.)DL70H,该菌株已于2019年6月25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邮编430072),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9486。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链霉菌(Streptomycessp.)DL70H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上述应用中,所述植物病害由植物病原真菌引起,植物病原真菌包括黄瓜枯萎病菌、黄瓜黑斑病菌、番茄青枯病菌、辣椒疫霉病菌、马铃薯立枯病菌或油菜菌核病菌。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菌剂,所述菌剂的有效成分为所述链霉菌(Streptomycessp.)DL70H及其发酵产物或所述链霉菌(Streptomycessp.)DL70H的发酵菌液。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了链霉菌(Streptomycessp.)DL70H在禽畜粪便堆肥中的应用。耐高温生防链霉菌(Streptomycessp.)DL70H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原始出发菌株链霉菌(Streptomycessp.)DL70接种于斜面培养基,在28-32℃条件下培养3-5天后,使用预热至35-40℃的生理盐水收集斜面培养基上的孢子,制备成孢子浓度108-1010个/mL的孢子悬液;b.立即使用紫外光对上述孢子悬液诱变处理120s,再在35-40℃暗室中使用微波对孢子悬液诱变处理60s,于35-40℃条件下静置温育45min,得到诱变的孢子悬液;c.将上述诱变处理的孢子悬液接种到液体活化培养基中,在35-40℃条件下,150-200rpm振荡培养48-120h,离心富集分离菌体;将得到的菌体转接到新鲜液体活化培养基中,在40-45℃条件下,150-200rpm振荡培养48-120h,离心富集分离菌体;将得到的菌体再转接到新鲜液体活化培养基中,在45-50℃条件下,150-200rpm振荡培养48-120h,将菌液浓缩1-10倍后均匀涂布于固体活化培养基上,在45-50℃条件下静置培养5-7天;选取快速生长的链霉菌单菌落转接到斜面培养基上,在28-32℃条件下培养3-5天得到成熟的斜面孢子,使用40%甘油溶液保存成熟孢子,即获得若干耐高温链霉菌菌株;d.将获得的耐高温链霉菌成熟孢子转接到液体活化培养基中,在28-32℃条件下,150-200rpm振荡培养24-48h,将活化菌液转接到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28-32℃条件下,150-200rpm振荡培养3-5天,获得耐高温链霉菌发酵菌液;使用发酵菌液或发酵产物进行植物病原真菌拮抗实验,以抑菌带为指标筛选抑菌活性最佳诱变菌株,即获得耐高温生防链霉菌(Streptomycessp.)DL70H。上述步骤b中所述的紫外光波长为260nm,紫外灯功率为20W,紫外光处理时间为60-180s,所述的微波处理频率为400MHZ,微波处理时间为30-60s。上述步骤b中所述的微波诱变处理是在35-40℃暗室中进行。上述方法中所述的斜面培养基与固体活化培养基,按照质量比计算,其组成为蔗糖2%-5%,玉米浆0.5%-1.0%,磷酸二氢钾0.01%-0.1%,硫酸镁0.01%-0.1%,硫酸锌0.005%-0.05%,硫酸亚铁0.0001%-0.001%,琼脂2%,其余为水,使用50%氨水溶液将培养基pH调至7.0-7.5。上述方法中所述的液体活化培养基与发酵培养基,按照质量比计算,其组成为蔗糖2%-5%,玉米浆0.5%-1.0%,磷酸二氢钾0.01%-0.1%,硫酸镁0.01%-0.1%,硫酸锌0.005%-0.05%,硫酸亚铁0.0001%-0.001%,其余为水,使用50%氨水溶液将培养基pH调至7.0-7.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发所提供的耐高温生防链霉菌(Streptomycessp.)DL70H,在50℃高温条件下保持良好生长代谢,满足发酵菌液中有效活菌数≥2.0×109cfu/mL,同时本专利技术链霉菌(Streptomycessp.)DL70H及其发酵产物或发酵菌液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拮抗效果显著,在利用禽畜粪便堆肥生产生物肥料与生物防治植物病原真菌及病害具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出发菌株链霉菌(Streptomycessp.)DL70菌丝与孢子形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但不应该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若未特别说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实施例1:原始出发菌株链霉菌(Streptomycessp.)DL70的获得与鉴定1.链霉菌(Streptomycessp.)DL70的分离链霉菌(Streptomycessp.)DL70分离于大连沿海滩涂健康植物根际的深层土壤,对紧贴在根际末端上的土壤进行梯度稀释涂布后分离获得的。具体操作步骤为:a.在大连星海滩涂健康作物根际的土壤,采样深度为15~20cm。称取根际土壤1g,放入加有玻璃珠的99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于30℃,200rpm条件下振荡培养60min。b.用移液枪进行梯度稀释(1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株耐高温生防链霉菌,所述耐高温链霉菌由诱变筛选得到,命名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DL70H,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486。/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8 CN 20191057869161.一株耐高温生防链霉菌,所述耐高温链霉菌由诱变筛选得到,命名为链霉菌(Streptomycessp.)DL70H,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9486。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霉菌(Streptomycessp.)DL70H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害由植物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闯吴又多李苗苗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大连金微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