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车载品辅助转运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9409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品辅助转运装置及方法,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设有立柱,立柱上套设有支撑板,支撑板顶部设有输送架,输送架一侧设有支承斜面,支承斜面上间隔设有斜面辊,通过在固定底座上设置立柱,在立柱上套设支撑板,并在支撑板顶部设置多个相互接触的输送架,并可根据行李箱的输送长度调节输送架的长度,减少搬运距离,并通过在输送架内设置平面辊,在搬运行李的过程中,可通过平面辊的转动带动行李箱平移,并通过设置在输送架一侧的支承斜面将行李箱滑动至相应的传送带上,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提升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品辅助转运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搬运装置,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车载品辅助转运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机场工作人员将从飞机取下的行李搬运至右边传送带的过程,右边传送带与乘客取行李处的转盘相连接,此搬运过程需要两个人完成,车上的工作人员搬动行李递给车下的工作人员,车下的工作人员负责将该行李放置在右侧传送带上。该过程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车上的行李较多且较重,工作人员在搬运传递的过程中体力消耗很严重且效率不高,因此设计一种辅助搬运工具来帮助工人进行行李搬运减轻工作强度,提高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车载品辅助转运装置及方法,以期望解决机场工作人员在搬运行李箱过程中体力消耗严重,工作效率低等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品辅助转运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上套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设有输送架,所述输送架一侧设有支承斜面,所述支承斜面上间隔设有斜面辊。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输送架包括第一输送架、第二输送架、第三输送架,所述第三输送架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架与所述第二输送架之间,所述第一输送架两侧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输送架两侧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三输送架两侧设有第三固定板。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内侧均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平面辊,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底部均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左端均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三固定板外侧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侧面设有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三固定板顶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右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侧面均设有第二连接杆。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输送架与第三输送架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输送架与第三输送架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板两侧设有孔道,所述孔道内设有抬升杆。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底座两侧设有相互平行的限高板,所述限高板中部设有垂直于固定底座的滑道,所述滑道两侧设有相互对应的限位块对,所述限位块对至少设有两组,且相邻所述限位块对之间间隔设置。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立柱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置于所述支撑板底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斜面辊两侧设有挡板,所述斜面辊至少设有两个,且为线性排列。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滑槽相互吻合,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凹槽相互吻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载品辅助转运的方法,使用车载品辅助转运装置,其操作步骤为:步骤A,将输送架与放有行李箱的小车表面对接,用于将行李置于输送架表面;步骤B,旋转抬升杆,使输送架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上升,并将输送架水平置于小车表面;步骤C,工作人员推送行李箱在输送架上滑动至支承斜面,并使行李箱在重力作用下沿支撑斜面滑下至用于传送行李的传送带;步骤D,旋转抬升杆,由工作人员对抬升杆施加垂直向下的压力,使支撑板下降,并将置于小车上的输送架平移至支撑板顶部,完成输送架的回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在固定底座上设置立柱,在立柱上套设支撑板,并在支撑板顶部设置多个相互接触的输送架,并可根据行李箱的输送长度调节输送架的长度,减少搬运距离,并通过在输送架内设置平面辊,在搬运行李的过程中,可通过平面辊的转动带动行李箱平移,并通过设置在输送架一侧的支承斜面将行李箱滑动至相应的传送带上,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提升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说明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车载品辅助转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固定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后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固定板后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板后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车载品辅助转运装置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输送架与第三输送架连接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支承斜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固定底座,2为立柱,3为支撑板,4为输送架,5为支承斜面,6为斜面辊,7为第一输送架,8为第二输送架,9为第三输送架,10为第一固定板,11为第二固定板,12为第三固定板,13为安装槽,14为平面辊,15为第一凸起,16为第二凸起,17为滑轨,18为滑块,19为第一连接杆,20为滑槽,21为凹槽,22为第二连接杆,23为第一弹簧,24为抬升杆,25为限高板,26为滑道,27为限位块对,28为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参考图1,图10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车载品辅助转运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前述固定底座1上设置立柱2,前述立柱2设置四个,且垂直于前述固定底座1,并在前述立柱2上套设置支撑板3,前述支撑板3垂直于立柱2,并可沿立柱2的中轴线方向上滑动,在前述支撑板3顶部设置输送架4,用于通过工作人员将行李在输送架4上移动,提高工作效率,并通过支撑板3固定与支撑前述输送架4,提高输送架4的稳定性,在前述固定底座1上设置支承斜面5,前述支承斜面5的直角面与前述输送架4相吻合,并在前述支承斜面5上设置斜面辊6,前述斜面辊6至少设置两个,且前述斜面辊6的个数可以是两个以上的任意一个数值,并可根据前述支承斜面5的长度及小车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斜面辊6的个数,相邻前述斜面辊6之间间隔设置,且间距一致,相邻前述斜面辊6呈线性排列,且相邻前述斜面辊6的轴线到前述支承斜面5的垂直距离相同,并可沿斜面辊6的轴线转动,用于将行李从斜面辊6上滑下。参考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输送效率,前述输送架4包括第一输送架7与第二输送架8,前述第一输送架7活动安装在前述输送架4最上端,前述第二输送架8安装在前述输送架4最底端,并通过螺纹安装固定在前述支撑板3上,并在前述第一输送架7与前述第二输送架8之间设置第三输送架9,前述第三输送架9至少设有两组,并可根据小车的具体情况进行实际的组数布置,亦可增加或减少,降低工作人员的体能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在前述第一输送架7两侧设置相互平行的第一固定板10,前述第二输送架8两侧设置相互平行的第二固定板11,前述第三输送架9两侧设置相互平行的第三固定板12。参考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9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输送效率与输送架4的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品辅助转运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上设有立柱(2),所述立柱(2)上套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顶部设有输送架(4),所述输送架(4)一侧设有支承斜面(5),所述支承斜面(5)上设有斜面辊(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品辅助转运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上设有立柱(2),所述立柱(2)上套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顶部设有输送架(4),所述输送架(4)一侧设有支承斜面(5),所述支承斜面(5)上设有斜面辊(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品辅助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架(4)包括第一输送架(7)、第二输送架(8)、第三输送架(9),所述第三输送架(9)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架(7)与所述第二输送架(8)之间,所述第一输送架(7)两侧设有第一固定板(10),所述第二输送架(8)两侧设有第二固定板(11),所述第三输送架(9)两侧设有第三固定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品辅助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0)、第二固定板(11)与第三固定板(12)内侧均设有安装槽(13),所述安装槽(13)内设有平面辊(14),所述第一固定板(10)与第二固定板底(11)部均设有第一凸起(15),所述第一固定板(10)、第二固定板(11)与第三固定板(12)左端均设有第二凸起(16),所述第二固定板(11)与所述第三固定板(12)外侧设有滑轨(17),所述滑轨(17)内设有滑块(18),所述滑块(18)侧面设有的第一连接杆(19),所述第二固定板(11)与所述第三固定板(12)顶部设有滑槽(20),所述滑槽(20)右端设有凹槽(21),所述第一固定板(10)、第二固定板(11)与第三固定板(12)侧面均设有第二连接杆(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品辅助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架(7)与第三输送架(9)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3),所述第二输送架(8)与第三输送架(9)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3),所述第一弹簧(23)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杆(19)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英李文强李传晓唐忠李松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