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蚌埠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人体雕塑创作辅助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9354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体雕塑创作辅助支架,包括支撑框架、电动升降结构、雕塑承载座、踩踏座和竖梯,支撑框架呈箱体框架结构且内部中央设有用于承载人体雕塑的雕塑承载座,雕塑承载座的侧边与支撑框架之间设有电动升降结构,使得雕塑承载座在支撑框架内上下电动移动;支撑框框顶端外侧设有踩踏座,踩踏座的下端设有竖梯,竖梯的一侧竖直固定在支撑框框的外侧,通过站在踩踏座上对人体雕塑露出支撑框顶端的部分进行雕刻创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动升降结构调节雕塑承载座上雕塑伸出支撑框架的高度,雕塑者站在踩踏座上对人体雕塑露出支撑框的部分进行雕刻创作,以满足雕塑者在人体雕塑的不同部位进行雕塑,无需雕塑者绕着人体雕塑反复绕圈,节省体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体雕塑创作辅助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体雕塑器械的
,尤其涉及一种人体雕塑创作辅助支架。
技术介绍
雕塑,指为美化环境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铜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通过雕、刻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人体雕塑在雕塑创作过程中,由于需要针对人体不同部分结构进行精雕细琢,需要绕着人体雕塑反复转动,特别耗费体力,一旦体力耗尽不得不打断创作,影响了雕塑者创作力的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体雕塑创作辅助支架,通过电动升降结构调节雕塑承载座上雕塑伸出支撑框架的高度,雕塑者站在踩踏座上对人体雕塑露出支撑框的部分进行雕刻创作,以满足雕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体雕塑创作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电动升降结构、雕塑承载座、踩踏座和竖梯,所述支撑框架呈箱体框架结构且内部中央设有用于承载人体雕塑的雕塑承载座,所述雕塑承载座的侧边与支撑框架之间设有电动升降结构,使得雕塑承载座在支撑框架内上下电动移动;/n所述支撑框框顶端外侧设有踩踏座,所述踩踏座的下端设有竖梯,所述竖梯的一侧竖直固定在支撑框框的外侧,通过站在踩踏座上对人体雕塑露出支撑框顶端的部分进行雕刻创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雕塑创作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电动升降结构、雕塑承载座、踩踏座和竖梯,所述支撑框架呈箱体框架结构且内部中央设有用于承载人体雕塑的雕塑承载座,所述雕塑承载座的侧边与支撑框架之间设有电动升降结构,使得雕塑承载座在支撑框架内上下电动移动;
所述支撑框框顶端外侧设有踩踏座,所述踩踏座的下端设有竖梯,所述竖梯的一侧竖直固定在支撑框框的外侧,通过站在踩踏座上对人体雕塑露出支撑框顶端的部分进行雕刻创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雕塑创作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底板、第一滑动支撑柱、第二滑动支撑柱、第三滑动支撑柱、第四滑动支撑柱和上连接框,所述底板呈正方形板状结构且四个角处依次竖直设置有第一滑动支撑柱、第二滑动支撑柱、第三滑动支撑柱和第四滑动支撑柱,所述第一滑动支撑柱、第二滑动支撑柱、第三滑动支撑柱和第四滑动支撑柱上端之间固定设置有上连接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体雕塑创作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支撑柱、第二滑动支撑柱、第三滑动支撑柱和第四滑动支撑柱的横截面呈工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体雕塑创作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框的竖直向下的投影与底板的边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体雕塑创作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雕塑承载座包括第一驱动滑块、第一从动滑块、连接臂、下托盘、转动载盘、第二驱动滑块和第二从动滑块,所述第一滑动支撑柱和第三滑动支撑柱关于经过底板中心的竖直线对称且相对侧上分别卡合有第一驱动滑块和第二驱动滑块,所述第一驱动滑块和第二驱动滑块分别与第一滑动支撑柱和第三滑动支撑柱之间设有电动升降结构;
所述第一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