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灰振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9247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灰振打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落锤组件,所述落锤组件包括固定轨道、调整轨道、推块和调节杆,所述固定轨道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调整轨道滑动设置在固定轨道上,所述推块固定设置在调整轨道上,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调整轨道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上与安装面相邻的侧壁外用于控制调节调整轨道的位置,所述固定轨道与调整轨道之间设有受调节杆控制的锁止结构,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与调整轨道调整滑动轨迹匹配的用于调节杆调节的滑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时调节振打锤振打力,大大提高了调节便捷性,还提高了振打装置的实用性。

A dust cleaning and vibr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灰振打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振打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清灰振打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常用余热锅炉,而工业炉窑的烟气中一般含有大量的烟尘,对锅炉的传热及运行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锅炉内部及管道积灰直接影响锅炉运行效率。申请号为CN201620323115.9的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振打装置,用于清灰。该文件中记载了“振打装置100的振打力在40~400KN范围内设有六个可调挡,可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进行调节。调节方法为:将安装图所示(参照图2)的落锤组件的螺栓松开,调节落锤组件的上下位置,改变振打锤1的起落高度,即改变了振打力的大小”。但是落锤组件安装在壳体内部且是通过螺栓调节,调节极为不便,所以一般都是安装前调节好,此后工作过程中基本不调节;但是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相对复杂,这样单一的振打模式难以满足实际的生产需求,所以将落锤组件的调节方式设计成即时可调会更有助于实际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清灰振打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清灰振打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落锤组件,所述落锤组件包括固定轨道、调整轨道、推块和调节杆,所述固定轨道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调整轨道滑动设置在固定轨道上,所述推块固定设置在调整轨道上,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调整轨道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上与安装面相邻的侧壁外用于控制调节调整轨道的位置,所述固定轨道与调整轨道之间设有受调节杆控制的锁止结构,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与调整轨道调整滑动轨迹匹配的用于调节杆调节的滑槽。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轨道、调整轨道之间的锁止结构包括设置在固定轨道上的第一啮合齿、设置在调整轨道内上下浮动的带有第二啮合齿的齿条以及通过转动控制齿条浮动并嵌入或脱离第一啮合齿的凸轮,所述凸轮与调节杆相连,所述调整轨道与固定轨道的配合面上设有容纳齿条及轮的空腔。进一步的,所述空腔内还设有处于拉伸状态且对齿条施以牵引力的弹簧,所述齿条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空腔的内壁上,所述齿条的另一端抵接在凸轮上,所述弹簧设置在齿条的中部,且弹簧的一端与空腔内壁固定,弹簧的另一端与齿条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包括一端延伸至空腔内且与凸轮固定连接的第一直杆、与第一直杆另一端活动连接的第二直杆以及套设置在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外的杆套,所述第一直杆与第二直杆的活动连接端设有通过第二直杆沿轴向靠近凸轮滑动到限定位置后限制第一直杆与第二直杆发生相对转动、沿轴向远离凸轮滑动到原始位置后解除对第一直杆与第二直杆发生相对转动的限制的锁止机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之间的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直杆端部的异形卡块、设置在第二直杆端部与第一直杆滑动连接的盲孔和设置在盲孔末端与异形卡块嵌合的嵌槽,所述异形卡块在第一直杆截面上的投影被第一直杆的截面完全覆盖,所述第一直杆的主体为圆柱体,所述盲孔的主体为与第一直杆截面相同的圆柱体。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直杆露在壳体外部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落锤组件设置在举锤组件外部,固定轨道固定不动,通过调整轨道做相对于固定轨道的运动来调节与调整轨道相连的推块的位置,调整轨道的调节可以直接通过与调整轨道固定连接的调节杆来完成,调节杆的一端延伸至壳体外部,这样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实时通过调节杆来完成振打锤振打力的调节,不仅大大提高了落锤组件的调节便捷性,同时还能结合实际生产状况实时进行振打锤摆动幅度的调节以产生不同的振打力,大大提高了振打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清灰振打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壳体与落锤组件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落锤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固定轨道与调整轨道之间锁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调节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清灰振打装置,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安装有落锤组件20,所述落锤组件20包括固定轨道21、调整轨道22、推块23和调节杆24,所述固定轨道21固定安装在壳体10内部,所述调整轨道22滑动设置在固定轨道21上,所述推块23固定设置在调整轨道22上,所述调节杆24的一端与调整轨道22连接,所述调节杆24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0上与安装面相邻的侧壁外用于控制调节调整轨道22的位置,所述固定轨道21与调整轨道22之间设有受调节杆24控制的锁止结构,所述壳体10的侧壁上设有与调整轨道22调整滑动轨迹匹配的用于调节杆24调节的滑槽25。本实施例中,固定轨道21与调整轨道22时通过滑轨来实现滑动连接的,滑轨内可涂刷润滑油辅助滑动,降低阻力,参见图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清灰振打装置还包括申请号为CN201620323115.9的申请文件中记载的振打锤、举锤组件和驱动组件,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落锤组件20用于控制振打锤的摆动幅度,从而能控制振打锤下摆到最低点时能提供的振打力。落锤组件20设置在举锤组件外部,固定轨道21固定不动,通过调整轨道22做相对于固定轨道21的运动来调节与调整轨道22相连的推块23的位置,调整轨道22的调节可以直接通过与调整轨道22固定连接的调节杆24来完成,调节杆24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0外部,这样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实时通过调节杆24来完成振打锤振打力的调节,不仅大大提高了落锤组件20的调节便捷性,同时还能结合实际生产状况实时进行振打锤摆动幅度的调节以产生不同的振打力,大大提高了振打装置的实用性。如图3和4所示,所述固定轨道21、调整轨道22之间的锁止结构包括设置在固定轨道21上的第一啮合齿31、设置在调整轨道22内上下浮动的带有第二啮合齿的齿条32以及通过转动控制齿条32浮动并嵌入或脱离第一啮合齿31的凸轮33,所述凸轮33与调节杆24相连,所述调整轨道22与固定轨道21的配合面上设有容纳齿条32及轮33的空腔34。在振打装置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推块23为施力部件,所以固定轨道21、调整轨道22一旦完成位置调整,就需要进行相对固定,从而保证推块23的固定位置。通过设置第一啮合齿31及与之配合的齿条32可以轻松实现固定轨道21、调整轨道22卡合固定。当需要调整推块23位置时,控制调节杆24使凸轮33转动,齿条32失去凸轮顶部的限位,便会与第一啮合齿31脱离,此时可以通过调节杆24来控制调整轨道22沿固定轨道21滑动至目标位置,然后再控制调节杆24使凸轮33转动,使凸轮33的顶部抵住齿条32限位,使齿条32的第二啮合齿与第一啮合齿31啮合,即可实现固定轨道21、调整轨道22的位置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灰振打装置,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安装有落锤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落锤组件(20)包括固定轨道(21)、调整轨道(22)、推块(23)和调节杆(24),所述固定轨道(21)固定安装在壳体(10)内部,所述调整轨道(22)滑动设置在固定轨道(21)上,所述推块(23)固定设置在调整轨道(22)上,所述调节杆(24)的一端与调整轨道(22)连接,所述调节杆(24)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0)上与安装面相邻的侧壁外用于控制调节调整轨道(22)的位置,所述固定轨道(21)与调整轨道(22)之间设有受调节杆(24)控制的锁止结构,所述壳体(10)的侧壁上设有与调整轨道(22)调整滑动轨迹匹配的用于调节杆(24)调节的滑槽(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灰振打装置,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安装有落锤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落锤组件(20)包括固定轨道(21)、调整轨道(22)、推块(23)和调节杆(24),所述固定轨道(21)固定安装在壳体(10)内部,所述调整轨道(22)滑动设置在固定轨道(21)上,所述推块(23)固定设置在调整轨道(22)上,所述调节杆(24)的一端与调整轨道(22)连接,所述调节杆(24)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0)上与安装面相邻的侧壁外用于控制调节调整轨道(22)的位置,所述固定轨道(21)与调整轨道(22)之间设有受调节杆(24)控制的锁止结构,所述壳体(10)的侧壁上设有与调整轨道(22)调整滑动轨迹匹配的用于调节杆(24)调节的滑槽(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灰振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轨道(21)、调整轨道(22)之间的锁止结构包括设置在固定轨道(21)上的第一啮合齿(31)、设置在调整轨道(22)内上下浮动的带有第二啮合齿的齿条(32)以及通过转动控制齿条(32)浮动并嵌入或脱离第一啮合齿(31)的凸轮(33),所述凸轮(33)与调节杆(24)相连,所述调整轨道(22)与固定轨道(21)的配合面上设有容纳齿条(32)及轮(33)的空腔(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清灰振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34)内还设有处于拉伸状态且对齿条(32)施以牵引力的弹簧(35),所述齿条(3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空腔(34)的内壁上,所述齿条(32)的另一端抵接在凸轮(33)上,所述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小兵王永辉刘徐森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有色兴铜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