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9205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油气回收装置A、油气分离装置A、信号传输电缆、监测装置、油气分离装置B、输送管、油气回收装置B、气相处理装置和油相处理装置,油气回收装置A与油气分离装置A通过输送管连接,油气分离装置B与油气回收装置B通过输送管连接,油气分离装置A和油气分离装置B通过输送管分别与气相处理装置和油相处理装置连接,监测装置通过信号传输电缆分别与油气分离装置B、油气分离装置B、气相处理装置和油相处理装置连接,该发明专利技术的油气回收处理装置,能够实现油气的多方位回收和有效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回收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危险废气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气回收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的大幅度提高,油气等有害废弃成为城市主要污染物污染着环境,危害着人体健康。CN201720345021.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减排控制的油气回收处理系统,由油罐油气控制系统、装卸油气收集系统和油气处理系统构成。油气处理系统采用压缩+冷凝+膜分离方法组合,得到带压的富集油气和低于爆炸极限下限浓度的废气,废气直接进燃烧室焚烧达标排放,富集油气存储用于油气减排控制。油罐油气控制系统采用自适应控制方法,利用富集油气调节油罐气相压力,在调节过程中,油罐油气单相循环持续提升油罐内油气浓度。装卸油气收集系统是利用富集油气吹扫置换油罐车内气体及稳定装卸时的油气压力,具备清空油罐车内油气的功能,油罐车排放气直接进油气处理系统。本专利技术减少了油罐“大呼吸”“小呼吸”造成的油气蒸发损耗,降低了油气处理系统的能耗。CN201120500043.8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油气回收处理领域,提供了一种加油站油气回收处理系统,包括与埋地油罐和油罐车的储油罐密闭连接,用于回收油罐车卸油时产生的油气的一级油气回收设备;与埋地油罐和机动车的加油箱密闭连接,用于回收机动车加油时产生的油气的二级油气回收设备;用于将回收的油气集中收集并进行处理得到液态油的三级油气回收设备,其与埋地油罐和油罐车的储油罐密闭连接;以及分别与一级、二级、三级油气回收设备相连接的在线监测设备。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级和二级油气回收设备回收泄漏的油气,通过三级油气回收设备将回收的气态油统一收集并处理成液态油,油气回收效率高,有效解决了加油站油气泄漏导致的环境污染及能源浪费的问题。上述专利与本专利的实施方式存在明显不同,因此本专利具备新颖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油气的多方位回收和有效处理的油气回收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油气回收装置A、油气分离装置A、信号传输电缆、监测装置、油气分离装置B、输送管、油气回收装置B、气相处理装置和油相处理装置,油气回收装置A与油气分离装置A通过输送管连接,油气分离装置B与油气回收装置B通过输送管连接,油气分离装置A和油气分离装置B通过输送管分别与气相处理装置和油相处理装置连接,监测装置通过信号传输电缆分别与油气分离装置B、油气分离装置B、气相处理装置和油相处理装置连接。优选的,所述油气回收装置A和油气回收装置B结构相同,包括进气管、过滤塔、出气管和抽气泵,进气管和出气管设置在过滤塔上,抽气泵设置在过滤塔上。优选的,所述过滤塔包括塔体、导气板和过滤踏板,导气板纵向设置在塔体内,过滤踏板交替上下横向设置在塔体内。优选的,所述油气分离装置A和油气分离装置B结构相同,包括装置外壳、分离装置、分离进气管、分离出气管和出油管,分离装置设置在装置外壳的内部,分离进气管设置在装置外壳的侧壁,分离出气管设置在装置外壳的上端,出油管设置在装置外壳的下端。优选的,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油气挡板和油气管,油气挡板设置在装置外壳的内部,油气管连接设置在油气挡板上。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油气回收处理装置,能够实现油气的多方位回收和有效处理,所述油气回收装置A和油气回收装置B结构相同,包括进气管、过滤塔、出气管和抽气泵,进气管和出气管设置在过滤塔上,抽气泵设置在过滤塔上,所述过滤塔包括塔体、导气板和过滤踏板,导气板纵向设置在塔体内,过滤踏板交替上下横向设置在塔体内,该结构能够有效实现对回收的油气进行初步过滤,防止杂物进入装置内,所述油气分离装置A和油气分离装置B结构相同,包括装置外壳、分离装置、分离进气管、分离出气管和出油管,分离装置设置在装置外壳的内部,分离进气管设置在装置外壳的侧壁,分离出气管设置在装置外壳的上端,出油管设置在装置外壳的下端,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油气挡板和油气管,油气挡板设置在装置外壳的内部,油气管连接设置在油气挡板上,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实现对油气的分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油气回收装置A和油气回收装置B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油气分离装置A和油气分离装置B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油气回收装置A;2、油气分离装置A;3、信号传输电缆;4、监测装置;5、油气分离装置B;6、输送管;7、油气回收装置B;8、气相处理装置;9、油相处理装置;10、进气管;11、过滤塔;12、出气管;13、抽气泵;14、塔体;15、导气板;16、过滤踏板;17、装置外壳;18、分离装置;19、分离进气管;20、分离出气管;21、出油管;22、油气挡板;23、油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3出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油气回收装置A1、油气分离装置A2、信号传输电缆3、监测装置4、油气分离装置B5、输送管6、油气回收装置B7、气相处理装置8和油相处理装置9,油气回收装置A1与油气分离装置A2通过输送管6连接,油气分离装置B5与油气回收装置B7通过输送管6连接,油气分离装置A2和油气分离装置B5通过输送管6分别与气相处理装置8和油相处理装置8连接,监测装置4通过信号传输电缆3分别与油气分离装置B2、油气分离装置B5、气相处理装置8和油相处理装置9连接。结合图2所示的油气回收装置A1和油气回收装置B7结构相同,包括进气管10、过滤塔11、出气管12和抽气泵13,进气管10和出气管12设置在过滤塔11上,抽气泵13设置在过滤塔11上,所述过滤塔11包括塔体14、导气板15和过滤踏板16,导气板15纵向设置在塔体14内,过滤踏板16交替上下横向设置在塔体14内,。结合图3所示的油气分离装置A2和油气分离装置B5结构相同,包括装置外壳17、分离装置18、分离进气管19、分离出气管20和出油管21,分离装置18设置在装置外壳17的内部,分离进气管19设置在装置外壳17的侧壁,分离出气管20设置在装置外壳17的上端,出油管21设置在装置外壳17的下端,所述分离装置18包括油气挡板22和油气管23,油气挡板22设置在装置外壳17的内部,油气管23连接设置在油气挡板22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过程为:油气废气通过油气回收装置A和油气回收装置B进行回收,进入油气分离装置A和油气分离装置B进行油相和气相的分离,油相进入油相处理装置中进行再处理,气相进入气相处理装置中进行再处理。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油气回收处理装置,能够实现油气的多方位回收和有效处理,所述油气回收装置A和油气回收装置B结构相同,包括进气管、过滤塔、出气管和抽气泵,进气管和出气管设置在过滤塔上,抽气泵设置在过滤塔上,所述过滤塔包括塔体、导气板和过滤踏板,导气板纵向设置在塔体内,过滤踏板交替上下横向设置在塔体内,该结构能够有效实现对回收的油气进行初步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气回收装置A、油气分离装置A、信号传输电缆、监测装置、油气分离装置B、输送管、油气回收装置B、气相处理装置和油相处理装置,油气回收装置A与油气分离装置A通过输送管连接,油气分离装置B与油气回收装置B通过输送管连接,油气分离装置A和油气分离装置B通过输送管分别与气相处理装置和油相处理装置连接,监测装置通过信号传输电缆分别与油气分离装置B、油气分离装置B、气相处理装置和油相处理装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气回收装置A、油气分离装置A、信号传输电缆、监测装置、油气分离装置B、输送管、油气回收装置B、气相处理装置和油相处理装置,油气回收装置A与油气分离装置A通过输送管连接,油气分离装置B与油气回收装置B通过输送管连接,油气分离装置A和油气分离装置B通过输送管分别与气相处理装置和油相处理装置连接,监测装置通过信号传输电缆分别与油气分离装置B、油气分离装置B、气相处理装置和油相处理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回收装置A和油气回收装置B结构相同,包括进气管、过滤塔、出气管和抽气泵,进气管和出气管设置在过滤塔上,抽气泵设置在过滤塔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油气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广林王友红奚雯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