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100)具备:层压电池(10a、10b、10c、10d),将电池元件收纳于层压壳体;一对约束板(21、22),其具有用于决定层压电池(10a、10b、10c、10d)的位置的电池定位部,并以夹入层压电池(10a、10b、10c、10d)的方式设置于层压电池(10a、10b、10c、10d)的一对主面对置的方向的两外侧;以及扎带(30),其是以从一对约束板(21、22)的一侧绕到另一侧的方式围绕层压电池(10a、10b、10c、10d)与一对约束板(21、22)的层叠结构体的中央部而在该中央部将层叠结构体紧固为一体的带状紧固部件。
Battery p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池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将电池元件收纳于层压壳体的层压电池的电池组。
技术介绍
已知将电池元件收纳于层压壳体的层压电池。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电池模块,其为如下构成:由一对保护板夹着层叠有多个层压电池的层叠电池,通过粘性胶带覆盖层叠电池的侧面以及保护板的表面的一部分而进行固定,在该状态下,设置有一处或多处形成为环状的带状的框体。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池模块中,构成为:在层压电池因过充电等而膨胀的情况下,膨胀的层叠电池被带状的框体抑制,如层压壳体的热熔部那样在结构上较脆弱的部位会断裂,而能够释放积留在内部的气体。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2595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池模块中,有时难以按照使层叠电池与一对保护板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的方式将两者的位置准确对合,有时在层叠电池与一对保护板之间产生位置偏离。在该情况下,即使将环状的框体设置于保护板的规定的位置,相对于层叠电池被设置于与期望的位置偏离的位置,而无法通过环状的框体将层叠电池稳定地固定在规定的位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课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组,其能够将夹入层压电池的一对约束板与层压电池之间的位置高精度地对合,从而通过带状紧固部件将层压电池稳定地固定。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具备:层压电池,将电池元件收纳于层压壳体;一对约束板,具有用于决定所述层压电池的位置的电池定位部,并以夹入所述层压电池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层压电池的一对主面对置的方向的两外侧;以及带状紧固部件,以从所述一对约束板的一侧绕到另一侧的方式围绕所述层压电池与所述一对约束板的层叠结构体的中央部一圈而在该中央部将所述层叠结构体紧固为一体。所述一对约束板也可以具有卡合所述带状紧固部件的卡合部。也可以使所述卡合部为设置于所述一对约束板的周围的槽、以及设置于所述一对约束板的贯通孔之中的任一个。此外,能够使所述电池定位部设置于所述一对约束板的与所述层压电池相对的面,并为具有与所述层压电池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的凹部。所述层压电池具有从所述层压壳体突出的第一电极接片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电极接片不同的极性的第二电极接片,也可以使所述第一电极接片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接片之中的一方固定于所述一对约束板中的一个,并使所述第一电极接片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接片之中的另一方按照在所述层压电池膨胀时固定部位脱离的方式固定于所述一对约束板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电极接片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接片之中的另一方也可以具有在该电极接片突出的方向开口的孔,并通过贯通所述孔的外螺纹而固定于所述一对约束板中的另一个。也可以层叠有多个所述层压电池。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设置于层压电池的两外侧的一对约束板具有用于决定层压电池的位置的电池定位部,因此能够将层压电池与一对约束板之间的位置高精度地对合,从而通过带状紧固部件将层压电池的中央部稳定地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池组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池组的分解图。图3是第一约束板的内侧的面的俯视图。图4是第二约束板的内侧的面的俯视图。图5是用于对层压电池从正常的状态膨胀时的动作进行说明的示意图,(a)是示出将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池组与负载连接的状态的侧视图,(b)是示出层压电池从(a)所示的状态膨胀的状态的图。图6(a)是示出作为扎带卡合的卡合部而设置有第一扎带贯通孔以及第二扎带贯通孔的第一约束板的内侧的面的俯视图,(b)是示出作为扎带卡合的卡合部而设置有第三扎带贯通孔以及第四扎带贯通孔的第二约束板的内侧的面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进一步具体地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的地方进行说明。图1是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池组100的立体图。此外,图2是图1所示的电池组100的分解图。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池组100具备:被层叠的多个层压电池10(10a、10b、10c、10d);第一约束板21以及第二约束板22,它们是以夹入多个层压电池10的方式设置于多个层压电池10的层叠方向的两外侧的一对约束板;和扎带30,其围绕多个层压电池10与第一约束板21以及第二约束板22的层叠结构体的中央部而在该中央部将层叠结构体紧固为一体。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在不区分各层压电池10a、10b、10c、10d而进行说明的情况下,记载为层压电池10进行说明。层压电池10例如是锂离子二次电池。但是,层压电池10并不限于锂离子二次电池。层压电池10具有将电池元件收纳于层压壳体13(13a、13b、13c、13d)的结构。电池元件包含例如正极、负极以及电解质。此外,层压壳体13由层压膜形成。与正极连接的正极接片11(11a、11b、11c、11d)以及与负极连接的负极接片12(12a、12b、12c、12d)从层压电池10的层压壳体13向外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层叠有第一层压电池10a、第二层压电池10b、第三层压电池10c以及第四层压电池10d。第一层压电池10a位于最下层,第四层压电池10d位于最上层。例如,使用双面胶带、粘接剂等使在层叠方向上邻接的层压电池10彼此粘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层压电池10a、第二层压电池10b、第三层压电池10c以及第四层压电池10d串联连接。即,第一层压电池10a的第一正极接片11a与第二层压电池10b的第二负极接片12b连接,第二层压电池10b的第二正极接片11b与第三层压电池10c的第三负极接片12c连接。此外,第三层压电池10c的第三正极接片11c与第四层压电池10d的第四负极接片12d连接。第一层压电池10a的第一负极接片12a固定于第一约束板21。此外,通过后述的方法使第四层压电池10d的第四正极接片11d固定于第二约束板22。图3是第一约束板21的内侧的面、即与第一层压电池10a相对的面的俯视图。此外,图4是第二约束板22的内侧的面、即与第四层压电池10d相对的面的俯视图。第一约束板21以及第二约束板22具有允许某种程度的变形的挠性,例如,由树脂形成。只是,第一约束板21以及第二约束板22的形成材料并不限定于树脂。在第一约束板21设置有作为扎带30卡合的卡合部而发挥功能的第一卡合槽21a以及第二卡合槽21b。第一卡合槽21a以及第二卡合槽21b分别设置于第一约束板21的周围之中长边方向的中央的位置。在第一约束板21的内侧的面设置有具有与第一层压电池10a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的第一凹部21c。第一凹部21c作为用于决定第一层压电池10a的位置的电池定位部而发挥功能,其设置于第一约束板21的中央。通过这样的构成,从而使第一层压电池10a固定于第一约束板21的中央的位置、即设置有第一凹部21c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凹部21c具有与第一层压电池10a之中密封有电池元件的部分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层压电池10a的密封有电池元件的部分的形状在俯视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具备:/n层压电池,将电池元件收纳于层压壳体;/n一对约束板,具有用于决定所述层压电池的位置的电池定位部,并以夹入所述层压电池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层压电池的一对主面对置的方向的两外侧;以及/n带状紧固部件,以从所述一对约束板的一侧绕到另一侧的方式围绕所述层压电池与所述一对约束板的层叠结构体的中央部而在该中央部将所述层叠结构体紧固为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30 JP 2017-129568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具备:
层压电池,将电池元件收纳于层压壳体;
一对约束板,具有用于决定所述层压电池的位置的电池定位部,并以夹入所述层压电池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层压电池的一对主面对置的方向的两外侧;以及
带状紧固部件,以从所述一对约束板的一侧绕到另一侧的方式围绕所述层压电池与所述一对约束板的层叠结构体的中央部而在该中央部将所述层叠结构体紧固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约束板具有卡合所述带状紧固部件的卡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是设置于所述一对约束板的周围的槽以及设置于所述一对约束板的贯通孔之中的任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定位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辻秀保,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