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智勇专利>正文

一种易取电池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723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取电池盒,包括电池盒,所述电池盒两侧内壁分别设有弹片与塔簧,且塔簧的一端与电池盒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池盒内放置有电池,且电池的正极与弹片相抵触,所述电池盒在电池的一侧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复位腔与受力腔,所述复位腔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动柱,所述弹片与活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通过弹簧与复位腔的内壁弹性连接。优点在于:本实施例只需人工旋动旋钮便可使弹片与塔簧之间的间距增大,放置取出电池都较为轻松,避免误伤手指或电池的情况发生,在正常情况下,弹片与塔簧之间的间距小于电池的长度,由此对电池形成稳定夹紧,避免弹片疲劳受损,电池松动。

An easy to get battery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取电池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盒
,尤其涉及一种易取电池盒。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多数电动产品均会使用到电池盒,以将电池放置在电池盒内,为用电部件提供电能。通常情况下,一方面电池装入电池盒内容易,而将其取出较为困难,有时需要借助手指或工具将电池翘出,较易弄断手指或对电池造成破坏,影响正常使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易取电池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易取电池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取电池盒,包括电池盒,所述电池盒两侧内壁分别设有弹片与塔簧,且塔簧的一端与电池盒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池盒内放置有电池,且电池的正极与弹片相抵触,所述电池盒在电池的一侧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复位腔与受力腔,所述复位腔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动柱,所述弹片与活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通过弹簧与复位腔的内壁弹性连接,所述复位腔通过限位机构与活动柱限位滑动连接,所述受力腔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受力腔、复位腔和活动柱共同形成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取电池盒,包括电池盒(1),所述电池盒(1)两侧内壁分别设有弹片(11)与塔簧(12),且塔簧(12)的一端与电池盒(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池盒(1)内放置有电池(2),且电池(2)的正极与弹片(11)相抵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1)在电池(2)的一侧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复位腔(3)与受力腔(4),所述复位腔(3)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动柱(5),所述弹片(11)与活动柱(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5)通过弹簧与复位腔(3)的内壁弹性连接,所述复位腔(3)通过限位机构与活动柱(5)限位滑动连接,所述受力腔(4)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6),所述活塞板(6)、受力腔(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取电池盒,包括电池盒(1),所述电池盒(1)两侧内壁分别设有弹片(11)与塔簧(12),且塔簧(12)的一端与电池盒(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池盒(1)内放置有电池(2),且电池(2)的正极与弹片(11)相抵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1)在电池(2)的一侧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复位腔(3)与受力腔(4),所述复位腔(3)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动柱(5),所述弹片(11)与活动柱(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5)通过弹簧与复位腔(3)的内壁弹性连接,所述复位腔(3)通过限位机构与活动柱(5)限位滑动连接,所述受力腔(4)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6),所述活塞板(6)、受力腔(4)、复位腔(3)和活动柱(5)共同形成密封空间,所述受力腔(4)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有转杆(71),所述转杆(71)的外壁上分别固定套接有旋钮(72)与绕线轮(73),所述电池盒(1)的上端在旋钮(72)的对应位置上开设有活动口,且旋钮(72)突出活动口于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宋智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