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及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888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具有存积被脱谷处理的谷粒的存积空间并且在该存积空间的下方具有能够排出谷粒的排出部的存积用仓斗(25),在俯视时与存积用仓斗(25)重叠的状态下,在存积用仓斗(25)的下方的区域具备燃料罐(41)。

Combine and harv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联合收割机及收割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联合收割机及收割机。
技术介绍
〔第一
技术介绍
〕例如日本特开2014-183815号公报公开了如下联合收割机:作为收割机的一例,在机体的前部具备驾驶部,以位于驾驶部的后侧的状态具备存积仓斗(文献的“谷粒存积仓斗”),以位于该存积仓斗的后侧的状态具备燃料罐。〔第二
技术介绍
〕此外,日本特开2014-183815号公报所公开的收割机中,脱谷装置和存积仓斗被以横向排列的状态设置,在将谷粒存积仓斗的前部侧及后部侧支承的状态下具备前后一对仓斗支承框。该仓斗支承框将作为一根棒状部件的圆管材弯成大致L字形地形成,一端侧与脱谷装置连结,另一端侧支承于机体框。借助该结构,存积仓斗被仓斗支承框遍及前后地支承。〔第三
技术介绍
〕进而,日本特开2014-183815号公报所公开的收割机中具备支承于仓斗支承框的引导部(文献的“引导部件”)。引导部构成为将棒状部件大致L字形地弯曲形成,引导部的基端侧部位被摆动自如地支承于仓斗支承框的前部,引导部的自由端侧沿着机体前后方向。在引导部的自由端侧附设由软质材料构成的缓冲部件(文献的“保护部件”),筒状的缓冲部件外嵌于引导部的棒状部件。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8381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第一问题〕在上述的以往结构中,作为大型的部件的燃料罐的整体以位于存积仓斗的后侧的状态被配备,所以相应地,呈燃料罐向机体后方突出的状态,有机体前后长变长或燃料罐与田埂等障碍物接触而损伤的可能。因此,在上述的结构的联合收割机中希望燃料罐的配置结构的改善。〔第二问题〕在上述的收割机中,为仓斗支承框的前后两端部与脱谷装置连结的结构,所以存积仓斗的前后长度在脱谷装置的前后长度的范围内被限定。因此,上述的仓斗支承框为难以为了使谷粒的存积量增加而将存积仓斗沿前后延长的结构。鉴于上述的实际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相对于存积仓斗和脱谷装置的位置关系提高存积仓斗的配置的自由度的收割机。〔第三问题〕在上述的收割机中,引导部仅设置于靠近存积仓斗的前部的部位,并非能够挡住位于靠近存积仓斗的后部的位置的作业者的结构。因此,位于靠近存积仓斗的后部的位置的作业者不被引导部挡住,在装袋作业的作业性、作业环境上有改善的余地。为了实现这样的改善,也考虑使引导部在仓斗支承框的前后两端摆动自如地支承的结构,但若采用棒状部件弯曲形成为U字形且U字形的两端部被支承于仓斗支承框的引导部,则难以使筒状的缓冲部件原样地外嵌于棒状部件。鉴于上述的实际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引导部、缓冲部件的组装容易且装袋作业的作业性、作业环境提高的收割机。作为用于解决上述〔第一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联合收割机具备存积仓斗,前述存积仓斗具有存积被脱谷处理的谷粒的存积空间,并且在该存积空间的下方具有能够排除谷粒的排出部,在俯视时与前述存积仓斗重叠的状态下,在前述存积仓斗下的区域具备燃料罐。存积仓斗位于上部侧,在存积仓斗的下方,形成有用于将被从排出部排出的谷粒用谷粒容纳袋等回收的作业区域。此外,存积仓斗形成为上侧宽度较大而越往下方侧宽度顺次变小的下窄状,使得容易将谷粒流下排出。并且,在存积仓斗的下方的区域具备燃料罐。即,如上所述地形成为下窄状,有效利用下侧具有空闲区域的存积仓斗下的区域而具备燃料罐。这样,在存积仓斗下的区域具备燃料罐,由此抑制燃料罐的向机体后部侧的突出量,且使大型的燃料罐的外表面的大多部分位于机体内侧而能够减少向田埂等障碍物的接触的可能。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前述燃料罐从前述存积仓斗的后端部向后侧突出。根据本方案,燃料罐的后部从存积仓斗的后端部向后侧突出,所以若预先在该部位形成供油口,则能够从机体后部侧效率较好地进行供油作业。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前述燃料罐在靠前述存积仓斗的机体左右方向一侧的位置以从前述存积仓斗的后端部向后侧突出的状态装备,在前述存积仓斗的后侧且在靠机体左右方向另一侧的位置具备作业台。根据本方案,相对于燃料罐进行燃料补给的情况下,能够在不将容纳有燃料的燃料容器载置于作业台而施加重量负担的状态下轻松地相对于燃料罐进行燃料补给。作业台位于存积仓斗的靠机体左右方向另一侧的位置,燃料罐位于存积仓斗的靠机体左右方向一侧的位置,所以呈燃料容器和燃料罐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状态,容易将供油用的软管连接等,供油作业容易进行。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支承前述存积仓斗的上下朝向的仓斗支承框被以从机体框立起设置的状态装备,前述作业台被以从前述仓斗支承框的后端部向后侧突出的状态支承于前述仓斗支承框。根据本方案,能够借助用于支承存积仓斗的牢固的仓斗支承框将作业台稳定地支承。作业台从仓斗支承框的后端部向后侧突出,所以不会妨碍将被从排出部排出的谷粒用谷粒容纳袋等回收的作业。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前述作业台被以相对于机体框向上方离开的状态设置,在前述作业台和机体框之间,具备对存积于前述燃料罐的燃料进行作用的燃料用辅助机。根据本方案,作业台被设置于比机体框靠上方的高的位置,所以在载置于作业台的燃料容器和燃料罐的供油口之间的上下位置的偏离变少,容易进行供油作业。并且,在作业台和机体框之间,即,在比机体框靠上且位于作业台下并且位于与俯视时作业台重叠的位置具备燃料用辅助机。燃料用辅助机例如是将燃料所含的灰尘除去的油过滤器等。作业台处于与燃料用辅助机在俯视时重叠那样的位置,所以在障碍物接近的情况下,作业台比燃料用辅助机先与障碍物接触,所以作为保护部件发挥功能而容易避免燃料用辅助机损伤。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在机体框的相对于支承有前述燃料罐的部位在机体左右方向上相邻的位置形成有平衡配重安装部。借助存积仓斗存积谷粒的类型的联合收割机中,例如,与借助矩形箱状的谷粒罐存积谷粒并且借助螺纹杆输送机式的谷粒排出装置使谷粒排出的罐式的联合收割机相比,谷粒存积部位的重量变轻。并且,若设想将罐式的联合收割机和机体框等共用,则机体左右方向上的重量平衡容易不平衡。根据本方案,在燃料罐的机体左右方向上相邻的位置形成有平衡配重安装部,所以若将配重载置于此,则能够将如上所述那样的重量平衡的不平衡修正来进行重量平衡的改善。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将收割谷秆脱谷处理的脱谷装置被以与前述存积仓斗在机体左右方向上排列的状态装备,前述燃料罐被装备于前述存积仓斗下的区域的机体左右方向上靠近前述脱谷装置的位置,且在机体前后方向上被装备于机体后部侧的位置。根据本方案,燃料罐在机体左右方向上,相对于存积仓斗位于靠脱谷装置的位置,即,位于脱谷装置和存积仓斗的排列方向的中间侧。此外,燃料罐在机体前后方向上相对于存积仓斗位于机体后部侧。即,燃料罐装备于靠机体左右方向中央且位于机体后部侧的位置,在不会破坏机体左右方向上的重量平衡的情况下,容易从机体后方侧进行补给作业等。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支承前述存积仓斗的上下朝向的仓斗支承框被以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n具备存积仓斗,前述存积仓斗具有存积被脱谷处理的谷粒的存积空间,并且在该存积空间的下方具有能够排除谷粒的排出部,/n在俯视时与前述存积仓斗重叠的状态下,在前述存积仓斗的下方的区域具备燃料罐。/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23 JP 2017-123423;20180531 JP 2018-105190;201.一种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存积仓斗,前述存积仓斗具有存积被脱谷处理的谷粒的存积空间,并且在该存积空间的下方具有能够排除谷粒的排出部,
在俯视时与前述存积仓斗重叠的状态下,在前述存积仓斗的下方的区域具备燃料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燃料罐从前述存积仓斗的后端部向后侧突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燃料罐在靠前述存积仓斗的机体左右方向一侧的位置以从前述存积仓斗的后端部向后侧突出的状态装备,
在前述存积仓斗的后侧且在靠机体左右方向另一侧的位置具备作业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支承前述存积仓斗的上下朝向的仓斗支承框被以从机体框立起设置的状态装备,
前述作业台被以从前述仓斗支承框的后端部向后侧突出的状态支承于前述仓斗支承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作业台被以相对于机体框向上方离开的状态设置,
在前述作业台和机体框之间,具备对存积于前述燃料罐的燃料进行作用的燃料用辅助机。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机体框的相对于支承有前述燃料罐的部位在机体左右方向上相邻的位置形成有平衡配重安装部。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将收割谷秆脱谷处理的脱谷装置被以与前述存积仓斗在机体左右方向上排列的状态装备,
前述燃料罐被装备于前述存积仓斗的下方的区域的机体左右方向上靠近前述脱谷装置的位置,且在机体前后方向上被装备于机体后部侧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支承前述存积仓斗的上下朝向的仓斗支承框被以从机体框立起设置的状态装备,
在前述仓斗支承框具备位于前述脱谷装置侧且位于前后两侧的多个支柱,
以遍及前侧的前述支柱和后侧的前述支柱的状态且从机体框立起的状态具备壁部件,
配线或配管或该二者穿过前述脱谷装置或前述燃料罐的某个与前述壁部件之间的区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壁部件具有在机体前后方向观察时越靠上方侧越位于前述脱谷装置侧的倾斜姿势的倾斜面部、与该倾斜面部的上侧相连而朝向上方延伸的纵面部,
在被前述倾斜面部和机体框包围的区域形成有前述配线或前述配管或该二者穿过的空间。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比后侧的前述支柱靠后侧且在相对于前述燃料罐与前述脱谷装置在机体左右方向上相反的一侧,具备对存积于前述燃料罐的燃料进行作用的燃料用辅助机,
前述配线或前述配管或该二者与前述燃料用辅助机连接。


11.一种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脱谷装置、存积仓斗、仓斗支承框,
前述脱谷装置以偏向机体左右方向一侧的状态设置,将收割谷秆脱谷处理,
前述存积仓斗以偏向机体左右方向另一侧的状态及与前述脱谷装置横向排列的状态设置,且具有存积被脱谷处理的谷粒的存积空间及设置于存积空间的下方而能够将前述谷粒排出的排出部,
前述仓斗支承框支承前述存积仓斗,
在前述仓斗支承框具备前部纵框、后部纵框、前后朝向框、连结框,
前述前部纵框被从机体框立起设置,并且支承前述存积仓斗的前部,前述后部纵框被从前述机体框立起设置,并且支承前述存积仓斗的后部,前述前后朝向框将前述前部纵框的上部和前述后部纵框的上部相连,前述连结框将前述前后朝向框的前后中间部和前述脱谷装置相连。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仓斗支承框具备从前述前部纵框的上部向机体横向外侧延长并且支承前述存积仓斗的前部的前侧横向框、从前述后部纵框的上部向机体横向外侧延长并且支承前述存积仓斗的后部的后侧横向框,
前述前后朝向框遍及前述仓斗支承框的与前述前侧横向框的支承前述存积仓斗的前支承部相比位于前述脱谷装置侧的部分、前述仓斗支承框的与前述后侧横向框的支承前述存积仓斗的后支承部相比位于前述脱谷装置侧的部分。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前侧横向框从前述前部纵框的上部延长至前述脱谷装置,被支承于前述脱谷装置,
前述后部纵框被比前述脱谷装置靠后侧地立起设置,且前述后侧横向框不向前述脱谷装置侧延长,
前述连结框将前述前后朝向框的靠后部的部分和前述脱谷装置的靠后部的部分相连。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前后朝向框将前述前部纵框和前述前侧横向框的连结部位、前述后部纵框和前述后侧横向框的连结部位相连。


15.如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前部纵框的上端部连结于前述前侧横向框的下表面部,且前述后部纵框的上端部连结于前述后侧横向框的下表面部,
前述前后朝向框是将前述前侧横向框的上表面部和前述后侧横向框的上表面部相连的板状框。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连结框是面向前述前后朝向框的板状的框。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从前述前侧横向框的前述上表面部向后悬臂状地伸出的前侧托架、从前述后侧横向框的前述上表面部向前悬臂状地伸出的后侧托架,
前述前后朝向框被载置支承于前述前侧托架的上表面部、前述连结框的上表面部、前述后侧托架的上表面部,
在前述前后朝向框的与前述脱谷装置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向下弯折的弯折部被以遍及前述前后朝向框的前后的状态装备。


18.如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比前述存积仓斗靠前侧设置的发动机、将前述发动机的排气排出的排气管,
前述前侧横向框从前述前部纵框的上部延长至前述脱谷装置而被支承于前述脱谷装置,
前述排气管在通过前述前侧横向框的从前述前部纵框向前述脱谷装置侧伸出的伸出部的下方的状态且在支承于前述伸出部的状态下,穿过前述脱谷装置和前述存积仓斗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罩体,前述罩体在机体左右方向上相对于前述排气管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胁崇文冈本秀三相田宙熊谷雅行一二三庆城吉田卓哉片山靖彦林茂幸小柳大河有本敬大谷大树中步荷青山祐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