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金属传输用稳定使用的内外加芯交流感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783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液态金属传输用稳定使用的内外加芯交流感应泵,涉及交流感应器技术领域。该液态金属传输用稳定使用的内外加芯交流感应泵,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凹口,凹口的内部底面靠近四个拐角处沿竖直方向均焊接有空心管,空心管的内表壁焊接有第一缓冲弹簧,第一缓冲弹簧的顶端焊接有圆板,且圆板的外侧与空心管的内表壁滑动嵌设,圆板的顶部焊接有滑杆。该液态金属传输用稳定使用的内外加芯交流感应泵,通过第一缓冲弹簧、第二缓冲弹簧、半圆弹性球和弧形弹性板的压缩,可以更好的对交流感应泵本体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处理,使得交流感应泵本体内部的电流可以进行稳定的交流,提高交流感应泵本体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态金属传输用稳定使用的内外加芯交流感应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流感应器
,具体为液态金属传输用稳定使用的内外加芯交流感应泵。
技术介绍
液态金属传输用稳定使用的内外加芯交流感应泵的工作原理与直线电机相似,三相绕组饼式绕组产生行波磁场,行波磁场穿透泵沟管道内的金属熔液由内部铁芯构成磁场回路,利用磁场和导电流体中的感生电流的相互作用,使流体受电磁力作用而产生压力梯度,从而推动流体定向运动,但是现有技术中,交流感应泵在使用的时候,会产生震动,从而极易导致交流感应泵内部的电流之间的交流会出现不稳定,从而会大大影响交流感应泵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液态金属传输用稳定使用的内外加芯交流感应泵,通过底座内部的缓冲机构,可以更好的对交流感应泵的震动进行有效的缓冲处理,从而提高交流感应泵的使用效果。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液态金属传输用稳定使用的内外加芯交流感应泵,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凹口,所述凹口的内部底面靠近四个拐角处沿竖直方向均焊接有空心管,所述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液态金属传输用稳定使用的内外加芯交流感应泵,包括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的顶部开设有凹口(7),所述凹口(7)的内部底面靠近四个拐角处沿竖直方向均焊接有空心管(14),所述空心管(14)的内表壁焊接有第一缓冲弹簧(15),所述第一缓冲弹簧(15)的顶端焊接有圆板(16),且圆板(16)的外侧与空心管(14)的内表壁滑动嵌设;/n所述圆板(16)的顶部焊接有滑杆(6),且滑杆(6)的顶端延伸至空心管(14)的外部,所述滑杆(6)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滑杆(6)的顶端之间焊接有固定板(5)。/n

【技术特征摘要】
1.液态金属传输用稳定使用的内外加芯交流感应泵,包括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的顶部开设有凹口(7),所述凹口(7)的内部底面靠近四个拐角处沿竖直方向均焊接有空心管(14),所述空心管(14)的内表壁焊接有第一缓冲弹簧(15),所述第一缓冲弹簧(15)的顶端焊接有圆板(16),且圆板(16)的外侧与空心管(14)的内表壁滑动嵌设;
所述圆板(16)的顶部焊接有滑杆(6),且滑杆(6)的顶端延伸至空心管(14)的外部,所述滑杆(6)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滑杆(6)的顶端之间焊接有固定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金属传输用稳定使用的内外加芯交流感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的顶部焊接有凹型框(3),所述凹型框(3)的内部底面放置有缓冲板(2),所述缓冲板(2)的顶部安装有交流感应泵本体(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金属传输用稳定使用的内外加芯交流感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7)的内表壁靠近顶部边缘处粘附有弹性密封层(4),且弹性密封层(4)的一侧与固定板(5)四周外表面粘附。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国李广张烨贾晓兰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爱迪尔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