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锥、电缆终端和电缆中间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762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缆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锥、电缆终端和电缆中间接头。一种导电锥,包括:设置在内部的第一透明绝缘体和覆盖在外部的透明导电层,所述透明导电层完全覆盖所述第一透明绝缘体。一种电缆终端,包括所述的导电锥,所述导电锥套设在电缆的绝缘层和电缆的半导电绝缘屏蔽层的连接处。一种电缆中间接头,包括一对所述的导电锥,一对所述导电锥相向设置,所述导电锥套设在电缆的绝缘层和电缆的半导电绝缘屏蔽层的连接处,且一对位于电缆接头中心处的电缆导体通过连接结构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范围广、局部放电监测灵敏度高的导电锥、电缆终端和电缆中间接头。

A conductive cone, cable terminal and cable intermediate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电锥、电缆终端和电缆中间接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缆附件
,具体涉及一种导电锥、电缆终端和电缆中间接头。
技术介绍
电缆附件的应力锥与电缆绝缘之间的界面是电缆附件中最薄弱的环节,在该界面存在缺陷或界面压强不足时,在电场作用下有可能在此处发生局部放电。为了对局部放电现象进行光学测量,需要在电缆附件的内部设置至少一条允许局部放电光信号穿透应力锥向外传播的光学通路。目前已有使用透明绝缘硅橡胶材料实现应力锥内部局部放电测量的方法,但其导电锥由黑色非透明材料制成,因此局部光放电线只能经由特定角度的光学路径向外穿透,这就导致光学传播路径较长,限制了应力锥的适用范围和局部防线监测的灵敏度。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导电锥光学传播路径较长,适用范围受限,灵敏度较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光学传播路径较短,适用范围广、局部放电监测灵敏度高的导电锥、电缆终端和电缆中间接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电锥,包括:设置在内部的第一透明绝缘体和覆盖在外部的透明导电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锥,其特征在于,包括:/n设置在内部的第一透明绝缘体(1)和覆盖在外部的透明导电层(2),所述透明导电层(2)完全覆盖所述第一透明绝缘体(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锥,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内部的第一透明绝缘体(1)和覆盖在外部的透明导电层(2),所述透明导电层(2)完全覆盖所述第一透明绝缘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锥,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2)为透明导电氧化物涂层或金属纳米线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锥,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氧化物涂层为SnO2、In2O3、ZnO、CdO、Ga2O3、ZnO-SnO2、ZnO-In2O3、In2O3-SnO2、CdO-SnO2、CdO-In2O3、MgIn2O4、GaInO3、CdSb2O6、Zn-In2O3-SnO2、CdO-In2O3-SnO2和ZnO-CdO-In2O3-SnO2涂层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锥,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线网为银纳米线网、铜纳米线网、金纳米线网、铜线芯表层镀银纳米线网和镍线芯表层镀银纳米线网中的任一种。


5.一种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导电锥,所述导电锥(3)套设在电缆的绝缘层(6)和电缆的半导电绝缘屏蔽层(7)的连接处。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艺王海田韩正一周明瑜尹立周育桢张翀翟雪冰
申请(专利权)人: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