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组胺快速检测的比色条、比色卡和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组胺快速检测的比色条、一种用于组胺快速检测的比色卡和一种肉制品中组胺的快速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组胺存在于许多动、植物中,是生物胺的一种。在食品发酵或食品腐败变质过程中,微生物在组氨酸脱羧酶的催化作用下会生成组胺,此时食品中组胺含量会明显上升。低剂量的组胺参与人体各种生理反应,有降压、促进肿瘤治疗的效果。但是,当其含量超过人体耐受程度会引起组胺中毒,出现过敏状反应,如恶心、腹泻、皮疹、荨麻疹、眼结膜充血、头昏等,重症可致死。鱼鳃和内脏中一般都存在具有组氨酸脱羧能力的微生物,死后的鱼体内微生物大量生长,产生组氨酸脱羧酶,尤其是游离组氨酸含量较高的青皮红肉鱼类产生组胺的可能性较高,其中在以发酵为加工方式的鱼制品中,组胺含量更高。世界范围内的组胺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组胺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学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重视。国内外也对组胺在食品中的限量标准做了规定,发酵食品中组胺的大致限量浓度范围为不超过(200~1000)mg/kg。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组胺快速检测的比色条,其特征在于,该比色条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n(1)制备PDA囊泡/n将10,12-二十五碳二炔酸、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与有机溶剂混合并搅拌,然后蒸发所述有机溶剂,加入超纯水溶解后进行超声分散,随后将分散液低温避光保存;然后经紫外照射进行聚合,得到PDA囊泡分散液;/n(2)组装检测比色条/n将吸附载体固定在底板上,将含有0.2%-0.8%海藻糖的PDA囊泡分散液作为显色指示液滴加在吸附载体上,得到所述比色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组胺快速检测的比色条,其特征在于,该比色条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1)制备PDA囊泡
将10,12-二十五碳二炔酸、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与有机溶剂混合并搅拌,然后蒸发所述有机溶剂,加入超纯水溶解后进行超声分散,随后将分散液低温避光保存;然后经紫外照射进行聚合,得到PDA囊泡分散液;
(2)组装检测比色条
将吸附载体固定在底板上,将含有0.2%-0.8%海藻糖的PDA囊泡分散液作为显色指示液滴加在吸附载体上,得到所述比色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色条,其中,步骤(1)中,10,12-二十五碳二炔酸与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的摩尔比为1-10:1,优选为2-3:1;
所述10,12-二十五碳二炔酸与有机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2-5mg/ml;
所述超纯水的加入量使得10,12-二十五碳二炔酸与超纯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3mg/ml;
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氯仿和/或二氯甲烷;
所述蒸发溶剂所用设备选自旋转蒸发仪和氮吹仪中的一种;
所述吸附载体选自滤纸、玻璃纤维素膜、硝酸纤维素膜、聚酯纤维素膜和聚偏二氟乙烯膜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色条,其中,步骤(1)中,所述搅拌的条件包括:室温下避光搅拌1-3h;
所述超声分散的条件包括:用超声波破碎仪在70-90℃下超声分散10-30min;
所述低温避光保存的条件包括:避光置于4-6℃冰箱保存6-24h;
所述紫外照射的条件包括:254nm紫外光,照射5-30min,优选照射15-2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色条,其中,步骤(2)中,将显色指示液滴加在吸附载体上后,还包括平衡步骤,所述平衡步骤的条件包括:在25-30℃平衡1-9min。
5.一种用于组胺快速检测的比色卡,该比色卡利用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比色条制得,包括以下步骤:配制不同浓度的组胺标准溶液,分别滴加于所述比色条上,孵育后记录颜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贤,韩殿鹏,彭媛,李双,白家磊,吴瑾,宁保安,李巧凤,
申请(专利权)人: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