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神保专利>正文

气体压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8211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0:0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体压缩系统,该系统包括总体气缸,所述总体气缸由缸体和底座组成密闭结构,所述总体气缸内分布有气体压缩区域和液体压缩区域,所述总体气缸上开设有气体出入口、进出水口和回气口,所述底座上朝所述总体气缸外部设置有压缩气缸,所述压缩气缸上开设有空气气道;在所述液体压缩区域内设置有内架,所述内架上设置有中缸,所述中缸开设有通气口与连动通道;所述内架上安装有连动组件,所述连动组件连接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有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贯穿所述连动通道与所述压缩气缸配合进行活塞运动,以使得外界的空气进入气体压缩区域。上述气体压缩系统,可以降低压缩空气所需的能耗、并且提高压缩空气的转换效率。

Gas compress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压缩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气体压缩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能源利用的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有关自然资源的利用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空气动力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其主要表现为压缩空气,压缩形成的高压空气可以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传统的气体压缩系统通常是采用电能压缩的方式,其通常是由空压机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换成高压风能,供生产工艺使用。但是传统的气体压缩系统能耗太高,其压缩空气的耗能主要体现为空压机的电耗,并且传统的气体压缩系统的能源转换效率有限,导致压缩空气带来成本的提升,无法获得很好的能源利用效果。基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压缩空气所需的能耗、并且提高压缩空气的转换效率的气体压缩系统,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气体压缩系统,可以降低压缩空气所需的能耗、并且提高压缩空气的转换效率。一种气体压缩系统,包括:总体气缸,所述总体气缸由缸体和底座组成密闭结构,所述总体气缸内分布有气体压缩区域和液体压缩区域,所述总体气缸上开设有用于接通所述气体压缩区域与外界关联的气体出入口、用于接通所述液体压缩区域与外界关联的进出水口和用于收集气体的回气口,所述底座上朝所述总体气缸外部设置有压缩气缸,所述压缩气缸上开设有空气气道;在所述液体压缩区域内设置有内架,所述内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内架上设置有用于收集空气的中缸,所述中缸开设有可控式的通气口与贯穿的连动通道;所述内架上安装有连动组件,所述连动组件连接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有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贯穿所述连动通道与所述压缩气缸配合进行活塞运动,以使得外界的空气经由所述空气气道进入所述压缩气缸内,再由所述压缩气缸进入所述中缸内,所述升降组件通过升降运动将所述中缸内的空气转移至所述气体压缩区域;所述回气口用于与外部气压装置连接,将所述外部气压装置提供的空气引入所述中缸,以推动所述升降组件的运行。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动组件包括滑轮组与同步连接带,所述滑轮组设置于所述内架顶部,所述同步连接带搭接在所述滑轮组上,所述同步连接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基于所述滑轮组与所述同步连接带配合提供的作用力,以使得所述升降组件进行往复升降运动。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浮缸,两个所述浮缸分别连接在所述同步连接带的两端,通过所述同步连接带吊接于所述滑轮组上,以使得两个所述浮缸在所述内架上进行升降运动,所述浮缸用于承载空气后上浮,并用于转移空气。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浮缸和第二浮缸,所述第一浮缸和第二浮缸相对运动,当所述第一浮缸上升时,所述第二浮缸下降;当所述第一浮缸下降时,所述第二浮缸上升。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缸顶部设置有电磁阀,当所述浮缸上升至最高处时所述电磁阀开启,以使得所述浮缸内的空气转移至所述气体压缩区域。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组件包括连动杆和气缸活塞,所述连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浮缸上,所述连动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连动通道与所述气缸活塞连接,所述气缸活塞与所述压缩气缸配合进行活塞运动。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缸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中间部位连接所述连动杆,所述浮缸在进行升降运动时通过所述连动杆带动所述气缸活塞同步运动。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缸活塞内开设有压缩释放气道,在所述压缩释放气道朝向所述压缩气缸的一侧设置有止回阀,当所述气缸活塞向下运动时,所述止回阀开启,所述压缩气缸内的空气经由所述压缩释放气道进入所述中缸。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缸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缸的底部悬空,所述中缸的顶部具有密闭式缸顶,以使得所述中缸形成容置空间,用于存储空气;所述缸顶开设有通气口,在所述通气口处设置有电磁阀,通过所述电磁阀对所述通气口进行开关控制。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气动组件,所述气动组件分别与所述气体出入口、进出水口、回气口连接,所述气动组件包括摆动件,所述气动组件通过摆动后的势能将气体经过所述回气口排入所述中缸,以推动所述升降组件的运行。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摆动件为摆锤。当所述摆锤的摆动高度低于所述液体压缩区域的水位线时,所述液体压缩区域内的液体经过所述进出水口进入所述摆锤;当所述摆锤的摆动高度高于所述液体压缩区域的水位线时,所述气体压缩区域内的空气经过所述气体出入口进入所述摆锤,所述摆锤内的液体经过所述进出水口回流至所述总体气缸内;当所述摆锤的摆动高度再次低于所述液体压缩区域的水位线时,所述液体压缩区域内的液体经过所述进出水口进入所述摆锤,所述摆锤内的空气经过所述回气口进入所述中缸。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气压装置为气泵,所述气泵用于向所述回气口输送空气,以推动所述升降组件的运行。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气体压缩系统,通过在总体气缸内设置气体压缩区域和液体压缩区域,为压缩空气提供了高压环境,在液体压缩区域内设置有内架,内架上设置有用于收集空气的中缸,中缸开设有可控式的通气口与贯穿的连动通道,内架上安装有连动组件,连动组件连接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连接有活塞组件,通过活塞组件贯穿连动通道与压缩气缸配合进行活塞运动,以使得外界的空气经由空气气道进入压缩气缸内,进而转移至气体压缩区域,通过上述装置,利用空气与水的作用力,带动升降组件进行升降运动,进而带动活塞组件持续进行活塞运动将外界的空气带入气体压缩区域,降低了压缩空气所需的能耗,并且能量损耗小,提高了压缩空气的转换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气体压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气体压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浮缸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气缸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气缸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中缸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另一个实施中缸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气体压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总体气缸,102-缸体,104-底座,110-气体出入口,120-进出水口,130-回气口,140-压缩气缸,142-空气气道,150-内架,160-中缸,162-通气口,164-连动通道,170-连动组件,172-滑轮组,174-同步连接带,180-升降组件,182-第一浮缸,184-第二浮缸,186-支撑架,190-活塞组件,192-连动杆,194-气缸活塞,1942-压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总体气缸,所述总体气缸由缸体和底座组成密闭结构,所述总体气缸内分布有气体压缩区域和液体压缩区域,所述总体气缸上开设有用于接通所述气体压缩区域与外界关联的气体出入口、用于接通所述液体压缩区域与外界关联的进出水口和用于收集气体的回气口,所述底座上朝所述总体气缸外部设置有压缩气缸,所述压缩气缸上开设有空气气道;/n在所述液体压缩区域内设置有内架,所述内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内架上设置有用于收集空气的中缸,所述中缸开设有可控式的通气口与贯穿的连动通道;/n所述内架上安装有连动组件,所述连动组件连接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有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贯穿所述连动通道与所述压缩气缸配合进行活塞运动,以使得外界的空气经由所述空气气道进入所述压缩气缸内,再由所述压缩气缸进入所述中缸内,所述升降组件通过升降运动将所述中缸内的空气转移至所述气体压缩区域;/n所述回气口用于与外部气压装置连接,将所述外部气压装置提供的空气引入所述中缸,以推动所述升降组件的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总体气缸,所述总体气缸由缸体和底座组成密闭结构,所述总体气缸内分布有气体压缩区域和液体压缩区域,所述总体气缸上开设有用于接通所述气体压缩区域与外界关联的气体出入口、用于接通所述液体压缩区域与外界关联的进出水口和用于收集气体的回气口,所述底座上朝所述总体气缸外部设置有压缩气缸,所述压缩气缸上开设有空气气道;
在所述液体压缩区域内设置有内架,所述内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内架上设置有用于收集空气的中缸,所述中缸开设有可控式的通气口与贯穿的连动通道;
所述内架上安装有连动组件,所述连动组件连接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有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贯穿所述连动通道与所述压缩气缸配合进行活塞运动,以使得外界的空气经由所述空气气道进入所述压缩气缸内,再由所述压缩气缸进入所述中缸内,所述升降组件通过升降运动将所述中缸内的空气转移至所述气体压缩区域;
所述回气口用于与外部气压装置连接,将所述外部气压装置提供的空气引入所述中缸,以推动所述升降组件的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组件包括滑轮组与同步连接带,所述滑轮组设置于所述内架顶部,所述同步连接带搭接在所述滑轮组上,所述同步连接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基于所述滑轮组与所述同步连接带配合提供的作用力,以使得所述升降组件进行往复升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浮缸,两个所述浮缸分别连接在所述同步连接带的两端,通过所述同步连接带吊接于所述滑轮组上,以使得两个所述浮缸在所述内架上进行升降运动,所述浮缸用于承载空气后上浮,并用于转移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浮缸和第二浮缸,所述第一浮缸和第二浮缸相对运动,当所述第一浮缸上升时,所述第二浮缸下降;当所述第一浮缸下降时,所述第二浮缸上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缸顶部设置有电磁阀,当所述浮缸上升至最高处时所述电磁阀开启,以使得所述浮缸内的空气转移至所述气体压缩区域。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神保
申请(专利权)人:侯神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