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系统和空压机系统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142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压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空压机系统包括压缩机、发动机、储气容器、调节压力传感器、排气压力检测器、控制器,储气容器的出气管路连接至用气管路,进气阀连接有调压管路,调节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调压管路的气体压力,排气压力检测器用于检测用气管路的排气压力,控制器分别与发动机、调节压力传感器、排气压力检测器相连,用于根据调压管路的气体压力和排气压力控制压缩机进入相应的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状态对发动机进行控制。该空压机系统,能够根据实际用气情况对发动机及时进行控制,由此能够实现发动机的节能运行,降低了能耗,同时能够保证空压机系统的气压稳定。

Control method of air compressor system and air compresso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压机系统和空压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压机
,尤其涉及一种空压机系统和一种空压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柴油机驱动的空压机一般采用控制进气量和调节柴油机转速两种方式。当客户不用气时,空压机会进入卸载状态,卸载压力会高于额定压力,于是产生一定的调节压力去控制进气量和柴油机转速,由于卸载压力高于额定压力,使得即使空压机运行在不供气的卸载状态,柴油机仍然会运行在负载较高的状态,油耗依然会很高,当客户用气时,需人工手动由卸载状态切换至加载状态,系统不能自动化运行,另外,根据空压机检测调节系统中的容器压力和调节压力,很难准确判断出客户的实际用气情况,导致空压机在各种状态下来回切换,造成不必要的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压机系统,以根据实际用气情况对各设备进行准确控制,以在保证空压机系统气压稳定的同时,降低能耗。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压机系统的控制方法。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压机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进气管路上连接有进气阀,所述压缩机用于压缩从所述进气阀进入的空气;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用于驱动所述压缩机工作;储气容器,所述储气容器的进气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出气管路连接,所述储气容器的出气管路连接至用气管路,所述储气容器用于存储由所述压缩机压缩的空气;调节压力传感器,所述调节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与所述进气阀连接的调压管路上,用于检测所述调压管路的气体压力;排气压力检测器,所述排气压力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用气管路上,用于检测排气压力;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发动机、所述调节压力传感器、所述排气压力检测器相连,用于根据所述调压管路的气体压力和所述排气压力控制所述压缩机进入相应的运行状态,并根据所述运行状态对所述发动机进行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压机系统,通过调节压力传感器和排气压力检测器检测调压管路的气体压力和排气压力,并通过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数据控制压缩机进入相应的运行状态,然后根据压缩机的运行状态控制发动机,由此不仅能够保证气压的稳定,还能够降低能耗。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空压机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压管路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通过加载阀连接至所述储气容器的出气管路,所述第二管段通过压力调节阀连接至所述储气容器的出气管路,所述加载阀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的运行状态包括加载状态、卸载状态和空载状态,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所述压缩机运行在所述加载状态时,如果所述调压管路的气体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压力,则控制所述压缩机进入所述卸载状态,并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降低至第一预设转速;在所述压缩机进入所述卸载状态的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压缩机进入空载状态,并控制所述加载阀打开,以及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降低至第二预设转速;在所述压缩机以所述空载状态运行的过程中,如果所述排气压力小于第二预设压力,且持续第二预设时间,则控制所述压缩机进入所述加载状态,并控制所述加载阀关闭,以及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增加。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气容器还连接有放气阀,所述放气阀用于在所述压缩机进入空载状态时进行放气动作,以将所述储气容器中的气体压力降低。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增加时,具体用于: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由当前转速增加至第三预设转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气容器的出气管路上连接有最小压力阀。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空压机系统,还包括:容器压力传感器,所述容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储气容器中,用于检测储气容器中的气体压力;其中,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容器压力传感器相连。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压力的取值为0.6bar~1.5bar,所述第二预设压力的取值为0.9bar~1.1bar,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的取值为30s~180s,所述第二预设时间的取值为1s~3s。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采用柴油机,所述加载阀采用二位二通常开电磁阀。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压机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空压机系统包括压缩机、发动机和储气容器,所述压缩机的进气管路上连接有进气阀,所述储气容器的进气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出气管路连接,所述储气容器的出气管路连接至用气管路,所述进气阀还连接有调压管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调压管路的气体压力和所述用气管路的排气压力;根据所述调压管路的气体压力和所述用气管路的排气压力控制所述压缩机进入相应的运行状态;根据所述运行状态对所述发动机进行控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压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应用在上述实施例中提出的空压机系统上,可以根据实际用气情况及时切换压缩机的运行状态,从而在保证气压稳定的同时,降低能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压管路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通过加载阀连接至所述储气容器的出气管路,所述第二管段通过压力调节阀连接至所述储气容器的出气管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的运行状态包括加载状态、卸载状态和空载状态,所述根据所述运行状态对所述发动机进行控制,包括:当所述压缩机运行在所述加载状态时,如果所述调压管路的气体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压力,则控制所述压缩机进入所述卸载状态,并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降低至第一预设转速;当所述压缩机进入所述卸载状态的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压缩机进入空载状态,并控制所述加载阀打开,以及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降低至第二预设转速;在所述压缩机以所述空载状态运行的过程中,如果所述排气压力小于第二预设压力,且持续第二预设时间,则控制所述压缩机进入所述加载状态,并控制所述加载阀关闭,以及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增加。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压机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压机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附图标记:控制器1,压缩机2,储气容器3,容器压力传感器30,发动机4,进气阀5,最小压力阀6,排气压力检测器60,压力调节阀7,调节压力传感器70,加载阀8,调压管路9,第一管段90,第二管段9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压机系统、空压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压机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该空压机系统包括:压缩机2、发动机4、储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压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进气管路上连接有进气阀,所述压缩机用于压缩从所述进气阀进入的空气;/n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用于驱动所述压缩机工作;/n储气容器,所述储气容器的进气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出气管路连接,所述储气容器的出气管路连接至用气管路,所述储气容器用于存储由所述压缩机压缩的空气;/n调节压力传感器,所述调节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与所述进气阀连接的调压管路上,用于检测所述调压管路的气体压力;/n排气压力检测器,所述排气压力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用气管路上,用于检测排气压力;/n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发动机、所述调节压力传感器、所述排气压力检测器相连,用于根据所述调压管路的气体压力和所述排气压力控制所述压缩机进入相应的运行状态,并根据所述运行状态对所述发动机进行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压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进气管路上连接有进气阀,所述压缩机用于压缩从所述进气阀进入的空气;
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用于驱动所述压缩机工作;
储气容器,所述储气容器的进气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出气管路连接,所述储气容器的出气管路连接至用气管路,所述储气容器用于存储由所述压缩机压缩的空气;
调节压力传感器,所述调节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与所述进气阀连接的调压管路上,用于检测所述调压管路的气体压力;
排气压力检测器,所述排气压力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用气管路上,用于检测排气压力;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发动机、所述调节压力传感器、所述排气压力检测器相连,用于根据所述调压管路的气体压力和所述排气压力控制所述压缩机进入相应的运行状态,并根据所述运行状态对所述发动机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管路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通过加载阀连接至所述储气容器的出气管路,所述第二管段通过压力调节阀连接至所述储气容器的出气管路,所述加载阀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压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的运行状态包括加载状态、卸载状态和空载状态,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压缩机运行在所述加载状态时,如果所述调压管路的气体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压力,则控制所述压缩机进入所述卸载状态,并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降低至第一预设转速;
在所述压缩机进入所述卸载状态的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压缩机进入空载状态,并控制所述加载阀打开,以及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降低至第二预设转速;
在所述压缩机以所述空载状态运行的过程中,如果所述排气压力小于第二预设压力,且持续第二预设时间,则控制所述压缩机进入所述加载状态,并控制所述加载阀关闭,以及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压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容器还连接有放气阀,所述放气阀用于在所述压缩机进入空载状态时进行放气动作,以将所述储气容器中的气体压力降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压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增加时,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由当前转速增加至第三预设转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汀·范德布希马尼克斯·多姆斯安东·斯图尔杨珺
申请(专利权)人:阿特拉斯·科普柯无锡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