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柱与叠合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8154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柱与叠合梁的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柱和叠合梁,叠合梁包括预制部和现浇部;叠合梁的端头与预制柱的侧面连接,预制柱的上端面高于预制部顶侧的箍筋,现浇部中的下纵筋通过纵向钢筋连接组件与预制柱后连接,现浇部中的上纵筋与预制柱后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吊装定位预制柱;S2、将纵向钢筋连接组件的一侧与预制柱连接,设置竖向支撑;S3、吊装定位叠合梁预制部;S4、将纵向钢筋连接组件与叠合梁预制部连接,搭设预制部与预制柱拼缝处模板;S5、浇筑现浇部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势:具有较好的容差能力;顶部、底部钢筋传力路径完整;地震发生后可更换连接件。

A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prefabricated column and composite beam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柱与叠合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柱与叠合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预制柱与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分为现浇连接和纯干法连接。对于现浇连接方式,主要是采用装配式建筑规范中示例的,将叠合梁搭设在预制柱顶端,然后再设模板,浇筑叠合梁和预制柱的顶侧混凝土。这种构造的缺点在于: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时一般不在建筑外侧搭设脚手架,而现场需要搭设预制柱顶侧现浇部的模板,因此模板搭设不便;由于梁柱的现浇混凝土需要养护较长时间至强度达标,因此现场施工周期较长,人工成本也较高。对于干法连接,比如公开号为CN109162351A的专利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主要不足在于:(1)对预制构件的生产精度要求较高,若误差较大则会导致无法安装,或受力性能受到较大影响;(2)缺少弯矩传力路径,即该节点只能作为铰接节点传力,因此在如抗震性能等方面存在较大缺陷;(3)牛腿外露,影响室内墙面美观。比如公开号为CN109386053A的专利申请中的技术方案,其主要不足在于:(1)对构件生产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同时操作空间较小,现场安装十分困难;(2)当四面有梁的时候,预制混凝土柱生产的模具特别复杂,生产效率很低;(3)由于要考虑梁纵向的容差,梁的长度会稍短于柱间净距离,即梁与连接件或连接件与柱间存在一定空间,而梁的顶部和底部都没有保证压力传递的构造措施,因此只能作为铰接连接参与设计,无法参与抗震耗能,申请文件中提到的抗震后可更换优势实际并不存在。综上所述,现在需要于研发一种预制柱或预制墙与梁之间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降低预制构件的生产难度,提高施工时的容错性能,提高建筑整体的力学性能和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预制柱与叠合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节点连接方式,意在解决现有的预制柱与梁之间连接构造中普遍存在的,如容差低、施工不便等问题,并可有效提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同时保证节点的力学性能,以及震后的可修性。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柱与叠合梁的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柱和叠合梁,所述叠合梁包括预制部和现浇部;所述叠合梁的端头与所述预制柱的侧面相连,所述预制柱的上端面高于所述现浇部的顶面;所述预制部的连接端面无预埋的伸出钢筋,和/或,所述预制柱的连接侧面无预埋的伸出钢筋;所述叠合梁和预制柱之间通过后加的附加钢筋和/或纵向钢筋连接组件进行连接。本方案中,预制柱的上端面高于预制部顶侧,这样在浇筑现浇部混凝土时,预制柱可以充当外侧的模板,减少模板搭设工作量;叠合梁中的上纵筋和下纵筋与预制柱在施工现场进行连接,即后连接,这样不但可以保证梁柱连接结构的钢筋连续性,保证其受力性能和抗震性能,还能降低装配过程中对于预制件制造精度的要求,减小制造难度;更为重要的是,一般来讲,预制梁与预制柱相连的部位弯矩最大,将与预制梁相连的预制柱端部采用预制,即预制柱的上端部与下部预制柱一体成型,不存在传统结构模式下的新、旧混凝土之间不稳定或者有缺陷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连接节点的安全性能。优选的,所述预制部与所述预制柱相对的端面不伸出钢筋,所述预制柱与所述叠合梁相对的侧面不伸出钢筋。这样设置,方便预制柱和叠合梁预制部的生产,降低了模具的复杂性,避免了运输和吊装时将外伸钢筋碰弯。优选的,所述预制柱在与所述叠合梁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剪力键槽,所述第一剪力键槽的上边缘高于所述预制部的顶面。这样设置,浇筑叠合梁现浇部混凝土时,混凝土能进入到预制柱侧面的第一剪力键槽中形成第一剪力键,第一剪力键与现浇部连接,一方面能增强预制柱和叠合梁之间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能为叠合梁提供抗剪力。优选的,所述预制部在与所述预制柱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剪力键槽相对的第二剪力键槽。这样设置,浇筑现浇部混凝土后,混凝土进入第一剪力键槽和第二剪力键槽中分别形成剪力键,且两个剪力键之间连接成一体,进一步增强梁柱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叠合梁的抗剪力。优选的,第一剪力键槽和第二剪力键槽内部设置为粗糙面,这样能增强预制混凝土和现浇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力。优选的,所述预制柱中预埋有固定连接的下横向锚固筋和第二套筒,所述预制部的下部预埋有固定连接的下纵筋和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和第二套筒通过所述纵向钢筋连接组件相连。优选的,所述纵向钢筋连接组件包括本体和多个拉杆,所述本体包括底板和固定在底板相对的两侧边的抗剪板,所述抗剪板上设有通过孔,多个所述拉杆穿过所述通过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相连,所述底板支撑在所述预制部的底面。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筒的外端连有带连接孔的预埋板,所述预埋板和与其相对设置的抗剪板的板面上均设有可相互咬合的齿纹,所述拉杆的一端依次穿过通过孔和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二套筒螺纹连接,将纵向钢筋连接组件紧固在预制柱的侧面。优选的,还包括抗剪组件,所述预制部与所述预制柱相对的端面均设置有凹槽,所述抗剪组件的两端分别置于所述预制部与预制柱的凹槽中。优选的,所述抗剪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预埋部和抗剪部,所述预埋部锚固在所述预制部混凝土中,所述抗剪部的两端分别置于所述预制部与预制柱的凹槽中。优选的,所述纵向钢筋连接组件包括预埋在所述预制部端部的金属盒,以及预埋在所述预制柱上的连接套筒,所述金属盒与所述预制部中的下纵筋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预制柱中的受力筋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盒与所述连接套筒通过螺栓组件连接。优选的,所述预制柱中预埋有固定连接的上横向锚固筋和第一套筒,所述附加钢筋包括上纵筋,所述上纵筋设置在所述现浇部内且其端部与所述第一套筒螺纹连接。这样能实现叠合梁的上纵筋和预制柱之间的连接,其中套筒预埋在预制柱混凝土中且不露处于预制柱表面,这样方便生产和运输;施工现场再将上纵筋的末端与套筒连接,操作比较方便。优选的,所述预制部与预制柱相连的端部下侧开有槽口,所述纵向钢筋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槽口内。优选的,所述上横向锚固筋或下横向锚固筋远离所述叠合梁的一侧端头设置有锚固板或锚固钩或锚固支腿。这样能增强上横向锚固筋或下横向锚固筋在预制柱混凝土中的锚固力和抗拉拔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预制柱和叠合梁之间的钢筋受力性能。优选的,所述底板与所述预制部之间设置有调整垫块。优选的,所述下横向锚固筋端头和所述下纵筋端头的套筒设有内螺纹,所述拉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套筒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的预制柱与叠合梁的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吊装预制柱,并定位于指定位置;S2、根据叠合梁的标高,设置竖向支撑;S3、吊装叠合梁预制部,并定位于竖向支撑顶侧;S4、将现浇部中的下纵筋与预制柱连接,现浇部中的上纵筋与预制柱连接;S5、于现浇部周围搭设模板,浇筑叠合梁的现浇部混凝土,振捣养护成型。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吊装叠合梁预制部之前,先将纵向钢筋连接组件一端与预制柱连接;所述步骤S4中具体包括:将上纵筋端头与预制柱中上横向锚固筋端头的第一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柱与叠合梁的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柱和叠合梁,所述叠合梁包括预制部和现浇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梁的端头与所述预制柱的侧面相连,所述预制柱的上端面高于所述现浇部的顶面;所述预制部的连接端面无预埋的伸出钢筋,和/或,所述预制柱的连接侧面无预埋的伸出钢筋;所述叠合梁和预制柱之间通过后加的附加钢筋和/或纵向钢筋连接组件进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柱与叠合梁的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柱和叠合梁,所述叠合梁包括预制部和现浇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梁的端头与所述预制柱的侧面相连,所述预制柱的上端面高于所述现浇部的顶面;所述预制部的连接端面无预埋的伸出钢筋,和/或,所述预制柱的连接侧面无预埋的伸出钢筋;所述叠合梁和预制柱之间通过后加的附加钢筋和/或纵向钢筋连接组件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柱与叠合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柱在与所述叠合梁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剪力键槽,所述第一剪力键槽的上边缘高于所述预制部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柱与叠合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部在与所述预制柱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剪力键槽相对的第二剪力键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柱与叠合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柱中预埋有固定连接的下横向锚固筋和第二套筒,所述预制部的下部预埋有固定连接的下纵筋和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和第二套筒通过所述纵向钢筋连接组件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柱与叠合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钢筋连接组件包括本体和多个拉杆,所述本体包括底板和固定在底板相对的两侧边的抗剪板,所述抗剪板上设有通过孔,多个所述拉杆穿过所述通过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相连,所述底板支撑在所述预制部的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柱与叠合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外端连有带连接孔的预埋板,所述预埋板和与其相对设置的抗剪板的板面上均设有可相互咬合的齿纹,所述拉杆的一端依次穿过通过孔和连接孔并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大有施明哲刘彦
申请(专利权)人:中民筑友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