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冷却塔锥段安装用移动式地锚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8141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间冷塔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钢结构冷却塔锥段安装用移动式地锚及其施工方法,现有使用大量脚手架辅助锥段进行固定安装,施工周期长,占地面积大,钢结构冷却塔锥段安装用移动式地锚,包括地锚本体和吊环,所述吊环包括固定在地锚本体上的地锚吊环、拉锚吊环和与锥段三角单元固定的钢三角吊环,所述钢三角吊环连接缆风绳,所述拉锚吊环连接导链并通过导链连接缆风绳实现在地锚本体与锥段三角单元之间形成受力支撑,避免了施工前期在大范围内安装脚手架,和施工后期拆卸脚手架的工作,占地面积小,施工周期短,在钢结构间冷塔安装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Movable ground anchor for installation of cone section of steel structure cooling tower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结构冷却塔锥段安装用移动式地锚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间冷塔安装
,特别是涉及钢结构冷却塔锥段安装用移动式地锚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钢结构冷却塔节能、绿色、环保,但其锥段部分安装时施工难度大,技术含量要求更高,锥段三角单元重约8t,与水平倾斜角达65°,现有锥段的施工方式为,搭设临时支架或脚手架作为临时支撑,进而对锥段进行焊接固定,但冷却塔底部半径达77m,锥段每层高12米,共6层,高度达65m,锥段施工范围大,因此,前期脚手架安装和后期的拆量工作任务量大,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施工成本也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钢结构冷却塔锥段安装用移动式地锚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使用大量脚手架辅助锥段进行固定安装,施工周期长,占地面积大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钢结构冷却塔锥段安装用移动式地锚,包括进行临时牵拉固定的可移动的地锚本体和用于绳索连接用的吊环,所述地锚本体周转使用,所述吊环包括固定在地锚本体上的地锚吊环、拉锚吊环和与锥段三角单元固定的钢三角吊环,所述钢三角吊环连接缆风绳,所述拉锚吊环连接导链,并通过导链连接缆风绳实现在地锚本体与锥段三角单元之间形成受力支撑。更进一步,所述钢三角吊环与锥段三角单元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方式可为焊接,所述缆风绳在锥段三角单元就位前与刚三角吊环拴牢,所述地锚吊环和拉锚吊环分别与地锚本体固定,所述地锚吊环和拉锚吊环在地锚本体起吊之前预埋并通过浇筑混凝土进行固定,所述导链与缆风绳可拆卸固定,在地锚本体与锥段三角单元之间形成临时拉结,起到牵引固定作用,在安装固定锥段三角单元的过程中起到临时固定。钢结构冷却塔锥段安装用移动式地锚的施工方法:S1.将锥段三角单元与钢三角吊环焊接为整体,并将缆风绳与刚三角吊环拴紧,同时将地锚吊环和拉锚吊环预埋至地锚本体中形成整体;S2.将带有地锚吊环和拉锚吊环的地锚本体使用吊车吊至指点位置,同时将锥段三角单元使用起重机械吊装就位;S3.使用导链,一端通过拉锚吊环牵引地锚本体,一端通过连接缆风绳牵引锥段三角单元,最终实现对锥段三角单元和地锚本体进行拉结固定;S4.将锥段三角单元与钢结构进行焊接;S5.锥段三角单元与钢结构焊接后,不需要牵引即与钢结构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稳定体系,此时,松开导链与缆风绳之间的临时拉结,锥段三角单元与地锚本体之间不受彼此牵引;S6.使用吊车吊着地锚吊环将地锚本体移动至下个临时指定位置,临时指定位置在移动前通过力学分析计算得出,并返回步骤S3,重复该操作步骤,直至整个锥段安装工作完成。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可移动式的地锚与待焊接的锥段三角单元之间形成临时拉结,对等待焊接的锥段三角单元起到支撑作用,方便其固定安装,焊接完成后拆开临时拉结,将地锚移动至下一锥段预安装位置附近计算得出的指定位置,避免了施工前期在大范围内安装脚手架,和施工后期拆卸脚手架的工作,施工周期短且地锚可多次周转使用,缩小施工成本,地锚通过受力分析计算设计其几何尺寸,相比较脚手架的安装,占地面积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地锚本体施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锥段安装平面结构示意图。1.地锚本体、2.地锚吊环、3.拉锚吊环、4.导链、5.缆风绳、6.钢三角吊环、7.锥段三角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由图1至图2给出,钢结构冷却塔锥段安装用移动式地锚,包括进行临时牵拉固定的可移动的地锚本体1和用于绳索连接用的吊环,所述地锚本体1周转使用,所述吊环包括固定在地锚本体1上的地锚吊环2、拉锚吊环3和与锥段三角单元7固定的钢三角吊环6,所述钢三角吊环6连接缆风绳5,所述拉锚吊环3连接导链4,并通过导链连接缆风绳5实现在地锚本体1与锥段三角单元7之间形成受力支撑。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钢三角吊环6与锥段三角单元7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方式可为焊接,所述缆风绳5在锥段三角单元7就位前与刚三角吊环6拴牢,所述地锚吊环2和拉锚吊环3分别与地锚本体1固定,所述地锚吊环2和拉锚吊环3在地锚本体1起吊之前预埋并通过浇筑混凝土进行固定,所述导链4与缆风绳5可拆卸固定,在地锚本体1与锥段三角单元7之间形成临时拉结,起到牵引固定作用,在安装固定锥段三角单元7的过程中起到临时固定。钢结构冷却塔锥段安装用移动式地锚的施工方法:S1.将锥段三角单元7与钢三角吊环6焊接为整体,并将缆风绳5与刚三角吊环拴紧,同时将地锚吊环2和拉锚吊环3预埋至地锚本体1中形成整体;S2.将带有地锚吊环2和拉锚吊环3的地锚本体1使用吊车吊至指点位置,同时将锥段三角单元7使用起重机械吊装就位;S3.使用导链4,一端通过拉锚吊环3牵引地锚本体,一端通过连接缆风绳牵引锥段三角单元,最终实现对锥段三角单元7和地锚本体1进行拉结固定;S4.将锥段三角单元7与钢结构进行焊接;S5.锥段三角单元7与钢结构焊接后,不需要牵引即与钢结构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稳定体系,此时,松开导链4与缆风绳5之间的临时拉结,锥段三角单元7与地锚本体1之间不受彼此牵引;S6.使用吊车吊着地锚吊环2将地锚本体1移动至下个临时指定位置,临时指定位置在移动前通过力学分析计算得出,并返回步骤S3,重复该操作步骤,直至整个锥段安装工作完成。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可移动式的地锚与待焊接的锥段三角单元之间形成临时拉结,对等待焊接的锥段三角单元起到支撑作用,方便其固定安装,焊接完成后拆开临时拉结,将地锚移动至下一锥段预安装位置附近计算得出的指定位置,避免了施工前期在大范围内安装脚手架,和施工后期拆卸脚手架的工作,施工周期短且地锚可多次周转使用,缩小施工成本,地锚通过受力分析计算设计其几何尺寸,相比较脚手架的安装,占地面积小。以上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钢结构冷却塔锥段安装用移动式地锚,包括地锚本体(1)和吊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包括固定在地锚本体(1)上的地锚吊环(2)、拉锚吊环(3)和与锥段三角单元(7)固定的钢三角吊环(6),所述钢三角吊环(6)连接缆风绳(5),所述拉锚吊环(3)连接导链(4)并通过导链连接缆风绳(5)实现在地锚本体(1)与锥段三角单元(7)之间形成受力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结构冷却塔锥段安装用移动式地锚,包括地锚本体(1)和吊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包括固定在地锚本体(1)上的地锚吊环(2)、拉锚吊环(3)和与锥段三角单元(7)固定的钢三角吊环(6),所述钢三角吊环(6)连接缆风绳(5),所述拉锚吊环(3)连接导链(4)并通过导链连接缆风绳(5)实现在地锚本体(1)与锥段三角单元(7)之间形成受力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冷却塔锥段安装使用移动式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三角吊环(6)与锥段三角单元(7)固定连接,所述地锚吊环(2)和拉锚吊环(3)分别与地锚本体(1)固定,所述导链(4)与缆风绳(5)可拆卸固定。


3.钢结构冷却塔锥段安装用移动式地锚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伟张永庆段常智孙玉霖李陆军李鹏王勇高磊宋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二建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