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棉仿麻纱在衬衫面料上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104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纯棉仿麻纱在衬衫面料上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以棉纤维为原料,前纺制备35±2支的棉纱;(2)将所得全棉单纱依次经Z捻加捻、定捻、络筒处理,得到棉纺麻单纱;(3)将制备好的竹纤维、棉纤维、麻纤维和化学短纤维按一定比例混纺,合股加捻制得粗纱,经过混配配组,纺成生粗纱后再经过粗纱煮漂;(4)柔软和烘干;(5)将所述的细纱导入圆形纬编机中,编织制得纬编针织仿麻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得的产品具有手感柔和,抗菌环保,弹性好,穿着舒适,抗菌效果良好,残留物少对人身体无害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棉仿麻纱在衬衫面料上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具体为一种纯棉仿麻纱在衬衫面料上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纺织
中,纱线是确保纺织产品质量的关键,科学有效地选择和混用各种纱线及合适的混纺比例,不仅关系到产品的成本,更关系到产品的质量。目前麻纺织行业,较多采用亚麻纤维和其他纤维混纺来制得亚麻混纺纱线,如将亚麻和特殊纤维混纺,以在保持亚麻优点的同时,改善亚麻织物粗糙、手感差等缺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织物的热湿舒适性,已经成为现代纺织服装领域的重要课题。大麻纤维具有优异的吸湿排汗性能、天然的抗菌保健性能、良好的柔软舒适性能、卓越的抗紫外线性能、出色的耐高温性能,独特的吸波吸附性能和自然的粗犷风格,被誉为“麻中之王”。但是麻纤维跟棉、毛相比对皮肤有一定的刺痒感,并且纤维比较粗硬且长度和细度十分不匀,造成了大麻织物原坯布表面粗糙、手感硬挺。由于大麻纤维大分子取向度和结晶度较高,导致其刚性大,弹性小,纤维之间抱合力差,成纱较困难,染料分子难以进入纤维内部、固色率低,染色性较差等问题。衬衫面料中需要用到麻纤维起到透气作用,但是麻类价格昂贵,用来纺纱一般采用高级别麻类,一般价格从40000-100000元/吨不等,成本压力大。人们期望一种具有麻类面料风格、吸湿透气性好、手感柔和,成衣易打理的纱线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棉仿麻纱在衬衫面料上的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纯棉仿麻纱在衬衫面料上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以棉纤维为原料,前纺制备35±2支的棉纱;(2)将所得全棉单纱依次经Z捻加捻、定捻、络筒处理,得到棉纺麻单纱;(3)将制备好的竹纤维、棉纤维、麻纤维和化学短纤维按1:3:4:2的比例混纺,合股加捻制得粗纱,经过混配配组。(4)柔软和烘干;(5)将所述的细纱导入圆形纬编机中,编织制得纬编针织仿麻面料。优选的,在步骤(3)中,所述竹纤维的范围是8-10%,所述棉纤维的范围是65-70%,所述麻纤维的范围是10-15%,所述化学短纤维的范围是5-17%。优选的,在步骤(1)中对棉纤维进行预处理,处理步骤为:将棉纤维进行沸水煮18-25分钟,然后置于浓度为6-18g/L壳聚糖水溶液进行浸渍2.7-3.9小时。优选的,在步骤(2)中加捻的捻度不小于1500捻/米;定捻为蒸汽加压定捻,蒸汽加压过程中捻度不小于1350捻/米;蒸汽加压温度为105~109℃,压力为190±15kpa。优选的,在步骤(4)中,烘干温度为100~105℃,保温50~55min。优选的,棉纤维纤维长度为30cm。优选的,化学短纤维呈竖直状,所述化学短纤维的长度为6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纯棉仿麻纱在衬衫面料上的生产工艺,主要由竹纤维、棉纤维、麻纤维和化学短纤维混纺织造而成,并经整理处理后,有效提高了该竹纯棉仿麻面料的抗菌抑菌性能、吸附异味功能,且其耐洗性及断裂强度性能均有所提高。(2)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得的产品具有手感柔和,抗菌环保,弹性好,穿着舒适,抗菌效果良好,残留物少对人身体无害的特点。(3)本专利技术制取的纤维指标平均长度和平均细度都有所提高。(4)本专利技术采用该仿麻纱线可纺制出具有麻类风格的面料,具有全棉或棉、化纤混纺的性能或手感,避免麻类刺痒感,可用于针织和机织用纱。(5)本专利技术中对棉纱进行加捻和定捻处理,且适当增加蒸汽处理的时长,使棉纤维内应力充分释放,纱线中纤维的扭曲状态得以保持,可纺性得到明显改善,布面因纱线扭结导致的疵点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纯棉仿麻纱在衬衫面料上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以棉纤维为原料,前纺制备33支的棉纱,对棉纤维进行预处理,处理步骤为:将棉纤维进行沸水煮18分钟,然后置于浓度为6g/L壳聚糖水溶液进行浸渍3小时;(2)将所得全棉单纱依次经Z捻加捻、定捻、络筒处理,得到棉纺麻单纱,加捻的捻度为1500捻/米;定捻为蒸汽加压定捻,蒸汽加压过程中捻度为1350捻/米;蒸汽加压温度为105℃,压力为190kpa;(3)将制备好的竹纤维、棉纤维、麻纤维和化学短纤维按一定比例混纺,合股加捻制得粗纱,经过混配配组,纺成生粗纱后再经过粗纱煮漂,竹纤维的范围是8%,所述棉纤维的范围是65%,所述麻纤维的范围是10%,所述化学短纤维的范围是5%,棉纤维纤维长度为30cm,化学短纤维呈竖直状,所述化学短纤维的长度为6mm。(4)柔软和烘干,烘干温度为100℃,保温50min;(5)将所述的细纱导入圆形纬编机中,编织制得纬编针织仿麻面料。实施例2一种纯棉仿麻纱在衬衫面料上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以棉纤维为原料,前纺制备35支的棉纱,对棉纤维进行预处理,处理步骤为:将棉纤维进行沸水煮20分钟,然后置于浓度为6g/L壳聚糖水溶液进行浸渍3.5小时;(2)将所得全棉单纱依次经Z捻加捻、定捻、络筒处理,得到棉纺麻单纱,加捻的捻度为1700捻/米;定捻为蒸汽加压定捻,蒸汽加压过程中捻度为1500捻/米;蒸汽加压温度为108℃,压力为195kpa;(3)将制备好的竹纤维、棉纤维、麻纤维和化学短纤维按一定比例混纺,合股加捻制得粗纱,经过混配配组,纺成生粗纱后再经过粗纱煮漂,竹纤维的范围是9%,所述棉纤维的范围是67%,所述麻纤维的范围是12%,所述化学短纤维的范围是10%,棉纤维纤维长度为30cm,化学短纤维呈竖直状,所述化学短纤维的长度为6mm。(4)柔软和烘干,烘干温度为105℃,保温55min;(5)将所述的细纱导入圆形纬编机中,编织制得纬编针织仿麻面料。实施例3一种纯棉仿麻纱在衬衫面料上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以棉纤维为原料,前纺制备37支的棉纱,对棉纤维进行预处理,处理步骤为:将棉纤维进行沸水煮20分钟,然后置于浓度为15g/L壳聚糖水溶液进行浸渍3.9小时;(2)将所得全棉单纱依次经Z捻加捻、定捻、络筒处理,得到棉纺麻单纱,加捻的捻度为2000捻/米;定捻为蒸汽加压定捻,蒸汽加压过程中捻度为1700捻/米;蒸汽加压温度为108℃,压力为205kpa;(3)将制备好的竹纤维、棉纤维、麻纤维和化学短纤维按一定比例混纺,合股加捻制得粗纱,经过混配配组,纺成生粗纱后再经过粗纱煮漂,竹纤维的范围是10%,所述棉纤维的范围是68%,所述麻纤维的范围是15%,所述化学短纤维的范围是15%,棉纤维纤维长度为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纯棉仿麻纱在衬衫面料上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以棉纤维为原料,前纺制备35±2支的棉纱;/n(2)将所得全棉单纱依次经Z捻加捻、定捻、络筒处理,得到棉纺麻单纱;/n(3)将制备好的竹纤维、棉纤维、麻纤维和化学短纤维按一定比例混纺,合股加捻制得粗纱,经过混配配组,纺成生粗纱后再经过粗纱煮漂;/n(4)柔软和烘干;/n(5)将所述的细纱导入圆形纬编机中,编织制得纬编针织仿麻面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棉仿麻纱在衬衫面料上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棉纤维为原料,前纺制备35±2支的棉纱;
(2)将所得全棉单纱依次经Z捻加捻、定捻、络筒处理,得到棉纺麻单纱;
(3)将制备好的竹纤维、棉纤维、麻纤维和化学短纤维按一定比例混纺,合股加捻制得粗纱,经过混配配组,纺成生粗纱后再经过粗纱煮漂;
(4)柔软和烘干;
(5)将所述的细纱导入圆形纬编机中,编织制得纬编针织仿麻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棉仿麻纱在衬衫面料上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竹纤维的范围是8-10%,所述棉纤维的范围是65-70%,所述麻纤维的范围是10-15%,所述化学短纤维的范围是5-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棉仿麻纱在衬衫面料上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对棉纤维进行预处理,处理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虹孙忠文夏龙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中邦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