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884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壳体。包括:中板,设置有待加工位,边框,环绕所述中板设置并与所述中板围设成一个敞口腔,所述中板具有成夹角连接的外表面和内侧面,所述内侧面界定所述敞口腔的部分边界并凹陷形成有避位槽,所述待加工位处于所述敞口腔内并靠近所述避位槽;及塑胶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外面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全部位于所述避位槽中;其中,当CNC探头伸入所述敞口腔对所述待加工位加工时,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CNC探头保持设定间距。避免第二安装部对CNC探头构成干涉而阻挡其对待加工位的加工,从而确保壳体加工的便利性。

Shel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壳体及包含该壳体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对于手机等电子设备,其壳体的外表面注塑成型有塑胶件,在塑胶件注塑成型的过程中,熔融的塑胶液将从该外表面溢出至壳体的内侧面,溢出的塑胶液在壳体内侧面上将固化形成翻边,由于该翻边的干涉作用,将使得CNC加工探头无法伸入至壳体内,防止CNC加工探头对靠近该内侧面处的加工位置进行加工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确保壳体加工的便利性。一种壳体,包括:中板,设置有待加工位,边框,环绕所述中板设置并与所述中板围设成一个敞口腔,所述中板具有成夹角连接的外表面和内侧面,所述内侧面界定所述敞口腔的部分边界并凹陷形成有避位槽,所述待加工位处于所述敞口腔内并靠近所述避位槽;及塑胶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外面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全部位于所述避位槽中;其中,当CNC探头伸入所述敞口腔对所述待加工位加工时,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CNC探头保持设定间距。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部的表面与所述内侧面保持设定间距。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部的表面与所述内侧面平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相对所述外表面凸出设定高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从所述外表面指向所述中板的方向,所述第一安装部的横截面尺寸逐渐增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胶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的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三安装部贴附在所述内侧面而相对所述内侧面凸出设定长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胶件与所述边框注塑成型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与所述中板一体成型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包括铝合金边框、不锈钢边框或钛合金边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壳体。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避位槽,使得第二安装部全部位于避位槽中,当CNC探头对待加工位加工时,第二安装部与CNC探头保持设定间距,避免第二安装部对CNC探头构成干涉而阻挡其对待加工位的加工,从而确保壳体加工的便利性。同时,通过第二安装部与避位槽的配合,使得整个塑胶件与边框之间形成强有力的咬合关系,提高整个塑胶件与边框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塑胶件从边框上剥离而开裂。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去除第二安装部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壳体-10,中板-100,边框-200,塑胶件-300,敞口腔-110,待加工位-120,外表面-210,内侧面-220,避位槽-221,第一安装部-310,第二安装部-320,第三安装部-33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同时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壳体10包括中板100、边框200和塑胶件300,边框200包括铝合金边框、不锈钢边框或钛合金边框,即边框200可以采用铝合金、不锈钢或钛合金材料制成。当然,中板100与边框200可以采用相同材料制成,即中板100也可以采用铝合金、不锈钢或钛合金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板100与边框200可以一体成型连接,例如同时采用CNC加工成型,或者同时采用压铸成型。在其它实施例中,在同时确保结构强度和外观质量的基础上,可以对中板100采用压铸成型的方式,边框200采用CNC成型的方式,然后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将中板100和边框200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边框200与中板100的周边连接,即边框200环绕中板100设置,边框200与中板100围设成一个敞口腔110,中板100的表面构成敞口腔110的底壁,边框200的内侧面220构成敞口腔110的侧壁。具体而言,中板100具有外表面210和内侧面220,外表面210水平设置,内侧面220竖直设置,外表面210与内侧面220可以成九十度夹角连接。边框200的内侧面220界定敞口腔110的部分边界,即边框200的内侧面220为敞口腔110的侧壁。边框200内侧面220的一部分凹陷形成有避位槽221,该避位槽221一直延伸到边框200的外表面210。中板100的表面上设置有待加工位120,该待加工位120位于敞口腔110内并靠近避位槽221设置。塑胶件300第一安装部310和第二安装部320,第一安装部310和第二安装部320两者相互连接,第一安装部310与边框200的外表面210连接,第二安装部320全部位于避位槽221中。当CNC探头伸入敞口腔110对待加工位120加工时,第二安装部320与CNC探头保持设定间距。由于第二安装部320与CNC探头保持设定间距,使得第二安装部320不会对伸入敞口腔110中的CNC探头构成干涉,保证CNC探头顺利进入敞口腔110以对待加工位120进行加工,最终确保壳体10加工的便利性。塑胶件300与边框200注塑成型连接,在注塑成型连接的过程中,首先将连接在一起的中板100和边框200放入注塑模具的型腔中,然后通过注射机将熔融的塑胶液注入注塑模具的型腔中,保压设定时间后逐渐冷却。最后当熔融的塑胶液固化成塑胶件300后,将连接有塑胶件300的边框200和中板100从注塑模具的型腔中的取出即可。对于壳体10的传统设计方案,由于边框200的内侧面220上并未开设避位槽221,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会存在溢胶现象,即位于边框200外表面210的塑胶液将溢出而贴附至边框200的内侧面220,在固化成型的过程中,贴附在边框200的内侧面220上的塑胶液将固化形成翻边,该翻边将凸出边框200内侧面220设定高度。由于中板100的待加工位120靠近边框200的内侧面220设置,当CNC探头伸入敞口腔110对待加工位120加工时,位于边框200内侧面220上翻边将对CNC探头形成干涉作用,即翻边将阻挡CNC探头进入敞口腔110以对待加工位120加工。上述实施例通过设计避位槽221,当熔融的塑胶液从边框200外表上溢出时,溢出的塑胶液将流入避位槽221,由于避位槽221具有足够的容量,当避位槽221中的塑胶液固化形成第二安装部320后,第二安装部3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中板,设置有待加工位,/n边框,环绕所述中板设置并与所述中板围设成一个敞口腔,所述中板具有成夹角连接的外表面和内侧面,所述内侧面界定所述敞口腔的部分边界并凹陷形成有避位槽,所述待加工位处于所述敞口腔内并靠近所述避位槽;及/n塑胶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外面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全部位于所述避位槽中;/n其中,当CNC探头伸入所述敞口腔对所述待加工位加工时,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CNC探头保持设定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板,设置有待加工位,
边框,环绕所述中板设置并与所述中板围设成一个敞口腔,所述中板具有成夹角连接的外表面和内侧面,所述内侧面界定所述敞口腔的部分边界并凹陷形成有避位槽,所述待加工位处于所述敞口腔内并靠近所述避位槽;及
塑胶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外面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全部位于所述避位槽中;
其中,当CNC探头伸入所述敞口腔对所述待加工位加工时,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CNC探头保持设定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表面与所述内侧面保持设定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表面与所述内侧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法陈明每凯余武新李胜张亮宇罗伟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