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晶带自动双卷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7802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非晶带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非晶带自动双卷取装置,包括主卷取轨道,主卷取装置滑动设置在主卷取轨道上,副卷取装置滑动设置在副卷取轨道上,主上套筒装置滑动设置在副卷取轨道上,套筒设置在主卷取装置和副卷取装置上,套筒的外壁上设置有条形孔,主上套筒装置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一升降台,第一底板滑动设置在副卷取轨道上,第一升降台滑动设置在第一底板上,所第一升降台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支件,第一固定支件为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固定支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插入条形孔内支撑套筒。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方式费时费力,不利于卷取工作的流畅性,安装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晶带自动双卷取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非晶带材生产设备
,涉及一种非晶带自动双卷取装置。
技术介绍
非晶带自动卷取设备是将从冷却辊上剥离的非晶带材,通过吸送卷取装置实现对非晶带材的抓取,并将其卷绕成卷材的设备。目前的卷取设备都是单卷取结构,这样在卷取机换卷时,冷却辊剥离的非晶带材无法进行连续正常的卷取,从而造成了非常多的工艺废料。如何实现非晶带的自动连续、交替卷取设备,以大大缩短了换卷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率,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对于卷取装置上套筒的安装,大部分厂家都依靠人工进行直接安装,这种安装方式费时费力,不利于卷取工作的流畅性,安装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非晶带自动双卷取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方式费时费力,不利于卷取工作的流畅性,安装效果不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非晶带自动双卷取装置,包括主卷取轨道,主卷取装置,所述主卷取装置滑动设置在所述主卷取轨道上,副卷取轨道,所述副卷取轨道设置在所述主卷取轨道的一侧,副卷取装置,所述副卷取装置滑动设置在所述副卷取轨道上,主上套筒装置,所述主上套筒装置滑动设置在所述副卷取轨道上,套筒,所述套筒为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卷取装置和所述副卷取装置上,所述套筒的外壁上设置有条形孔,所述主上套筒装置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一升降台,所述第一底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副卷取轨道上,所述第一升降台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上,所第一升降台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支件,所述第一固定支件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支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升降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插入所述条形孔内支撑所述套筒。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副上套筒装置,所述副上套筒装置包括第二底板和第二升降台,所述第二底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副卷取轨道上,所述第二升降台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上,所述第二升降台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支件,所述第二固定支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支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连接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升降台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插入条形孔内支撑所述套筒。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卷取装置包括第三底板、第一底座和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第一卷筒、第一传动轴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三底板滑动设置在所述主卷取轨道上,所述第一底座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底板上,所述第一底座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三底板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卷筒与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传送带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运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副卷取装置包括第四底板、第二底座和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的第二卷筒、第二传动轴和第二电机,所述第四底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副卷取轨道上,所述第二底座滑动设置在所述第四底板上,所述第二底座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四底板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卷筒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传送带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运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压辊装置,所述压辊装置包括龙门架、升降架和升降辊,所述龙门架设置在所述主卷取轨道和所述副卷取轨道的上方,所述龙门架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链条,所述升降架上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两端设置有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与所述链条啮合,所述龙门架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升降架的两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升降辊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导向装置,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包括第三底座、第一框架、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三底座设置在所述主卷取轨道的一侧或所述副卷取轨道的一侧,所述第一框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底座上,所述第一导向件包括第一连接架和第一水冷辊,所述第一连接架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上,所述第一水冷辊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上方,用于从上方压所述料带,所述第二导向件包括第二连接架和第二水冷辊,所述第二连接架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上,所述第二水冷辊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下方,用于从下方顶所述料带。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导向装置,所述第二导向装置包括第四底座、第二框架、第三连接架和第三导向辊,所述第四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三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二框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底座上,所述第三连接架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上,所述第三导向辊为两个,均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架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收卷顶紧装置,所述收卷顶紧装置为两个,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主卷取轨道和所述副卷取轨道上,所述收卷顶紧装置包括第五底座、气缸和尾座顶针,所述第五底座滑动设置在所述主卷取轨道上或所述副卷取轨道上,所述气缸的缸体设置在所述第五底座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尾座顶针连接,所述尾座顶针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五底座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主上套筒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在所述第一升降台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台上,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通过第一调节绳连接,所述主卷取装置上设置有用于下压所述第一调节绳的第一挡杆,所述第一挡杆的高度从远离所述主卷取装置的一端到靠近所述主卷取装置的一端逐渐减小。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副上套筒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杆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在所述第二升降台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台上,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第二调节绳连接,所述副卷取装置上设置有用于下压所述第二调节绳的第二挡杆,所述第二挡杆的高度从远离所述副卷取装置的一端到靠近所述副卷取装置的一端逐渐减小。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套筒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沿轴向设置的条形孔,将套筒放到主上套筒装置的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使两个第一支撑板均插入套筒的条形孔中,使套筒固定在第一升降台上,然后第一升降台在第一底板上沿着靠近主卷取装置的方向滑动,将套筒套设在主卷取装置上,主卷取装置滑动到达冷却辊出口,将冷却辊剥离的非晶带材卷取到主卷取装置上的套筒上。与此同时,副卷取装置到达指定位置,副卷取装置套上套筒并沿副卷取轨道前行至靠近冷却棍处等待。主卷取装置沿主卷取轨道向远离冷却辊的方向滑动,主卷取装置行至指定工作位置后,进行收卷,主卷取装置上的料卷达到预定卷径后,取出料卷。完成主卷取装置的卷取工作。处于等待位的副卷取装置到达冷却辊出口,将冷却辊剥离的非晶带材卷取到套筒上。与此同时,主上套筒装置给主卷取套筒上套筒后,沿主卷取轨道前行至靠近冷却棍处等待。副卷取装置沿副卷轨道向远离冷却辊的方向移动,副卷取装置行至指定工作位置,进行收卷,副卷取装置上的料卷达到预定卷径后,取出料卷。处于等待位的主卷取装置到达冷却辊出口,开始新一轮的卷取。主、副卷取装置按此工艺流程实现了交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晶带自动双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卷取轨道(1),/n主卷取装置(2),所述主卷取装置(2)滑动设置在所述主卷取轨道(1)上,/n副卷取轨道(3),所述副卷取轨道(3)设置在所述主卷取轨道(1)的一侧,/n副卷取装置(4),所述副卷取装置(4)滑动设置在所述副卷取轨道(3)上,/n主上套筒装置(5),所述主上套筒装置(5)滑动设置在所述副卷取轨道(3)上,/n套筒(11),所述套筒(11)为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卷取装置(2)和所述副卷取装置(4)上,所述套筒(11)的外壁上设置有条形孔(12),/n所述主上套筒装置(5)包括第一底板(51)和第一升降台(52),所述第一底板(51)滑动设置在所述副卷取轨道(3)上,所述第一升降台(52)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51)上,/n所第一升降台(5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支件(53),所述第一固定支件(53)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支件(5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531)和第一支撑板(532),所述第一连接板(531)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台(52)上,所述第一支撑板(532)插入所述条形孔(12)内支撑所述套筒(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晶带自动双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卷取轨道(1),
主卷取装置(2),所述主卷取装置(2)滑动设置在所述主卷取轨道(1)上,
副卷取轨道(3),所述副卷取轨道(3)设置在所述主卷取轨道(1)的一侧,
副卷取装置(4),所述副卷取装置(4)滑动设置在所述副卷取轨道(3)上,
主上套筒装置(5),所述主上套筒装置(5)滑动设置在所述副卷取轨道(3)上,
套筒(11),所述套筒(11)为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卷取装置(2)和所述副卷取装置(4)上,所述套筒(11)的外壁上设置有条形孔(12),
所述主上套筒装置(5)包括第一底板(51)和第一升降台(52),所述第一底板(51)滑动设置在所述副卷取轨道(3)上,所述第一升降台(52)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51)上,
所第一升降台(5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支件(53),所述第一固定支件(53)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支件(5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531)和第一支撑板(532),所述第一连接板(531)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台(52)上,所述第一支撑板(532)插入所述条形孔(12)内支撑所述套筒(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种非晶带自动双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上套筒装置(6),所述副上套筒装置(6)包括第二底板(61)和第二升降台(62),所述第二底板(61)滑动设置在所述副卷取轨道(3)上,所述第二升降台(62)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61)上,
所述第二升降台(62)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支件(63),所述第二固定支件(63)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支件(6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连接板(631)和第二支撑板(632),所述第二连接板(631)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台(62)上,所述第二支撑板(632)插入条形孔(12)内支撑所述套筒(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晶带自动双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卷取装置(2)包括第三底板(21)、第一底座(22)和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22)上的第一卷筒(23)、第一传动轴(24)和第一电机(25),所述第三底板(21)滑动设置在所述主卷取轨道(1)上,所述第一底座(22)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底板(21)上,所述第一底座(22)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三底板(21)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卷筒(23)与第一传动轴(2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5)通过第一传送带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24)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晶带自动双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卷取装置(4)包括第四底板(41)、第二底座(42)和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42)上的第二卷筒(43)、第二传动轴(44)和第二电机(45),所述第四底板(41)滑动设置在所述副卷取轨道(3)上,所述第二底座(42)滑动设置在所述第四底板(41)上,所述第二底座(42)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四底板(41)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卷筒(43)与所述第二传动轴(4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45)通过第二传送带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44)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晶带自动双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辊装置(7),所述压辊装置(7)包括龙门架(71)、升降架(72)和升降辊(73),所述龙门架(71)设置在所述主卷取轨道(1)和所述副卷取轨道(3)的上方,
所述龙门架(71)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链条,所述升降架(72)上设置有传动杆(74),所述传动杆(74)的两端设置有调节齿轮(75),所述调节齿轮(75)与所述链条啮合,
所述龙门架(71)上沿竖直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雪琳王鹤鹏高德吉
申请(专利权)人:涿州北方重工设备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