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船智能船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69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人船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无人船智能船坞,充电船坞和船坞控制柜;所述船坞控制柜固定设置在岸基上,与远方监控系统相连;所述充电船坞设置在水域上、连接在岸基边,与船坞控制柜相连;所述充电船坞,用于接收无人船发送的进坞信号;检测无人船行驶到位后,为无人船充电,并向无人船发送使无人船进入休眠状态的休眠命令;以及,待无人船充电完成后,向无人船发出出坞信号;所述船坞控制柜,用于控制充电船坞对无人船进行充电;以及,接收远方监控系统发送的休眠命令和出坞信号,并转发至充电船坞。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无人船的停泊和充电达到无人化管理状态,无需人工进行充电和搬运。

Unmanned ship intelligent d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船智能船坞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船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无人船智能船坞。
技术介绍
传统用于监测的无人船一般需要人工收放和能源补给,需要人工搬运船到固定站充电或者更换电池。因此,对于无人船的管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不利于维护和无人船的全天候作业。另一方面,对无人船进行充电时,针对传统的接触式充电,其触点容易沾水,进而,具有造成进水短路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无人船智能船坞,其能够使无人船的停泊和充电达到无人化管理状态,无需人工进行充电和搬运。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无人船智能船坞,包括:充电船坞和船坞控制柜;所述船坞控制柜固定设置在岸基上,与远方监控系统相连;所述充电船坞设置在水域上、连接在岸基边,与船坞控制柜相连;所述充电船坞,用于接收无人船发送的进坞信号;检测无人船行驶到位后,为无人船充电,并向无人船发送使无人船进入休眠状态的休眠命令;以及,待无人船充电完成后,向无人船发出出坞信号;所述船坞控制柜,用于控制充电船坞对无人船进行充电;以及,接收远方监控系统发送的休眠命令和出坞信号,并转发至充电船坞。进一步地,还包括:系泊机构;所述充电船坞通过系泊机构与岸基边连接,且始终浮于水域平面上;所述充电船坞包括:船坞主体、无人船固定机构、无人船提升机构和无人船充电机构;所述船坞主体漂浮于水域上,与岸基边固定相连;在船坞主体上设置有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分别与船坞控制柜和无人船相连;所述无人船固定机构、无人船提升机构和无人船充电机构都安装在船坞主体上;所述无人船充电机构,用于为无人船充电;所述无人船固定机构,用于固定驶入船坞主体的无人船;所述无人船提升机构,用于将固定的无人船送至无人船充电机构处进行充电。更进一步地,所述船坞主体包括:坞顶、浮筒、船坞平台、坞体和光伏板;所述浮筒有两个,都漂浮于水域上;所述船坞平台分为两侧,每侧船坞平台对应固定设置在一个浮筒上;所述坞体分为两侧,每侧坞体对应固定设置在一侧船坞平台上;两侧船坞平台之间和两侧坞体之间的空间用于容纳无人船;所述坞顶固定在两侧坞体顶部;所述光伏板设置在坞顶上,与无人船充电机构相连。再进一步地,所述无人船提升机构包括:提升机、提升绳、提升机固定架和提升架;所述提升机固定架为方框架结构,底部分别固定在两侧船坞平台内侧边缘的中部;所述提升机设置在提升机固定架的顶部,所述提升绳的一端固定在提升机上;所述提升架为方框架结构,位于两侧船坞平台之间,用于承载无人船;所述提升架的顶部可与提升绳的另一端相连,底部与无人船固定机构相连。还进一步的,所述无人船固定机构包括:后挡板、前挡板和第一传感器;所述后挡板设置在提升架底部远离岸基的一侧;当提升架内承载有无人船时,所述后挡板竖向设置,避免无人船从提升架远离岸基的一侧滑出;当提升架内为空时,所述后挡板水平设置,保证无人船沿后挡板驶入提升架内;所述前挡板竖向设置在提升架底部靠近岸基的一侧,并可沿无人船在两侧船坞平台之间行驶的方向上来回伸缩;所述前挡板避免无人船从提升架靠近岸基的一侧滑出;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提升架上,用于监测前挡板;所述第一传感器与船坞控制柜相连。又进一步地,所述无人船充电机构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为无人船进行无线线圈方式充电,与光伏板相连;所述充电模块设置在提升机固定架上,所述充电模块可水平伸缩靠近提升架内的无人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船坞主体还包括:第一导向板、起吊环;所述第一导向板分为两块,两块第一导向板相对设置,分别固定在两侧船坞平台的内侧边缘、靠远离岸基的一端;所述第一导向板,用于使无人船稳定的进入两侧船坞平台之间的空间;所述起吊环固定设置在每侧船坞平台的外侧,用于船坞的起吊和系泊;所述船坞主体上设置有第二传感器,与船坞控制柜相连,用于实时监测每个浮筒的状态;所述船坞主体上设置有用于防止盗窃无人船监测的第三传感器和摄像头;所述第三传感器和摄像头分别与船坞控制柜相连;所述船坞主体上设置有与船坞控制柜相连的探照灯、状态显示灯和蜂鸣器。进一步地,所述无人船提升机构还包括:提升导向装置、第二导向板(306)和托板;所述第二导向板有两块,分别安装在提升架的两侧,用于使无人船稳定在提升架内;所述托板安装在提升架的底部,用于支撑无人船;所述提升导向装置有多个,分别固定在提升架两侧的外侧;每个提升导向装置分别与提升机固定架两侧的内侧对应接触,使提升架可沿提升机固定架上下滑动;所述提升机固定架上安装有限制提升的上下限位机构。进一步地,所述无人船固定机构还包括:旋转轴、固定杆、第一驱动器(204)、前限位块和导向轴及弹簧;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后挡板的一侧边,并且通过轴承与提升架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为可伸缩的连杆,一端固定连接在提升架的一侧,另一端通过固定杆与旋转轴连接;所述导向轴及弹簧为可伸缩结构,安装在提升架和前挡板之间;所述前限位块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提升架两侧靠近岸基的侧边上。优选地,所述无人船充电机构还包括:底座、驱动器固定板、第二驱动器、导向套、第一导向轴、前固定板、第二导向轴、充电模块保护板;所述底座与驱动器固定板平行设置、固定相连;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提升机固定架上;所述第二驱动器为可伸缩连杆,一端固定在驱动器固定板的内侧,另一端穿过底座后固定在前固定板上;所述前固定板与充电模块保护板平行设置,通过多根第二导向轴固定相连;所述充电模块设置在充电模块保护板内;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通孔,每个通孔上都安装有导向套;所述第一导向轴为可伸缩连杆,一端固定在前固定板上,另一端穿过对应导向套后固定在驱动器固定板的内侧;所述无人船充电机构上设置有用于监测无人船充电状态的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与船坞控制柜相连。在本专利技术中,充电船坞既能供无人船停泊,又能为无人船进行充电。通过船坞控制柜,将充电船坞与远方监控系统相连;通过设置在充电船坞上的通信模块,将无人船、通信模块和船坞控制柜相连;无人船可将状态信息发送至船坞控制柜,船坞控制柜根据无人船的状态向充电船坞发送对应指令,使得充电船坞能够配合无人船的各种状态。实施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人船智能船坞能自动对无人船进行收放和能源补给,实时监控船坞状态,视频同步到监控中心,远程控制和操作,实现无人船的全天候作业和无人化管理。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船坞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无人船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船智能船坞,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船坞和船坞控制柜(600);/n所述船坞控制柜(600)固定设置在岸基上,与远方监控系统相连;所述充电船坞设置在水域上、连接在岸基边,与船坞控制柜(600)相连;/n所述充电船坞,用于接收无人船发送的进坞信号;检测无人船行驶到位后,为无人船充电,并向无人船发送使无人船进入休眠状态的休眠命令;/n以及,待无人船充电完成后,向无人船发出出坞信号;/n所述船坞控制柜(600),用于控制充电船坞对无人船进行充电;/n以及,接收远方监控系统发送的休眠命令和出坞信号,并转发至充电船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船智能船坞,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船坞和船坞控制柜(600);
所述船坞控制柜(600)固定设置在岸基上,与远方监控系统相连;所述充电船坞设置在水域上、连接在岸基边,与船坞控制柜(600)相连;
所述充电船坞,用于接收无人船发送的进坞信号;检测无人船行驶到位后,为无人船充电,并向无人船发送使无人船进入休眠状态的休眠命令;
以及,待无人船充电完成后,向无人船发出出坞信号;
所述船坞控制柜(600),用于控制充电船坞对无人船进行充电;
以及,接收远方监控系统发送的休眠命令和出坞信号,并转发至充电船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船智能船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系泊机构(500);所述充电船坞通过系泊机构(500)与岸基边连接,且始终浮于水域平面上;
所述充电船坞包括:船坞主体(100)、无人船固定机构(200)、无人船提升机构(300)和无人船充电机构(400);
所述船坞主体(100)漂浮于水域上,与岸基边固定相连;在船坞主体(100)上设置有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分别与船坞控制柜(600)和无人船相连;
所述无人船固定机构(200)、无人船提升机构(300)和无人船充电机构(400)都安装在船坞主体(100)上;
所述无人船充电机构(400),用于为无人船充电;
所述无人船固定机构(200),用于固定驶入船坞主体(100)的无人船;
所述无人船提升机构(300),用于将固定的无人船送至无人船充电机构(400)处进行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船智能船坞,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坞主体(100)包括:坞顶(101)、浮筒(102)、船坞平台(104)、坞体(106)和光伏板(107);
所述浮筒(102)有两个,都漂浮于水域上;所述船坞平台(104)分为两侧,每侧船坞平台(104)对应固定设置在一个浮筒(102)上;
所述坞体(106)分为两侧,每侧坞体(106)对应固定设置在一侧船坞平台(104)上;
两侧船坞平台(104)之间和两侧坞体(106)之间的空间用于容纳无人船;
所述坞顶(101)固定在两侧坞体(106)顶部;
所述光伏板(107)设置在坞顶(101)上,与无人船充电机构(400)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船智能船坞,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船提升机构(300)包括:提升机(301)、提升绳(302)、提升机固定架(303)和提升架(304);
所述提升机固定架(303)为方框架结构,底部分别固定在两侧船坞平台(104)内侧边缘的中部;
所述提升机(301)设置在提升机固定架(303)的顶部,所述提升绳(302)的一端固定在提升机(301)上;
所述提升架(304)为方框架结构,位于两侧船坞平台(104)之间,用于承载无人船;所述提升架(304)的顶部可与提升绳(302)的另一端相连,底部与无人船固定机构(200)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船智能船坞,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船固定机构(200)包括:后挡板(201)、前挡板(206)和第一传感器;
所述后挡板(201)设置在提升架(304)底部远离岸基的一侧;当提升架(304)内承载有无人船时,所述后挡板(201)竖向设置,避免无人船从提升架(304)远离岸基的一侧滑出;当提升架(304)内为空时,所述后挡板(201)水平设置,保证无人船沿后挡板(201)驶入提升架(304)内;
所述前挡板(206)竖向设置在提升架(304)底部靠近岸基的一侧,并可沿无人船在两侧船坞平台(104)之间行驶的方向上来回伸缩;所述前挡板(206)避免无人船从提升架(304)靠近岸基的一侧滑出;
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提升架(304)上,用于监测前挡板(206);所述第一传感器与船坞控制柜(600)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船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杨咏林金立立蒋云付帅向伦凯叶艳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方智能武汉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