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蛋品质检准确性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46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升蛋品质检准确性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在机架上循环运行的链条输送带,所述链条输送带包括设在两侧循环运行的链条和排列铰接在两侧链条之间用于支撑待检蛋品的转辊,所述转辊的下方设有用于搓动转辊往复转动的摩擦杆,所述摩擦杆呈直线往复运动;所述转辊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固定设有滚轮,所述滚轮包括圆柱摩擦轴和对称设在圆柱摩擦轴两端的锥台,所述摩擦杆作用在转辊的两端靠近转辊铰接于链条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升蛋品质检准确性的机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实现蛋品整个外周的质检和提高质检的准确性。

Institution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egg quality insp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升蛋品质检准确性的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升蛋品质检准确性的机构。
技术介绍
:蛋品加工企业需要对蛋品表面是否破损进行检验,否则容易影响产品出厂的品质,目前通常通过人工对放置在输送带上的蛋品自上而下进行查看质检,在输送带下方设有照明灯,该照明灯自下而上照明以让质检人员便于查看,但目前在输送带上行进的蛋品都仅仅随输送带进行直线移动,并未沿蛋品的长轴进行自转,从而使质检人员是无法观察到位于蛋品侧向和底部的情况,从而出现即使进行了质检,但仍然出现一部分的破损未能被检出;此外,由于蛋品数量巨大,在蛋品输入到输送带上时并不能保证均能摆正输入,从而在蛋品整个输送过程中无法摆正,使质检人员无法质检到蛋品的整个周圈,容易出现漏检现象;另外,在输送带上的蛋品始终处于转动的情况下时,质检人员视觉检验容易疲劳,从而不利于长时间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蛋品质检准确性的机构,该提升蛋品质检准确性的机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实现蛋品整个外周的质检和提高质检的准确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升蛋品质检准确性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在机架上循环运行的链条输送带,所述链条输送带包括设在两侧循环运行的链条和排列铰接在两侧链条之间用于支撑待检蛋品的转辊,所述转辊的下方设有用于搓动转辊往复转动的摩擦杆,所述摩擦杆呈直线往复运动;所述转辊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固定设有滚轮,所述滚轮包括圆柱摩擦轴和对称设在圆柱摩擦轴两端的锥台,所述摩擦杆作用在转辊的两端靠近转辊铰接于链条的位置。进一步的,上两相邻转辊的间距为S=40-60mm,所述摩擦杆单向直线行程为2S,往复一次的行程为4S。进一步的,上述转辊为胶辊。进一步的,上述摩擦杆由曲柄连杆机构驱动往复直线运动。进一步的,上述链条输送带上设有链轮,所述链轮套接在转轴上,所述转轴的外端连接有旋转曲柄块,所述旋转曲柄块的自由端连接连杆的第一端,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与滑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内侧固定连接于摩擦杆的一端,所述滑动杆限位在滑动槽内水平滑动。进一步的,上述转辊的下方设有朝向待检蛋品照射的发光装置。本技术提升蛋品质检准确性的机构的工作原理:通过摩擦杆的动作,使转辊间歇进行正、反转运动,从而让转辊上的待检蛋品进行转动,从而让质检人员可以完全观察到整个蛋品外周是否损坏,另外转辊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固定设有滚轮,所述滚轮包括圆柱摩擦轴和对称设在圆柱摩擦轴两端的锥台,所述摩擦杆作用在转辊的两端靠近转辊铰接于链条的位置,从而使得未正放的蛋品可以在输送过程中可以自动摆正,使蛋品在输送过程中保持沿着蛋品长轴方向转动,有利于质检人员可以完全观察到整个蛋品外周是否损坏,有利于保证蛋品质检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构造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构造示意图;图3、图4是图2的局部构造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示意图;图6是图1的左视阶梯剖面构造示意图;图7是未正放蛋品在链条输送带上的俯视图;图8是待检蛋品在链条输送带上间隙性自转的示意图;图9是图1的局部视图;图10是图8的局部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升蛋品质检准确性的机构包括机架1和设在机架1上循环运行的链条输送带2,所述链条输送带2包括设在两侧循环运行的链条3和排列铰接在两侧链条3之间用于支撑待检蛋品的转辊4,所述转辊4的下方设有用于搓动转辊4往复转动的摩擦杆5,所述摩擦杆呈直线往复运动,摩擦杆与转辊接触的表面较为粗糙,从而可以通过摩擦力进行驱动转辊转动。进一步的,为了让蛋品较好的动作,上述转辊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固定设有滚轮14,所述滚轮14包括圆柱摩擦轴15和对称设在圆柱摩擦轴两端的锥台16,其中圆柱摩擦轴15的直径为26mm,长度为26mm,锥台16底角为56度,两相邻滚轮14的中心距为40-60mm,通过该上述设计,使得未正放的蛋品(即蛋品轴线与滚轮14形成交叉,如图7所示)可以在输送过程中可以自动摆正;所述摩擦杆5作用在转辊的两端靠近转辊铰接于链条的位置,摩擦杆5具有两根,分别作用在转辊的两端,从而避免摩擦杆5阻挡发光装置13的光线,同时摩擦杆5的宽度可大可小,与可驱动转辊转动即可,为使两者的摩擦效果好,可以在它们表面设有耐磨的橡胶层等。此外为了让摩擦驱动效果好,摩擦杆5靠近滑动杆11的一端为斜置的,从而在往复驱动过程中,滑动杆除了给摩擦杆具有水平往复直线的驱动力外,还有一个垂直于水平面的压力,从而增加了摩擦效果。此外,为了让位于两转辊间的待检蛋品可以间隙性的自转和间隙性的不自转,即一段时间内自转而一段时间内不自转,而再一段时间内自转,再一段时间内不自转,这样可在不自转状态下位于蛋品可视区域内可被良好的观察到,也可减少质检人员的视觉疲劳,因此需要设计两相邻转辊的间距为S=40-60mm,所述摩擦杆单向直线行程为2S,往复一次的行程为4S,如图8所示,在蛋品圆周进行三等分,分别标记1、2和3,在该图中链条输送带2往右侧移动,摩擦杆往复左右运动,转辊4和蛋品K间隙的转动,在运动过程中,如图8所示,蛋品在固定的某三列处于朝上位置,从而使检查人员可以视线注视该三列即可,无需反复跟随蛋品转移视线而造成视觉疲劳,大大改善了使用。进一步的,为了使该转辊可以较好的驱动蛋品进行转动,上述转辊为胶辊,胶辊可以是现有市售的呈圆柱形的胶辊或异形胶辊,其目的主要为了实现蛋品可以在两转辊间自转。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摩擦杆由曲柄连杆机构6驱动往复直线运动,该曲柄连杆机构的动力输入可以是独立的一个电机来驱动曲柄连杆机构动作,或者是如下机构,该机构的驱动力来源于链条输送带本身的动力,无需增加动力源。即上述链条输送带上设有链轮7,所述链轮套接固定在转轴8上,所述转轴8的外端连接有旋转曲柄块9,所述旋转曲柄块9的自由端连接连杆10的第一端,所述连杆10的第二端与滑动杆11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11的内侧固定连接于摩擦杆5的一端,所述滑动杆11限位在滑动槽12内水平滑动,上述链轮7可以是主动链轮或者是被动链轮均可,在链轮转动后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旋转曲柄块9转动,旋转曲柄块9的转动,其自由端带动连杆往复摆转动作,连杆第二端连接的滑动杆即在滑动槽12的限位作用下,和摩擦杆5一起做直线往复运动,上述的链轮7、旋转曲柄块9、连杆10和滑动杆11、滑动槽12形成了曲柄连杆机构,该机构的驱动力来源于链条输送带链轮本身的动力,无需增加动力源,简化了机构和降低了成本。为了让摩擦杆摩擦效果好,其下方可以设有支撑滑动轨道槽。进一步的,为了是查看、质检效果好,上述转辊的下方设有朝向待检蛋品照射的发光装置13,该发光装置13可以是日光灯、LED灯、荧光灯等。本技术提升蛋品质检准确性的机构的工作原理:通过摩擦杆的动作,使转辊间歇进行正、反转运动,从而让转辊上的待检蛋品进行转动,从而让质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蛋品质检准确性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在机架上循环运行的链条输送带,所述链条输送带包括设在两侧循环运行的链条和排列铰接在两侧链条之间用于支撑待检蛋品的转辊,所述转辊的下方设有用于搓动转辊往复转动的摩擦杆,所述摩擦杆呈直线往复运动;所述转辊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固定设有滚轮,所述滚轮包括圆柱摩擦轴和对称设在圆柱摩擦轴两端的锥台,所述摩擦杆作用在转辊的两端靠近转辊铰接于链条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蛋品质检准确性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在机架上循环运行的链条输送带,所述链条输送带包括设在两侧循环运行的链条和排列铰接在两侧链条之间用于支撑待检蛋品的转辊,所述转辊的下方设有用于搓动转辊往复转动的摩擦杆,所述摩擦杆呈直线往复运动;所述转辊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固定设有滚轮,所述滚轮包括圆柱摩擦轴和对称设在圆柱摩擦轴两端的锥台,所述摩擦杆作用在转辊的两端靠近转辊铰接于链条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蛋品质检准确性的机构,其特征在于:两相邻转辊的间距为S=40-60mm,所述摩擦杆单向直线行程为2S,往复一次的行程为4S。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升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兆志刘双连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闽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