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浩宽专利>正文

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7353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轧辊回收,尤其涉及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包括自动进给环切机构,龙门架,重铸浇筑改造机构,变速箱,变速轮组,控制显示器和辊头断裂轧辊;自动进给环切机构顶端右部与重铸浇筑改造机构进行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提高了浇铸的修补体与原体之间的贴合度和刚性需求,同时防止因直接浇铸导致的因连接性不强的再次断裂,同时将重新浇铸后的辊头断裂轧辊表面多余量的修正,减少全部辊头断裂轧辊进行熔融回收重造时,加工时间长,只用将辊头断裂轧辊端头进行回收,解决加工时间和节省了加工能耗的效果。

A repairing device of roll head fracture melting ca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轧辊回收,尤其涉及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轧辊是轧机上使金属产生连续塑性变形的主要工作部件,轧辊主要由辊身、辊颈以及轴头三个部分构成,其中,辊身是实际参与轧制金属的轧辊中间部分;辊颈安装在轴承中,并通过轴承座和下压装置把轧制力传给机架;轴头则是通过连接轴和齿轮座连接,以将电机的转动力矩传递给轧辊,从而使轧辊转动轧制金属。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110216270A针对已有的辊颈缺陷的轧辊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将整个轧辊报废处理的问题,公开了一种轧辊修复方法及用于轧辊的修复设备,其通过将铁水浇入所述成型腔内并从所述排料通道排出,以对所述辊颈的剩余部分进行冲熔处理的方式,克服了辊颈缺陷的轧辊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将整个轧辊报废处理的问题,但由于原体与浇注体的贴合程度不足,并且刚性条件大打折扣,从而会导致再次用于加工过程中极易断裂,造成人身伤害,设备停产的问题。中国专利CN107088696A针对已有的堆焊工件的尺寸受主机结构尺寸限制,难以得到扩展,通用性不强的问题,公开了一种轧辊修复堆焊机,其通过整堆焊工位,堆焊工件尺寸扩展能力大的特点,且具有焊前预热、焊接表面清理和除焊烟的方式,克服了堆焊工件的尺寸受主机结构尺寸限制,难以得到扩展,通用性不强的问题,但由于通过焊接的辊颈和辊头容易产生偏离轴心,并且焊接效果不能达到轧辊在使用中的高强度压力要求,从而会导致在使用过程中轧辊容易突然产生崩裂,造成设备停车,损坏设备。中国专利CN102274949A针对已有的断辊后一般都作报废处理的问题,公开了一种轧辊辊头、辊颈断裂再熔铸修复方法,其通过将轧辊的辊头、辊颈残余部位上的裂纹缺陷处切掉,然后进行熔铸熔接的方式,克服了断辊后一般都作报废处理的问题,但由于未提供有效的设备保证熔铸部位不易脱离,从而会导致轧辊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易断裂分离,造成操作人员的伤亡,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利用三条切削燕尾槽进行浇铸,提高了浇铸的修补体与原体之间的贴合度和刚性需求,同时防止因直接浇铸导致的因连接性不强的再次断裂,在浇铸时产生多余量,增强了浇注体与原体的贴合度和稳定性,实现了浇铸的多余量可提高与原辊头断裂轧辊的结合度,同时将重新浇铸后的辊头断裂轧辊表面多余量的修正,减少全部辊头断裂轧辊进行熔融回收重造时,大量钢融化耗能高,加工时间长,只用将辊头断裂轧辊端头进行回收,解决加工时间和节省了加工能耗的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熔铸原体与浇注体的贴合程度不足,并且刚性条件大打折扣,再次用于生产过程中极易断裂,焊接的辊颈和辊头容易产生偏离轴心,焊接效果不能达到轧辊在使用中的高强度压力要求,轧辊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易断裂,崩裂分离造成设备停车,损坏设备,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熔铸原体与浇注体的贴合程度不足,并且刚性条件大打折扣,再次用于生产过程中极易断裂,焊接的辊颈和辊头容易产生偏离轴心,焊接效果不能达到轧辊在使用中的高强度压力要求,轧辊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易断裂,崩裂分离造成设备停车,损坏设备,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本专利技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包括底部支架,步进电机,第三传动轮,第一圆柱齿轮,第一电动推杆,第一锥齿轮,自动进给环切机构,龙门架,重铸浇筑改造机构,变速箱,变速轮组,控制显示器,辊头断裂轧辊,支撑转动座和浇筑模具;底部支架顶端左部与步进电机进行螺栓连接;底部支架内左底部设置有第三传动轮;底部支架顶端右部设置有自动进给环切机构;底部支架顶端右部与龙门架进行焊接;底部支架顶端左中部与变速箱进行螺栓连接;底部支架顶端中部与支撑转动座进行焊接;步进电机右端中部与变速轮组进行插接,并且变速轮组底端左部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相连接,而且变速轮组左端和右端均与变速箱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右端中部通过圆杆与第一圆柱齿轮进行插接;第一圆柱齿轮右端中部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插接;第一电动推杆右端与第一锥齿轮进行插接,并且第一锥齿轮右端顶部与自动进给环切机构相连接;自动进给环切机构顶端右部与重铸浇筑改造机构进行啮合,并且重铸浇筑改造机构顶端与龙门架相连接;变速轮组右端顶部设置有辊头断裂轧辊,并且辊头断裂轧辊底端中部与支撑转动座相连接;支撑转动座外表面右部与浇筑模具进行套接。进一步的,自动进给环切机构包括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一丝杆,进给刀架,第一切削刀,齿杆,第一复位弹簧,进给拨杆,第二圆柱齿轮,第三圆柱齿轮,进给拨轮,第一滑轨,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四圆柱齿轮,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和第五圆柱齿轮;第二锥齿轮顶端中部通过圆杆与第三锥齿轮进行插接;第三锥齿轮顶端右部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右端中部与第一丝杆进行插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中左部与进给刀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顶端右部设置有第五锥齿轮;进给刀架顶端与第一切削刀进行滑动连接;进给刀架内左底部与第一复位弹簧进行焊接;进给刀架后端顶部与第一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切削刀左端底部与齿杆进行焊接;齿杆左端底部与第二圆柱齿轮进行啮合;第一复位弹簧底端与进给拨杆进行焊接;第二圆柱齿轮左端顶部与第三圆柱齿轮进行啮合;第三圆柱齿轮后端中部与进给拨轮进行插接,并且进给拨轮右端顶部与进给拨杆相连接;第五锥齿轮顶端后部与第六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后端与第四圆柱齿轮进行插接;第六锥齿轮底端通过圆杆与第七锥齿轮进行插接;第七锥齿轮底端左部与第八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八锥齿轮左端中部与第五圆柱齿轮进行插接;第一丝杆左端和后端与底部支架相连接;第一滑轨后端与底部支架相连接。进一步的,重铸浇筑改造机构包括第二滑轨,滑块,第六圆柱齿轮,第二丝杆,变位圆盘,第二切削刀,限位杆,第一限位块,第二复位弹簧,第一滑套,操作手柄,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第二滑套,第三传动杆,第四传动杆,第三滑套,止动块,第二限位块和第四滑套;第二滑轨前端左部与滑块进行滑动连接;滑块底端左部与第六圆柱齿轮进行转动连接;滑块底端右部与第一滑套进行焊接;滑块顶端左部与第一传动杆进行铰接;第六圆柱齿轮后端中部与第二丝杆进行插接;第二丝杆外表面中部与变位圆盘进行转动连接;变位圆盘内左中部与第二切削刀进行螺栓连接;变位圆盘右端顶部与设置有限位杆,并且限位杆外表面右部与第一滑套相连接;限位杆外表面左部与第一限位块进行焊接;限位杆外表面中部与第二复位弹簧进行套接;限位杆右端与操作手柄进行旋接;第一传动杆左端与第二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中部与第二滑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传动杆左端与第三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杆顶端与第四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中部与第三滑套进行滑动连接;第四传动杆左端设置有止动块;止动块底端与第二限位块进行焊接;第二限位块外表面顶部与第四滑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轨后端左部与龙门架相连接;第六圆柱齿轮底端与自动进给环切机构进行啮合;第二滑套顶端与龙门架相连接;第三滑套顶端与龙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包括底部支架(1),步进电机(2),第三传动轮(3),第一圆柱齿轮(4),第一电动推杆(5)和第一锥齿轮(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进给环切机构(7),龙门架(8),重铸浇筑改造机构(9),变速箱(10),变速轮组(11),控制显示器(12),辊头断裂轧辊(13),支撑转动座(14)和浇筑模具(15);底部支架(1)顶端左部与步进电机(2)进行螺栓连接;底部支架(1)内左底部设置有第三传动轮(3);底部支架(1)顶端右部设置有自动进给环切机构(7);底部支架(1)顶端右部与龙门架(8)进行焊接;底部支架(1)顶端左中部与变速箱(10)进行螺栓连接;底部支架(1)顶端中部与支撑转动座(14)进行焊接;步进电机(2)右端中部与变速轮组(11)进行插接,并且变速轮组(11)底端左部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3)相连接,而且变速轮组(11)左端和右端均与变速箱(10)相连接;第三传动轮(3)右端中部通过圆杆与第一圆柱齿轮(4)进行插接;第一圆柱齿轮(4)右端中部与第一电动推杆(5)进行插接;第一电动推杆(5)右端与第一锥齿轮(6)进行插接,并且第一锥齿轮(6)右端顶部与自动进给环切机构(7)相连接;自动进给环切机构(7)顶端右部与重铸浇筑改造机构(9)进行啮合,并且重铸浇筑改造机构(9)顶端与龙门架(8)相连接;变速轮组(11)右端顶部设置有辊头断裂轧辊(13),并且辊头断裂轧辊(13)底端中部与支撑转动座(14)相连接;支撑转动座(14)外表面右部与浇筑模具(15)进行套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包括底部支架(1),步进电机(2),第三传动轮(3),第一圆柱齿轮(4),第一电动推杆(5)和第一锥齿轮(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进给环切机构(7),龙门架(8),重铸浇筑改造机构(9),变速箱(10),变速轮组(11),控制显示器(12),辊头断裂轧辊(13),支撑转动座(14)和浇筑模具(15);底部支架(1)顶端左部与步进电机(2)进行螺栓连接;底部支架(1)内左底部设置有第三传动轮(3);底部支架(1)顶端右部设置有自动进给环切机构(7);底部支架(1)顶端右部与龙门架(8)进行焊接;底部支架(1)顶端左中部与变速箱(10)进行螺栓连接;底部支架(1)顶端中部与支撑转动座(14)进行焊接;步进电机(2)右端中部与变速轮组(11)进行插接,并且变速轮组(11)底端左部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3)相连接,而且变速轮组(11)左端和右端均与变速箱(10)相连接;第三传动轮(3)右端中部通过圆杆与第一圆柱齿轮(4)进行插接;第一圆柱齿轮(4)右端中部与第一电动推杆(5)进行插接;第一电动推杆(5)右端与第一锥齿轮(6)进行插接,并且第一锥齿轮(6)右端顶部与自动进给环切机构(7)相连接;自动进给环切机构(7)顶端右部与重铸浇筑改造机构(9)进行啮合,并且重铸浇筑改造机构(9)顶端与龙门架(8)相连接;变速轮组(11)右端顶部设置有辊头断裂轧辊(13),并且辊头断裂轧辊(13)底端中部与支撑转动座(14)相连接;支撑转动座(14)外表面右部与浇筑模具(15)进行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进给环切机构(7)包括第二锥齿轮(701),第三锥齿轮(702),第四锥齿轮(703),第一丝杆(704),进给刀架(705),第一切削刀(706),齿杆(707),第一复位弹簧(708),进给拨杆(709),第二圆柱齿轮(7010),第三圆柱齿轮(7011),进给拨轮(7012),第一滑轨(7013),第五锥齿轮(7014),第六锥齿轮(7015),第四圆柱齿轮(7016),第七锥齿轮(7017),第八锥齿轮(7018)和第五圆柱齿轮(7019);第二锥齿轮(701)顶端中部通过圆杆与第三锥齿轮(702)进行插接;第三锥齿轮(702)顶端右部与第四锥齿轮(703)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703)右端中部与第一丝杆(704)进行插接;第一丝杆(704)外表面中左部与进给刀架(7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704)顶端右部设置有第五锥齿轮(7014);进给刀架(705)顶端与第一切削刀(706)进行滑动连接;进给刀架(705)内左底部与第一复位弹簧(708)进行焊接;进给刀架(705)后端顶部与第一滑轨(7013)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切削刀(706)左端底部与齿杆(707)进行焊接;齿杆(707)左端底部与第二圆柱齿轮(7010)进行啮合;第一复位弹簧(708)底端与进给拨杆(709)进行焊接;第二圆柱齿轮(7010)左端顶部与第三圆柱齿轮(7011)进行啮合;第三圆柱齿轮(7011)后端中部与进给拨轮(7012)进行插接,并且进给拨轮(7012)右端顶部与进给拨杆(709)相连接;第五锥齿轮(7014)顶端后部与第六锥齿轮(7015)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7015)后端与第四圆柱齿轮(7016)进行插接;第六锥齿轮(7015)底端通过圆杆与第七锥齿轮(7017)进行插接;第七锥齿轮(7017)底端左部与第八锥齿轮(7018)进行啮合;第八锥齿轮(7018)左端中部与第五圆柱齿轮(7019)进行插接;第一丝杆(704)左端和后端与底部支架(1)相连接;第一滑轨(7013)后端与底部支架(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重铸浇筑改造机构(9)包括第二滑轨(901),滑块(902),第六圆柱齿轮(903),第二丝杆(904),变位圆盘(905),第二切削刀(906),限位杆(907),第一限位块(908),第二复位弹簧(909),第一滑套(9010),操作手柄(9011),第一传动杆(9012),第二传动杆(9013),第二滑套(9014),第三传动杆(9015),第四传动杆(9016),第三滑套(9017),止动块(9018),第二限位块(9019)和第四滑套(9020);第二滑轨(901)前端左部与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浩宽
申请(专利权)人:夏浩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