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组合式蓄热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32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RCO催化技术领域的一种新型组合式蓄热层,包括蓄热主体,所述蓄热主体由蓄热单体进行堆叠组合而成,所述蓄热单体的内侧均匀开设有陶瓷蜂窝通孔,所述蓄热单体的中部位置上下侧分别设置有凸块和凹槽,所述蓄热单体上位于凸块和凹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横条凸起和横条开槽,所述凸块的中部纵向开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中插接有蓄热陶瓷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蓄热陶瓷棒以及固定杆的设置,使得组合式陶瓷蓄热体的强度显著提高,蓄热主体由蓄热单体进行堆叠组合而成,从而大幅降低了蓄热体安装与更换的施工难度,相邻的蓄热单体之间通过凸块和凹槽以及横条凸起和横条开槽相配合,可以有效避免了蓄热体安装错位带来的不利影响。

A new type of combined heat storage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组合式蓄热层
本技术涉及RCO催化
,具体为一种新型组合式蓄热层。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RCO催化净化装置由蓄热催化室,燃烧系统,组合式切换阀门,进出气组合通道,检查门,引风机,反吹箱,反吹切换阀,电控系统组成,装置处理能力2000-50000m3/h之间,净化过程将有机废气收集后由引风机将废气送入到蓄热催化净化装置,有机废气经引风机进入蓄热室的陶瓷蓄热体(陶瓷蓄热体“贮存”了上一循环的热量,处于高温状态),此时,陶瓷蓄热体释放热量,温度降低,而有机废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蓄热体的温度达到有机废气催化预热温度时,废气经过蓄热室换热后进入催化氧化室,蓄热式内装有耐高催化剂。完成催化净化过程,整个运行过程采用PLC控制。蓄热式燃烧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机械、石化、建材、有色冶金等行业工业炉上的节能环保新型燃烧技术。蓄热体是蓄热式燃烧器完成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中间载体,蓄热体周期性地蓄热与释热,将高温烟气的热量传递给常温助燃空气或煤气,实现烟气余热的回收和助燃空气或煤气的预热,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蓄热体是蓄热式燃烧器中的关键部件。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蓄热体主要有陶瓷蓄热球和蜂窝蓄热体两种,其中蜂窝蓄热体主要有正方形和正六边形两种格孔结构。对于陶瓷蓄热球,为满足高换热比表面积的技术要求,实际应用中的蓄热球直径小,蓄热室充填的蓄热球数量大,蓄热球间空隙通道不规则,易板结,不仅影响了烟气余热的回收效率,而且还给蓄热球的更换带来困难。对于蜂窝蓄热体,为保证高的换热比表面积,实际应用中都是采用薄孔壁蓄热体,导致蓄热体坯体与成品的强度较低,限制了蓄热体外形尺寸的增大,蓄热室内仍需堆砌大量的蓄热体小块,不仅造成安装与更换的施工困难,而且蓄热体在线更换的操作环境十分恶劣,尤其是前后排蜂窝蓄热体的错位,导致蜂窝通道部分堵塞,流动阻力增大,更加影响蓄热体的换热性能与节能效果。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组合式蓄热层,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组合式蓄热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组合式蓄热层,包括蓄热主体,所述蓄热主体由蓄热单体进行堆叠组合而成,所述蓄热单体的内侧均匀开设有陶瓷蜂窝通孔,所述蓄热单体的中部位置上下侧分别设置有凸块和凹槽,所述蓄热单体上位于凸块和凹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横条凸起和横条开槽,所述凸块的中部纵向开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中插接有蓄热陶瓷棒,所述蓄热陶瓷棒贯穿整个蓄热主体,所述蓄热陶瓷棒之间通过固定杆进行固定,堆叠的所述蓄热单体之间涂覆有粘接剂。优选的,相邻的所述蓄热单体之间凸块和凹槽相配合,所述凸块插接在凹槽中。优选的,相邻的所述蓄热单体之间横条凸起和横条开槽相配合,所述横条凸起插接在横条开槽中。优选的,所述粘接剂为耐温无机粘接剂。优选的,所述蓄热陶瓷棒的内部插接有用于加强结构强度的金属棒。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上焊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套接在蓄热陶瓷棒的外侧对蓄热陶瓷棒进行限位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蓄热陶瓷棒以及固定杆的设置,使得组合式陶瓷蓄热体的强度显著提高,蓄热主体由蓄热单体进行堆叠组合而成,从而大幅降低了蓄热体安装与更换的施工难度,相邻的蓄热单体之间通过凸块和凹槽以及横条凸起和横条开槽相配合,可以有效避免了蓄热体安装错位带来的不利影响,陶瓷蜂窝通孔强化了蓄热体的对流换热,达到提高组合式陶瓷蓄热体的换热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蓄热单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蓄热单体横向剖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蓄热陶瓷棒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固定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蓄热单体,2-蓄热陶瓷棒,3-固定杆,4-粘接剂,5-陶瓷蜂窝通孔,6-凸块,7-凹槽,8-横条凸起,9-横条开槽,10-贯通孔,11-金属棒,12-套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组合式蓄热层,包括蓄热主体,蓄热主体由蓄热单体1进行堆叠组合而成,蓄热单体1的内侧均匀开设有陶瓷蜂窝通孔5,蓄热单体1的中部位置上下侧分别设置有凸块6和凹槽7,蓄热单体1上位于凸块6和凹槽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横条凸起8和横条开槽9,凸块6的中部纵向开设有贯通孔10,贯通孔10中插接有蓄热陶瓷棒2,蓄热陶瓷棒2贯穿整个蓄热主体,蓄热陶瓷棒2之间通过固定杆3进行固定,堆叠的蓄热单体1之间涂覆有粘接剂4。其中,相邻的蓄热单体1之间凸块6和凹槽7相配合,凸块6插接在凹槽7中,相邻的蓄热单体1之间横条凸起8和横条开槽9相配合,横条凸起8插接在横条开槽9中;粘接剂4为耐温无机粘接剂;蓄热陶瓷棒2的内部插接有用于加强结构强度的金属棒11;固定杆3上焊接有套环12,套环12套接在蓄热陶瓷棒2的外侧对蓄热陶瓷棒2进行限位固定。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蓄热单体1进行上下堆叠组合,下层的蓄热单体1上的凸块6卡接在上层蓄热单体1的凹槽7中,下层的蓄热单体1上的横条凸起8卡接在上层蓄热单体1的横条开槽9中,使得上下相邻的蓄热单体1之间可以稳定的配合,避免错位,横向相邻的蓄热单体1之间涂覆有粘接剂4,粘接剂4为耐温无机粘接剂,可为磷酸盐耐火泥浆或溶胶结合耐火泥浆,通过蓄热陶瓷棒2贯穿整个蓄热主体,蓄热陶瓷棒2既可以进行蓄热又可以增强蓄热单体1之间连接的结构稳定性,蓄热陶瓷棒2之间通过固定杆3进行固定,对蓄热陶瓷棒2进行固定。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组合式蓄热层,包括蓄热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主体由蓄热单体(1)进行堆叠组合而成,所述蓄热单体(1)的内侧均匀开设有陶瓷蜂窝通孔(5),所述蓄热单体(1)的中部位置上下侧分别设置有凸块(6)和凹槽(7),所述蓄热单体(1)上位于凸块(6)和凹槽(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横条凸起(8)和横条开槽(9),所述凸块(6)的中部纵向开设有贯通孔(10),所述贯通孔(10)中插接有蓄热陶瓷棒(2),所述蓄热陶瓷棒(2)贯穿整个蓄热主体,所述蓄热陶瓷棒(2)之间通过固定杆(3)进行固定,堆叠的所述蓄热单体(1)之间涂覆有粘接剂(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组合式蓄热层,包括蓄热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主体由蓄热单体(1)进行堆叠组合而成,所述蓄热单体(1)的内侧均匀开设有陶瓷蜂窝通孔(5),所述蓄热单体(1)的中部位置上下侧分别设置有凸块(6)和凹槽(7),所述蓄热单体(1)上位于凸块(6)和凹槽(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横条凸起(8)和横条开槽(9),所述凸块(6)的中部纵向开设有贯通孔(10),所述贯通孔(10)中插接有蓄热陶瓷棒(2),所述蓄热陶瓷棒(2)贯穿整个蓄热主体,所述蓄热陶瓷棒(2)之间通过固定杆(3)进行固定,堆叠的所述蓄热单体(1)之间涂覆有粘接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式蓄热层,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蓄热单体(1)之间凸块(6)和凹槽(7)相配合,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世雄郝玉东刘瑞鹏张世凯周学政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西子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