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式蓄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9508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控式蓄热系统,包括:蓄热室,蓄热室具有沿蓄热室中心轴线延伸的多个蓄热腔,每个蓄热腔上设有温度检测器,并且蓄热腔的第二端设有进气阀和出气阀;燃烧室,燃烧室与每个蓄热腔的第一端连通;换气室,换气室包括进气腔和出气腔,进气腔通过对应的进气阀与所有蓄热腔连通,出气腔通过对应的出气阀与所有蓄热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独立检测、控制各个蓄热腔的温度,均化蓄热室的温度,保证被处理气体在进入燃烧室之前升温均匀,解决含VOCs废气处理过程热效率低下、净化率偏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控式蓄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蓄热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温控式蓄热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需求增加,生产各类产品的工厂越来越多,许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需要专有设备处理。现有的该类设备的蓄热系统存在不少缺点:一是蓄热床温度分布不均且不可调节,这样会导致运行能耗高、VOCs净化率下降使处理后排放气体满足不了国家和地方环保排放标准;二是其进出气结构可靠性低、维护困难、维护成本高且维护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温控式蓄热系统,能够独立检测、控制各个蓄热腔的温度,均化蓄热室的温度,保证被处理气体在进入燃烧室之前升温均匀,解决含VOCs废气处理过程热效率低下、净化率偏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温控式蓄热系统,包括:蓄热室,蓄热室具有沿蓄热室中心轴线延伸的多个蓄热腔,每个蓄热腔上设有温度检测器,每个蓄热腔在延伸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蓄热腔的第一端敞开,蓄热腔的第二端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控式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蓄热室(1),蓄热室(1)具有沿蓄热室中心轴线(11)延伸的多个蓄热腔(12),每个蓄热腔(12)上设有温度检测器(2),每个蓄热腔(12)在延伸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蓄热腔(12)的第一端敞开,蓄热腔(12)的第二端封闭,并且蓄热腔(12)的第二端设有进气阀(121)和出气阀(122);/n燃烧室(3),燃烧室(3)布置在蓄热室(1)沿蓄热室中心轴线(11)的一侧,燃烧室(3)与每个蓄热腔(12)的第一端连通;/n换气室(4),换气室(4)布置在蓄热室(1)沿蓄热室中心轴线(11)的另一侧,换气室(4)包括进气腔(41)和出气腔(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式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热室(1),蓄热室(1)具有沿蓄热室中心轴线(11)延伸的多个蓄热腔(12),每个蓄热腔(12)上设有温度检测器(2),每个蓄热腔(12)在延伸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蓄热腔(12)的第一端敞开,蓄热腔(12)的第二端封闭,并且蓄热腔(12)的第二端设有进气阀(121)和出气阀(122);
燃烧室(3),燃烧室(3)布置在蓄热室(1)沿蓄热室中心轴线(11)的一侧,燃烧室(3)与每个蓄热腔(12)的第一端连通;
换气室(4),换气室(4)布置在蓄热室(1)沿蓄热室中心轴线(11)的另一侧,换气室(4)包括进气腔(41)和出气腔(42),进气腔(41)通过对应的进气阀(121)与所有蓄热腔(12)连通,出气腔(42)通过对应的出气阀(122)与所有蓄热腔(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式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蓄热腔(12)以蓄热室中心轴线(11)为中心呈周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式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室(1)包括筒形围墙(13),由筒形围墙(13)限定的中空腔被呈辐射状分布的多个隔挡板(14)划分成多个所述蓄热腔(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明胡员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是达环保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