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风组件及具有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726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扫风组件及具有其的装置。扫风组件包括连杆和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盘旋设置在所述连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扫风组件的扫风部件仅仅包括连杆和螺旋叶片,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连杆通过其他驱动装置驱动正转和反转,带动螺旋叶片进行连续扫风,相对于以往结构中采用多块单片叶片结构来进行扫风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扫风组件的结构更加简单,扫风更加连续,舒适性好,便于提高用户的体验。

Scavenge components and devices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扫风组件及具有其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扫风组件及具有其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调器的扫风组件的扫风叶片大多具有多个分散的单体叶片,至少两段扫风连杆拉动扫风叶片扫风,例如专利文献:CN207081088U、CN102345924B、CN203375645U、CN103542506B与CN103542507A等。这样的结构由于单体零件较多,其装配效率非常低,且整体稳定性差。而且所有这些结构的扫风叶片在布设的叶片之间存在必然的间距,出风导向必然存在断续问题,因此导风后的风向不够均匀一致,也就使得舒适性效果不佳。可见,传统扫风装置采用较多的扫风叶片单体零件,装配效率底,且整体稳定性差的问题。传统扫风装置布设叶片必然存在的间距造成的扫风不连续,出风导向后的气流方向不均匀一致,导致舒适性体验不佳的问题。目前我司在开发的易拆卸式模块化空调器,能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方便的自行拆卸清洗和维护空调器,为确保扫风装置的整体稳定性和后期装配便捷性,扫风叶片的设计必须非常简洁,在装配效率与结构稳定性上都非常好,而且必须同步确保扫风的舒适性优异。综上所述的传统设计问题,急需设计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彻底解决传统扫风叶片所存在的装配效率低且结构不稳定的固有缺陷,并提供更佳的舒适性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风组件及具有其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扫风组件不便于组装、扫风不连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扫风组件,包括连杆和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盘旋设置在所述连杆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杆和所述螺旋叶片一体注塑成型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叶片的中轴面与所述螺旋叶片的正面或背面具有预定螺旋夹角α。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叶片的螺旋半径沿所述连杆的长度方向不发生变化或呈周期性变化。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叶片包括相互连接的大旋径叶片段和小旋径叶片段,所述大旋径叶片段和所述小旋径叶片段沿所述连杆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小旋径叶片段绕所述连杆设置一周,所述大旋径叶片段绕所述连杆设置两周。进一步地,所述小旋径叶片段和所述大旋径叶片段绕所述连杆均设置一周。进一步地,所述小旋径叶片段的半径大于等于0。进一步地,所述扫风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连杆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连杆正转和反转。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扫风组件,所述扫风组件为上述的扫风组件。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中的扫风组件的扫风部件仅仅包括连杆和螺旋叶片,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连杆通过其他驱动装置驱动正转和反转,带动螺旋叶片进行连续扫风,相对于以往结构中采用多块单片叶片结构来进行扫风的方式,本技术中的扫风组件的结构更加简单,扫风更加连续,舒适性好,便于提高用户的体验。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空调器的主视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扫风组件的主视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螺杆和螺旋叶片的主视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扫风组件的分解图;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扫风组件顺时针转动时的导风图;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扫风组件逆时针转动时的导风图;图7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的螺杆和螺旋叶片的主视图;图8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螺杆和螺旋叶片的侧视图;图9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螺杆和螺旋叶片的主视图;以及图10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螺杆和螺旋叶片的侧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连杆;11、驱动轴孔;20、螺旋叶片;21、大旋径叶片段;22、小旋径叶片段;30、驱动电机;31、扁位轴;32、螺钉孔;40、外壳部件;50、出风口。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参见图1至图10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尤其指空调器,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包括外壳部件40和扫风组件等结构,该外壳部件40上设置有出风口50,实际安装时,将扫风组件安装在空调器的出风口50处,便于对出风口50处的风进行扫送。正如
技术介绍
中记载的一样,现有的导风组件的结构的零部件比较多,装配效率低,存在扫风不连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对扫风组件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扫风组件包括连杆10和螺旋叶片20,该螺旋叶片20盘旋设置在连杆10上。可见,本实施例中的扫风组件的扫风部件仅仅包括连杆10和螺旋叶片20,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连杆10通过其他驱动装置驱动正转和反转,带动螺旋叶片20进行连续扫风,相对于以往结构中采用多块单片叶片结构来进行扫风的方式,本实施例中的扫风组件的结构更加简单,扫风更加连续,舒适性好,便于提高用户的体验。实际设计时,本实施例中的连杆10和螺旋叶片20一体注塑成型设置,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便于组装,进而便于降低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生产成本。本实施例中的螺旋叶片20的中轴面与螺旋叶片20的正面或背面具有预定螺旋夹角α,当连杆10正转或者反转时,便于进行扫风作业。在整个连杆10上绕旋的螺旋叶片20在绕旋行程中的任何一个部位,本实施例中的螺旋叶片20的正面(或背面)都与此部位的连杆10的法向平面(即中轴面)成一个螺旋夹角α,此夹角α的设计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扫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10)和螺旋叶片(20),所述螺旋叶片(20)盘旋设置在所述连杆(1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10)和螺旋叶片(20),所述螺旋叶片(20)盘旋设置在所述连杆(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0)和所述螺旋叶片(20)一体注塑成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20)的中轴面与所述螺旋叶片(20)的正面或背面具有预定螺旋夹角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20)的螺旋半径沿所述连杆(10)的长度方向不发生变化或呈周期性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20)包括相互连接的大旋径叶片段(21)和小旋径叶片段(22),所述大旋径叶片段(21)和所述小旋径叶片段(22)沿所述连杆(10)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银银余欣锋马海林朱耀黄泽雄杨盼张志龙王富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