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冷却器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095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油冷却器盖,其包括:盖本体,在盖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机油冷却器壳体的连接面;盖本体在连接面上设置靠近连界面边缘设置并环绕连接面的胶条安装槽,胶条安装槽内安装密封胶条,密封胶条的高度凸出胶条安装槽;盖本体在连接面上还设置并环绕连接面的气囊安装槽,气囊安装槽内设置密封气囊;密封气囊连通进气管道;进气管道穿过盖本体的管道安装孔延长至盖本体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油冷却器盖能够在设备的长期使用后,机油发生泄露时降低机油泄露的维修难度,减少了维修人员的施工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油冷却器盖
本技术属于机油冷却器配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油冷却器盖。
技术介绍
机油冷却器是一种加速润滑机油散热使其保持较低温度的装置。在高性能、大功率的强化发动机上,由于热负荷大,必须装设机油冷却器。机油冷却器置于冷却水路中,利用冷却水的温度来控制润滑油的温度。当润滑油温度高时,靠冷却水降温,发动机启动时,则从冷却水吸收热量使润滑油迅速提高温度。机油冷却器由机油冷却器壳体、壳体、前盖、后盖和铜芯管等零部件组成。为了加强冷却,管外又套装了散热片。冷却水在管外流动,润滑油在管内流动,两者进行热量交换。由于机油冷却器盖需要与机油冷却器壳体进行连接组装,需要保证机油冷却器盖与机油冷却器壳体连接部位的密封性,防止机油泄露。由于机油冷却器安装在较难维护操作的车辆位置,如果在油冷却器壳体与机油冷却器壳体连接部位发生泄露,后期维修难度和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油冷却器盖,以解决油冷却器壳体与机油冷却器壳体连接部位发生泄露,后期维修难度和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油冷却器盖,其包括:盖本体,在盖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机油冷却器壳体的连接面;所述盖本体在连接面上设置靠近连界面边缘设置并环绕连接面的胶条安装槽,所述胶条安装槽内安装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的高度凸出胶条安装槽;所述盖本体在连接面上还设置并环绕连接面的气囊安装槽,所述气囊安装槽内设置密封气囊;所述密封气囊连通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穿过盖本体的管道安装孔延长至盖本体的外部。r>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机油冷却器盖,进一步,所述气囊安装槽设置在胶条安装槽的内侧;所述密封气囊为橡胶材料,密封气囊的高度低于气囊安装槽的高度。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机油冷却器盖,进一步,所述气囊安装槽设置在胶条安装槽的外侧;所述密封气囊为橡胶材料,密封气囊的高度低于气囊安装槽的高度。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机油冷却器盖,进一步,所述气囊安装槽的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密封气囊的侧壁为折叠结构。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机油冷却器盖,进一步,还包括密封胶层,所述密封胶层设置在机油冷却器壳体与机油冷却器盖的连接面上。本技术的机油冷却器盖在与机油冷却器壳体连接时,利用密封胶条实现机油冷却器盖与机油冷却器壳体的初次密封;随着设备的使用,该位置的密封性恶化,在某一时段开始发生机油泄露。此时,维护人员打开进气管道外部的密封盖,用外部的气源连接进气管道对密封气囊进行充气,密封气囊在气囊安装槽内膨胀,逐渐向机油冷却器壳体突出实现机油冷却器盖与机油冷却器壳体的二次密封,上述结构的设置极大的降低了机油泄露的维修难度,减少了维修人员的施工时间。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机油冷却器盖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机油冷却器盖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机油冷却器盖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3的右下端部放大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盖本体,2、连接面,3、密封胶条,4、密封气囊,5、胶条安装槽,6、气囊安装槽,7、进气管道。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机油冷却器盖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图1-图4示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机油冷却器盖,其包括:盖本体1,壳体优选利用铝或者铝合金材料制作,具有散热性能更好,质量更轻的优点;在盖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机油冷却器壳体的连接面2;盖本体1在连接面2上设置靠近连界面边缘设置并环绕连接面2的胶条安装槽5,胶条安装槽5内安装密封胶条3,密封胶条3的高度凸出胶条安装槽5;利用密封胶条实现机油冷却器盖与机油冷却器壳体的密封,防止机油泄露。在盖本体1在连接面2上还设置并环绕连接面2的气囊安装槽6,气囊安装槽6内设置密封气囊4;密封气囊4连通进气管道7;进气管道7穿过盖本体1的管道安装孔延长至盖本体1的外部。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机油冷却器盖在与机油冷却器壳体连接时,利用密封胶条实现机油冷却器盖与机油冷却器壳体的初次密封;随着设备的使用,该位置的密封性恶化,在某一时段开始发生机油泄露。此时,维护人员打开进气管道外部的密封盖,用外部的气源连接进气管道对密封气囊进行充气,密封气囊在气囊安装槽内膨胀,逐渐向机油冷却器壳体突出实现机油冷却器盖与机油冷却器壳体的二次密封,上述结构的设置极大的降低了机油泄露的维修难度,减少了维修人员的施工时间。在本技术机油冷却器盖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密封气囊4还连通测压管,该测压管连接气压表和放气阀;在向密封气囊充气时,气体压力不能够过大,通过该气压表能够实现随时监测密封气囊的气压,一旦气压超过警戒值,通过放气阀及时放气泄压,保证设备稳定安全的运行。在本技术机油冷却器盖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气囊安装槽6设置在胶条安装槽5的外侧;密封气囊4为橡胶材料,密封气囊4的高度低于气囊安装槽6的高度。上述结构在使用中存在外界灰尘进入机油冷却器盖与机油冷却器壳体缝隙,积存在密封胶条外部的问题,难以保证密封气囊与密封胶条之间空间的洁净。在本技术机油冷却器盖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气囊安装槽6设置在胶条安装槽5的内侧;密封气囊4为橡胶材料,密封气囊4的高度低于气囊安装槽6的高度。在本技术机油冷却器盖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气囊安装槽6的截面为矩形结构,如图4所示,密封气囊4的侧壁为折叠结构。利用该折叠结构实现在不充气状态或低压状态下密封气囊收缩,同时保证在气囊充气状态下顺利膨胀,实现衔接面的良好密封。在本技术机油冷却器盖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胶层,密封胶层设置在机油冷却器壳体与机油冷却器盖的连接面2上。利用密封胶层,进一步提高机油冷却器盖与机油冷却器壳体连接面的密封性,提高密封效果,防止机油泄露。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技术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技术之目的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油冷却器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本体,在盖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机油冷却器壳体的连接面;所述盖本体在连接面上设置靠近连界面边缘设置并环绕连接面的胶条安装槽,所述胶条安装槽内安装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的高度凸出胶条安装槽;所述盖本体在连接面上还设置并环绕连接面的气囊安装槽,所述气囊安装槽内设置密封气囊;所述密封气囊连通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穿过盖本体的管道安装孔延长至盖本体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油冷却器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本体,在盖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机油冷却器壳体的连接面;所述盖本体在连接面上设置靠近连界面边缘设置并环绕连接面的胶条安装槽,所述胶条安装槽内安装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的高度凸出胶条安装槽;所述盖本体在连接面上还设置并环绕连接面的气囊安装槽,所述气囊安装槽内设置密封气囊;所述密封气囊连通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穿过盖本体的管道安装孔延长至盖本体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冷却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安装槽设置在胶条安装槽的内侧;所述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常文彭祖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乐迪龙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