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冷凝消白除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7085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56
一种烟气冷凝消白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安装于粒化塔或排气烟筒的上方,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空气换热冷凝器、排风风机、混风室;空气换热冷凝器包括外壳、换热管,外壳中部形成有下端封闭上端导通的空气通道,外侧四周形成有换热室,换热室外侧侧壁下端形成有进风口,换热室内侧侧壁上端形成有出风口;换热管均匀密集地安装在换热室内,并呈垂直设置,换热管下端连通粒化塔或排气烟筒,上端连通混风室。其优点在于将空气换热冷凝器、排风风机、混风室与粒化塔或排气烟筒直接集成于一体,而且排风风机能够同时吸引外界空气与蒸发水雾两种介质,不仅占地面积更小,而且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大大降低的成本。

A kind of condensation and defogging device for flue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冷凝消白除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白除雾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烟气冷凝消白除雾装置。
技术介绍
高炉冶炼生产过程中,1400到1500℃的高炉熔渣在水淬冲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蒸发水雾,水雾温度大约在70-90℃,由于水雾中含有硫等腐蚀性化合物,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大,经常出现水雾烟雨,腐蚀污染现场钢结构和设备,针对这一问题,出现可很多消白技术,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也回收了蒸发水雾中的水,但是,目前这些消白装置的不足之处是需要用风机将粒化塔或排气烟筒中的蒸发水雾通过管路引至冷凝换热室,然后在经过风机进入混风室,再排入大气中,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烟气冷凝消白除雾装置,解决现有消白技术占地面积大,成本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烟气冷凝消白除雾装置,其安装于粒化塔或排气烟筒的上方,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空气换热冷凝器、排风风机、混风室;所述空气换热冷凝器包括外壳、换热管,所述外壳中部形成有下端封闭上端导通的空气通道,外侧四周形成有换热室,所述换热室外侧侧壁下端形成有进风口,所述换热室内侧侧壁上端形成有出风口;所述换热管均匀密集地安装在换热室内,并呈垂直设置,所述换热管下端连通粒化塔或排气烟筒,上端连通混风室。所述进风口处设有用于调节风量大小的风量调节装置。所述外壳的横截面呈环形,所述进风口呈条状结构,并沿外壳外侧侧壁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出风口呈条状结构,并沿外壳内侧侧壁周向均匀布置。所述进风口处设有用于调节风量大小的风量调节装置,所述风量调节装置包括调节门、环形拨动板、调节拨动连杆;所述调节门中部通过转轴铰接在进风口处,所述环形拨动板沿粒化塔或排气烟筒中心可旋转设置,所述调节门与环形拨动板之间通过调节拨动连杆连接,且环形拨动板连接有驱使其旋转的动力源。所述排风风机包括若干周向均布的引风叶片,所述引风叶片包括与空气通道相对应的内侧叶片,以及位于内侧叶片外并延伸至换热室上方的外侧叶片。所述内侧叶片与外侧叶片上均形成有相对应的圆柱凸台,所述内侧叶片与外侧叶片的圆柱凸台通过一连接体可相对旋转连接。所述连接体包括两个呈半圆环状的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并夹紧圆柱凸台。所述混风室包括外圆筒以及设置于外圆筒中心位置的内圆筒,所述外圆筒内壁与内圆筒外壁上还设有呈螺旋式结构的导流板。所述空气换热冷凝器的下方还设有喷淋雾化喷嘴,所述喷淋雾化喷嘴通过管道连通高炉供水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以上方案,将空气换热冷凝器、排风风机、混风室与粒化塔或排气烟筒直接集成于一体,使得结构更加紧凑,而且通过对空气换热冷凝器巧妙的结构设计,使得排风风机能够同时吸引外界空气与蒸发水雾两种介质,无需额外的引风机对蒸发水雾进行引风,不仅占地面积更小,而且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大大降低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烟气冷凝消白除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烟气冷凝消白除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空气换热冷凝器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烟气冷凝消白除雾装置带风量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风量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排风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混风室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烟气冷凝消白除雾装置,其安装于粒化塔1上方,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空气换热冷凝器2、排风风机3、混风室4;所述空气换热冷凝器2包括外壳21、换热管22,所述外壳21中部形成有下端封闭上端导通的空气通道211,外侧四周形成有换热室212,所述换热室212外侧侧壁下端形成有进风口213,所述换热室212内侧侧壁上端形成有出风口214;所述换热管22均匀密集地安装在换热室内,并呈垂直设置,所述换热管22下端连通粒化塔1或排气烟筒,上端连通混风室4。其中,所述外壳21的横截面呈环形或方形,与粒化塔1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其为环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213呈条状结构,并沿外壳21外侧侧壁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出风口214呈条状结构,并沿外壳21内侧侧壁周向均匀布置,保证更好的空气流通快速均衡,确保换热室212内有效、快速的换热效果,保证蒸发水雾得到有效的冷凝脱水。所述空气换热冷凝器2的下方还设有喷淋雾化喷嘴6,所述喷淋雾化喷嘴6通过管道连通高炉供水系统,喷淋雾化喷嘴6直接用于粒化塔内喷淋、喷雾,用于冷却、冷凝部分蒸发水雾,对蒸发水雾进行冷却预处理,进一步保证蒸发水雾的充分快速冷凝效果。所述排风机3则采用类似于冷却塔专用机翼型排风风机,其具有风量大、全压高、效率高、转动平稳、寿命长、耐腐蚀、便于维修等优点。在高炉冶炼生产过程中,1400到1500℃的高炉熔渣进入粒化塔中水淬,产生的70-90℃蒸发水雾会沿着粒化塔1上升,上升的蒸发水雾首先会受到喷淋雾化喷嘴6的喷淋喷雾,达到初步冷却,然后进入到换热管22内部,同时开启排风风机3,排风风机3不仅能够将外界冷空气通过进风口213吸引进入到换热室212,从而与换热管22内的蒸发水雾形成热交换,而且能够进一步吸引蒸发水雾上升。换热管22内的蒸发水雾通过换热管22外的冷空气实现换热冷却,从而实现蒸发水雾的冷凝脱水,冷凝形成的冷凝水能沿换热管22直接流回至粒化塔冲渣水中,实现循环利用,而脱水后的蒸发水雾会继续上升,进入到混风室4中,同时换热室212内换热后的空气会在排风风机3的作用下,从出风口21出去进入到空气通道211内,并上升进入到混风室4中,蒸发水雾与热空气能够相互混合,降低混合气体的相对湿度,保证气体为不饱和状态,从而达到在排放中不形成水雾。上述烟气冷凝消白除雾装置将空气换热冷凝器2、排风风机3、混风室4与粒化塔1直接集成于一体,使得结构更加紧凑,而且通过对空气换热冷凝器2巧妙的结构设计,使得排风风机3在吸引外界空气的同时,还会对蒸发水雾进行吸引,使得一台排风风机3同时吸引外界空气与蒸发水雾两种介质,无需额外的引风机对蒸发水雾进行引风,不仅占地面积更小,而且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大大降低的成本。另外,当蒸发雾气与热空气的混合比例在一定范围内,能达到更佳的消白效果,因此,为了提高消白效果,还可以对蒸发雾气与热空气的流量大小进行调节控制,使得蒸发雾气与热空气保持合适的混合比例。如图4-6所示,所述进风口213处设有风量调节装置5,通过风量调节装置5能够调节进入换热室的空气流量,从而能够控制热空气的流量,更好地调节蒸发雾气与热空气的混合比例,保证消白效果。具体的,所述风量调节装置5包括调节门51、环形拨动板52、调节拨动连杆53;所述调节门51中部通过转轴54铰接在进风口213处,所述环形拨动板52沿粒化塔1或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冷凝消白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安装于粒化塔(1)或排气烟筒的上方,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空气换热冷凝器(2)、排风风机(3)、混风室(4);/n所述空气换热冷凝器(2)包括外壳(21)、换热管(22),所述外壳(21)中部形成有下端封闭上端导通的空气通道(211),外侧四周形成有换热室(212),所述换热室(212)外侧侧壁下端形成有进风口(213),所述换热室(212)内侧侧壁上端形成有出风口(214);/n所述换热管(22)均匀密集地安装在换热室(212)内,并呈垂直设置,所述换热管(22)下端连通粒化塔(1)或排气烟筒,上端连通混风室(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冷凝消白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安装于粒化塔(1)或排气烟筒的上方,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空气换热冷凝器(2)、排风风机(3)、混风室(4);
所述空气换热冷凝器(2)包括外壳(21)、换热管(22),所述外壳(21)中部形成有下端封闭上端导通的空气通道(211),外侧四周形成有换热室(212),所述换热室(212)外侧侧壁下端形成有进风口(213),所述换热室(212)内侧侧壁上端形成有出风口(214);
所述换热管(22)均匀密集地安装在换热室(212)内,并呈垂直设置,所述换热管(22)下端连通粒化塔(1)或排气烟筒,上端连通混风室(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冷凝消白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13)处设有用于调节风量大小的风量调节装置(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冷凝消白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1)的横截面呈环形,所述进风口(213)呈条状结构,并沿外壳(21)外侧侧壁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出风口(214)呈条状结构,并沿外壳(21)内侧侧壁周向均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冷凝消白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13)处设有用于调节风量大小的风量调节装置(5),所述风量调节装置(5)包括调节门(51)、环形拨动板(52)、调节拨动连杆(53);所述调节门(51)中部通过转轴(54)铰接在进风口(213)处,所述环形拨动板(52)沿粒化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庆辉付光明樊金锋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中青冶金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