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房翻新粘土砖抹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690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老房翻新粘土砖抹灰装置,包括抹泥板、抹灰板,以及设置于抹泥板上的操作手柄,所述抹灰板与抹泥板形状相同、厚度不同,抹灰板上开设有螺纹槽一,抹泥板上开设有螺纹槽二,螺纹槽二设置有三个并与螺纹槽一对应配合;所述操作手柄靠近抹泥板的一端设置有操作杆结构,操作杆结构包括上杆、下筒与弹性环,下筒上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内设置有弹性环;所述上杆上开设有限位上槽与限位下槽,上杆一端固连操作手柄,其另一端伸进导向槽内并与下筒滑动连接,上杆靠近弹性环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弹性环一端连接导向槽底部,其另一端连接安装槽。

A clay brick plastering device for renovating old hou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老房翻新粘土砖抹灰装置
本技术涉及旧房改造
,具体为一种老房翻新粘土砖抹灰装置。
技术介绍
老房装修即老房装饰装修改造工程项目,实际是指对过去已经装修过的住宅,进行翻修布置,包括陈旧的门窗、给排水、卫生设施、暖气、通风设备厨具乃至房间格局进行改动,来满足自身生活需求或者追求现代时尚生活,加之当年建筑装饰材料落后,老房天花板开裂、起皮甚至熏黑或出现水印、四面墙壁涂料明显变色、开裂脱皮,地面装饰的地砖表面磨损开裂、空鼓旧有门窗隔声、防寒密闭性很差。通过更改格局和设备,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尽最大努力满足现有生活的需要。在老房翻新过程中,有时要对墙体进行重新抹灰。现有的用于墙体抹灰的抹灰刀一般包括薄片状的抹灰片,以及固定于抹灰片上的抹灰手柄,由于这种抹灰刀1的抹灰片的厚度较薄、刚度较低,因此当需要推动较大量的水泥进行粗修整时,需要使用另外一种较为厚实的抹泥刀,利用抹泥刀将墙面进行初修平整,因此,在老房翻新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至少携带两种以上的施工工具,这不仅增添了携带的烦恼,还容易丢失某样工具,造成施工中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老房翻新粘土砖抹灰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老房翻新粘土砖抹灰装置,包括抹泥板、抹灰板,以及设置于抹泥板上的操作手柄,所述抹灰板与抹泥板形状相同、厚度不同,抹灰板上开设有螺纹槽一,抹泥板上开设有螺纹槽二,螺纹槽二设置有三个并与螺纹槽一对应配合;所述操作手柄靠近抹泥板的一端设置有操作杆结构,操作杆结构包括上杆、下筒与弹性环,下筒上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内设置有弹性环;所述上杆上开设有限位上槽与限位下槽,上杆一端固连操作手柄,其另一端伸进导向槽内并与下筒滑动连接,上杆靠近弹性环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弹性环一端连接导向槽底部,其另一端连接安装槽。优选的,螺纹槽一内穿设有螺纹连接件,螺纹连接件穿过螺纹槽一、螺纹槽二并将抹灰板与抹泥板锁紧。优选的,下筒外设置有两个限位件,两个限位件分别设置于下筒的顶部与底部,且两个限位件分别螺纹贯穿下筒内壁并与限位上槽、限位下槽对应配合。优选的,操作手柄呈长条状,其表面凸出有限位块与限位条,限位块设置于限位条上方,其上设置有测量尺,且测量尺远离限位块的一端设置有铰接轴一,其通过铰接轴一与操作手柄铰连。优选的,限位条横向设置于操作手柄上,限位条正上方设置有裁切刀,裁切刀长度小于测量尺长度,且裁切刀靠近铰接轴一的侧部设置有铰接轴二,其通过铰接轴二与操作手柄铰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减小需要携带多种工具的麻烦,方便使用,设置的操作杆结构包括上杆、下筒与弹性环,下筒上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内设置有弹性环;所述上杆上开设有限位上槽与限位下槽,上杆一端固连操作手柄,其另一端伸进导向槽内并与下筒滑动连接,当装置在不使用时,松开下筒顶部的限位件,对操作手柄施压,操作手柄带动其底端部设置的上杆下压弹性环并沿下筒的导向槽移动,当下压至合适位置时,即限位上槽进入下筒内腔并与下筒顶部的限位件对应配合,限位下槽移动至下筒内腔底部并与下筒底部的限位件配合时,分别旋紧两个限位件使其与限位上槽、限位下槽限位连接,此时操作手柄呈收纳状态,减少空间位置占用,实现便捷携带。2、本技术的抹泥板、抹灰板的上下位置可自由调换,即通过松开或旋紧螺纹连接件来实现对其的固定,当需要推动较大量的水泥进行初步抹平时,使抹灰板置于上方,抹泥板置于下方,再通过螺纹连接件将其连接;当需要精修水泥表面时,使抹泥板置于上方,抹灰板置于下方,再通过螺纹连接件将其连接。3、本技术的测量尺可用于测量墙面,裁切刀可用于裁切,测量尺与裁切刀在不使用时均可以进行收纳,且测量尺设置于裁切刀上,其正对裁切刀的刀刃端,防止刀刃伤害操作者的手,当裁切刀在使用时,需要先将测量尺进行旋转,继而再将裁切刀旋转并进行裁切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图中:1、抹泥板;101、螺纹槽二;2、抹灰板;201、螺纹槽一;3、操作手柄;31、限位块;32、限位条;4、操作杆结构;41、上杆;411、限位上槽;412、限位下槽;42、下筒;421、导向槽;422、限位件;43、弹性环;5、螺纹连接件;6、测量尺;7、铰接轴一;8、裁切刀;9、铰接轴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老房翻新粘土砖抹灰装置,包括抹泥板1、抹灰板2,以及设置于抹泥板1上的操作手柄3,所述抹灰板2与抹泥板1形状相同、厚度不同,抹灰板2上开设有螺纹槽一201,抹泥板1上开设有螺纹槽二101,螺纹槽二101设置有三个并与螺纹槽一201对应配合;所述操作手柄3靠近抹泥板1的一端设置有操作杆结构4,操作杆结构4包括上杆41、下筒42与弹性环43,下筒42上设置有导向槽421,导向槽421内设置有弹性环43;所述上杆41上开设有限位上槽411与限位下槽412,上杆41一端固连操作手柄3,其另一端伸进导向槽421内并与下筒42滑动连接,上杆41靠近弹性环43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413,弹性环43一端连接导向槽421底部,其另一端连接安装槽413。螺纹槽一201内穿设有螺纹连接件5,螺纹连接件5穿过螺纹槽一201、螺纹槽二101并将抹灰板2与抹泥板1锁紧。下筒42外设置有两个限位件422,两个限位件422分别设置于下筒42的顶部与底部,且两个限位件422分别螺纹贯穿下筒42内壁并与限位上槽411、限位下槽412对应配合。操作手柄3呈长条状,其表面凸出有限位块31与限位条32,限位块31设置于限位条32上方,其上设置有测量尺6,且测量尺6远离限位块31的一端设置有铰接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老房翻新粘土砖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抹泥板(1)、抹灰板(2),以及设置于抹泥板(1)上的操作手柄(3),所述抹灰板(2)与抹泥板(1)形状相同、厚度不同,抹灰板(2)上开设有螺纹槽一(201),抹泥板(1)上开设有螺纹槽二(101),螺纹槽二(101)设置有三个并与螺纹槽一(201)对应配合;所述操作手柄(3)靠近抹泥板(1)的一端设置有操作杆结构(4),操作杆结构(4)包括上杆(41)、下筒(42)与弹性环(43),下筒(42)上设置有导向槽(421),导向槽(421)内设置有弹性环(43);所述上杆(41)上开设有限位上槽(411)与限位下槽(412),上杆(41)一端固连操作手柄(3),其另一端伸进导向槽(421)内并与下筒(42)滑动连接,上杆(41)靠近弹性环(43)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413),弹性环(43)一端连接导向槽(421)底部,其另一端连接安装槽(4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房翻新粘土砖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抹泥板(1)、抹灰板(2),以及设置于抹泥板(1)上的操作手柄(3),所述抹灰板(2)与抹泥板(1)形状相同、厚度不同,抹灰板(2)上开设有螺纹槽一(201),抹泥板(1)上开设有螺纹槽二(101),螺纹槽二(101)设置有三个并与螺纹槽一(201)对应配合;所述操作手柄(3)靠近抹泥板(1)的一端设置有操作杆结构(4),操作杆结构(4)包括上杆(41)、下筒(42)与弹性环(43),下筒(42)上设置有导向槽(421),导向槽(421)内设置有弹性环(43);所述上杆(41)上开设有限位上槽(411)与限位下槽(412),上杆(41)一端固连操作手柄(3),其另一端伸进导向槽(421)内并与下筒(42)滑动连接,上杆(41)靠近弹性环(43)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413),弹性环(43)一端连接导向槽(421)底部,其另一端连接安装槽(4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房翻新粘土砖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槽一(201)内穿设有螺纹连接件(5),螺纹连接件(5)穿过螺纹槽一(201)、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亮唐菁于淑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济高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