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OY高速纺丝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6742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纤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POY高速纺丝生产系统;它包括甬道以及安装在甬道上的喷丝头和集束器,所述甬道内壁底部安装有一进油机构,所述甬道外壁通过支架安装有一油桶,所述进油机构的进油管连接油桶的桶口;所述进油机构包括进油管、壳体、导柱和浮板,所述壳体为一立方体且左端面中空,所述壳体的顶面和底面之间焊接有两根导柱,所述导柱上可上下移动地安装有浮板,所述浮板呈矩形,所述壳体右端面上部连通有进油管;摒弃了传统的甬道内喷油工艺以及甬道外的浸油槽,丝线在甬道底部浸油和集束,出甬道后无需浸油,节省了生产的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OY高速纺丝生产系统
本技术涉及化纤生产
,尤其是一种POY高速纺丝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POY,是指预取向丝(高速纺丝),指经高速纺丝获得的取向度在未取向丝和拉伸丝之间的未完全拉伸的化纤长丝。与未拉伸丝相比,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取向,稳定性好,常常用做拉伸假捻变形丝(DTY)的专用丝。现有的高速纺丝设备通常包括:螺杆挤出机、喷丝头、甬道、导丝盘和筒子(收卷)。为了消除丝线的静电,其中有些企业在甬道内设置喷油机构,有些则在甬道和导丝盘之间设置油轮或者浸油槽。前者的不足在于:甬道是用于丝线冷却的通道,而公知的,油脂是良好的保温物质,具有一定的隔热作用,喷油后的丝线很不容易散热,使得甬道不能起到良好的冷却效果。另外,由于甬道往往还设有用于冷却的风机,吹风使得喷油嘴常常喷不中丝线,造成油脂浪费。后者的不足在于:需要将丝线引导到浸油槽内,浸油后再引导向定型辊(或者导丝盘)等工序,设备非常不紧凑,占地面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丝线上油而不增加设备占地面积且不影响丝线散热的POY生产设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POY高速纺丝生产系统,它包括甬道以及安装在甬道上的喷丝头和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甬道呈倒锥台状,所述甬道侧壁下部通过管道连通有冷风机,所述甬道侧壁上部设有排风机构,所述甬道内壁底部安装有一进油机构,所述甬道外壁通过支架安装有一油桶,所述进油机构的进油管连接油桶的桶口;所述进油机构包括进油管、壳体、导柱和浮板,所述壳体为一立方体且左端面中空,所述壳体的顶面和底面之间焊接有两根导柱,所述导柱上可上下移动地安装有浮板,所述浮板呈矩形,所述壳体右端面上部连通有进油管。其工作原理:油桶上的油脂随着进油管进入壳体内,继而进入甬道下部,作为浸润丝线的油脂,而当油脂液位过高时会将浮板托起并抵住进油管的管口,油脂难以再进入壳体内,当油脂液位过低时浮板落下,油脂又继续进入壳体内,自动实现液位的控制。进一步地,所述排风机构包括连接管、楔形管、空心塑料球、分隔管,所述的连接管安装在甬道一侧并与甬道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则与楔形管连通,所述的楔形管为纵切面内腔呈倒梯形的圆管,所述的楔形管内活动设有一空心塑料球,所述空心塑料球的直径大于楔形管内腔的最大直径的1/2且小于楔形管内腔的最大直径,所述的分隔管为中部设有一竖直长方块的圆管,使得排风机构在冷风机送风的时候则开启,无风或者风压过小时则关闭,避免外界的灰尘等逆流进入甬道污染丝线。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和导柱采用不锈钢材质,耐用耐磨,浮板采用聚氨酯闭孔泡沫板,不吸油,不会因为吸油过多的增加重量。进一步地,所述浮板与壳体右侧壁接触,因为壳体内有油脂,不需要担心浮板与壳体接触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而影响浮板升降。两者接触可以更加好的实现对进油管的堵塞。进一步地,所述油桶顶部插入有透气管,由于进油管不再需要进气,使得油脂输送更加顺畅。进一步地,所述油桶底部与进油机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十厘米。进一步地,所述油桶采用透明塑料油桶,便于观察油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甬道底部进油,由于甬道底部非常狭小且集束器上的通孔堪堪容丝线通过,不会有过多的间隙,油脂泄漏不多,摒弃了传统的甬道内喷油工艺以及甬道外的浸油槽,丝线在甬道底部浸油和集束,出甬道后无需浸油,节省了生产的占地面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进油机构浮板抵住进油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进油机构浮板下落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排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甬道;2、喷丝头;3、集束器;4、冷风机;5、排风机;6、油桶;7、进油机构;11、支架;51、连接管;52、楔形管;53、空心塑料球;54、分隔管;55、竖直长方块;61、透气管;71、进油管;72、壳体;73、导柱;74、浮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POY高速纺丝生产系统,它包括甬道1以及安装在甬道1上的喷丝头2和集束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甬道1呈倒锥台状,所述甬道1侧壁下部通过管道连通有冷风机4,所述甬道1侧壁上部设有排风机构5,所述甬道1内壁底部安装有一进油机构7,所述甬道1外壁通过支架11安装有一油桶6,所述进油机构7的进油管71连接油桶6的桶口;所述进油机构7包括进油管71、壳体72、导柱73和浮板74,所述壳体72为一立方体且左端面中空,所述壳体72的顶面和底面之间焊接有两根导柱73,所述导柱73上可上下移动地安装有浮板74,所述浮板74呈矩形,所述壳体72右端面上部连通有进油管71。所述排风机构5包括连接管51、楔形管52、空心塑料球53、分隔管54,所述的连接管51安装在甬道1一侧并与甬道1连通,连接管51的另一端则与楔形管52连通,所述的楔形管52为纵切面内腔呈倒梯形的圆管,所述的楔形管52内活动设有一空心塑料球53,所述空心塑料球53的直径大于楔形管52内腔的最大直径的1/2且小于楔形管52内腔的最大直径,所述的分隔管54为中部设有一竖直长方块55的圆管,使得排风机构5在冷风机4送风的时候则开启,无风或者风压过小时则关闭,避免外界的灰尘等逆流进入甬道1污染丝线。所述壳体72和导柱73采用不锈钢材质,耐用耐磨,浮板74采用聚氨酯闭孔泡沫板,不吸油,不会因为吸油过多的增加重量。所述浮板74与壳体72右侧壁接触,因为壳体72内有油脂,不需要担心浮板74与壳体72接触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而影响浮板74升降。两者接触可以更加好的实现对进油管71的堵塞。所述油桶6顶部插入有透气管61,由于进油管71不再需要进气,使得油脂输送更加顺畅。所述油桶6底部与进油机构7顶部之间的距离为十厘米(附图中为了便于示意没有严格按照比例进行绘图)。所述油桶6采用透明塑料油桶,便于观察油量。显而易见的,本技术正常工作时,应该将甬道的喷丝头与计量泵连接,计量泵与螺杆挤出机连接,而集束器引出的丝线则受到导丝盘的牵引进入最终成型收卷的筒子。除了甬道外的部件(计量泵、螺杆挤出机、导丝盘、筒子)均为现有技术,用户可参考《熔体纺丝法工艺》或者中国专利“用于超高速一步法制备聚酰胺6POY/FDY复合纤维的纺丝设备”等参考文献进行安装连接。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OY高速纺丝生产系统,它包括甬道以及安装在甬道上的喷丝头和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甬道呈倒锥台状,所述甬道侧壁下部通过管道连通有冷风机,所述甬道侧壁上部设有排风机构,所述甬道内壁底部安装有一进油机构,所述甬道外壁通过支架安装有一油桶,所述进油机构的进油管连接油桶的桶口;/n所述进油机构包括进油管、壳体、导柱和浮板,所述壳体为一立方体且左端面中空,所述壳体的顶面和底面之间焊接有两根导柱,所述导柱上可上下移动地安装有浮板,所述浮板呈矩形,所述壳体右端面上部连通有进油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OY高速纺丝生产系统,它包括甬道以及安装在甬道上的喷丝头和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甬道呈倒锥台状,所述甬道侧壁下部通过管道连通有冷风机,所述甬道侧壁上部设有排风机构,所述甬道内壁底部安装有一进油机构,所述甬道外壁通过支架安装有一油桶,所述进油机构的进油管连接油桶的桶口;
所述进油机构包括进油管、壳体、导柱和浮板,所述壳体为一立方体且左端面中空,所述壳体的顶面和底面之间焊接有两根导柱,所述导柱上可上下移动地安装有浮板,所述浮板呈矩形,所述壳体右端面上部连通有进油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OY高速纺丝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机构包括连接管、楔形管、空心塑料球、分隔管,所述的连接管安装在甬道一侧并与甬道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则与楔形管连通,所述的楔形管为纵切面内腔呈倒梯形的圆管,所述的楔形管内活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强王国纪高海祥张伟明陶国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一牛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