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振式冬枣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60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振式冬枣收获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龙门架内设振动机构,并在龙门架的底部设置收集组件和传送组件,当龙门架以横跨的方式经过待采摘的枣树时,振动机构穿插在果树的枝条间隙处,通过振动机构带动枝条振动,从而便于将树枝上的冬枣振下。利用收集组件便于将振下的冬枣收集起来,再利用传送组件,便于将收集起来的冬枣输送到指定位置,便于装箱处理。具体使用时,可以沿同一排的果树连线的方向控制收获机直线行驶,每经过一棵果树只需要短暂的停留即可利用振动机构将果子摘下,因此,采摘时不需要收获机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提高采摘效率。

An exciting type winter jujube harv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振式冬枣收获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机
,特别是一种激振式冬枣收获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冬枣逐渐成为喜爱的水果之一。我国冬枣的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大,果农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目前冬枣的采摘还主要依靠人力进行,不仅劳动强度大,且采摘效率低下,无疑增加了冬枣的人工成本。尤其是遇到天气问题需要抢收时,如果抢收效率过低会导致大量果子被毁,给果农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何提高冬枣的采摘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激振式冬枣收获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提高冬枣的采摘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激振式冬枣收获机,其中,包括龙门架、振动机构、收集组件和传输机构;所述龙门架包括第一侧框架、第二侧框架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框架的上边沿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框架的上边沿连接;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连接杆之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侧框架的底部和所述第二侧框架的底部均设有行走机构;所述振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振动机构安装在一所述连接杆上,两所述振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一侧框架和所述第二侧框架之间;所述传输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一所述传输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框架靠近所述第二侧框架的一侧,另一所述传输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二侧框架靠近所述第一侧框架的一侧;所述收集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收集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框架、所述第二侧框架固定连接,且两所述收集组件位于两所述传输机构之间,两所述收集组件位于两所述振动机构的下方;所述收集组件被设置为用于收集冬枣,并避让树干。如上所述的激振式冬枣收获机,其中,可选的是,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传送带、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支撑件水平设置,所述传送带绕过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如上所述的激振式冬枣收获机,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一转动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条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支撑条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三转动辊、第四转动辊、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所述第三转动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撑条的第一端、所述第四支撑条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动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撑条的第二端、所述第四支撑条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传输机构还包括第一压条和第二压条;所述第一压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压条安装在的所述第一支撑条和所述第二支撑条上,所述第一压条被设置为用于将所述传送带限制在所述第一支撑条和所述第二支撑条之间,以使所述传送带运动到所述第一支撑件处时,沿所述第一支撑件所在的面移动;所述第二压条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第二压条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撑条和所述第四支撑条上,所述第二压条被设置为用于将所述传送带限制在所述第三支撑条和所述第四支撑条之间,以使所述传送带运动到所述第二支撑件处时,沿所述第二支撑件所在的面移动。如上所述的激振式冬枣收获机,其中,可选的是,所述传送带的外周上设有多个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垂直;多个所述挡板沿所述传送带的外周间隔分布。如上所述的激振式冬枣收获机,其中,可选的是,所述行走机构包括驱动轮、转向组件、驱动组件和转向轮;两所述行走机构上的所述驱动轮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框架的后端的底部、所述第二侧框架的后端的底部;两所述行走机构上的所述转向轮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框架的前端的底部、所述第二侧框架的前端的底部;两所述行走机构上的所述驱动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框架和所述第二侧框架的外侧;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驱动轮传动连接。如上所述的激振式冬枣收获机,其中,可选的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池组和驱动电机;所述电池组和所述驱动电机均安装在所述龙门架上,所述电池组位于所述龙门架的外侧。如上所述的激振式冬枣收获机,其中,可选的是,所述转向组件包括支撑板、支撑轴、转向板和伸缩杆;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支撑板平行设置;两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龙门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龙门架的外侧;所述支撑轴的与所述支撑板垂直连接,且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分别凸出于两所述支撑板;所述转向板为长条形,且所述转向板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转向板的中部均与所述支撑轴转动连接;两所述转向板分别与两所述所述支撑板贴合,且所述转向板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板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转向板的一端与所述转向轮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一所述转向板的另一端铰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龙门架铰接。如上所述的激振式冬枣收获机,其中,可选的是,所述转向组件还包括转接板;所述转接板的一侧与所述转向轮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接板的另一侧与所述转向板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激振式冬枣收获机,其中,可选的是,还包括主控制器、无线收发模块和无线遥控器;所述主控制器安装在所述龙门架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振动机构、所述行走机构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器被设置为用于控制所述行走机构的行走,控制所述振动机构的工作;所述无线遥控器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通讯连接。如上所述的激振式冬枣收获机,其中,可选的是,所述振动机构包括轴向振动电机、竖杆和振动指;所述轴向振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龙门架的顶部,所述竖杆的一端与所述轴向振动电机的轴固定连接,且所述竖杆的中心线与所述轴向振动电机的轴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振动指为杆状,所述振动指的一端与所述竖杆固定连接,所述振动指与所述竖杆垂直;所述振动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振动指分布在所述竖杆的外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龙门架内设振动机构,并在龙门架的底部设置收集组件和传送组件,当龙门架以横跨的方式经过待采摘的枣树时,振动机构穿插在果树的枝条间隙处,通过振动机构带动枝条振动,从而便于将树枝上的冬枣振下。利用收集组件便于将振下的冬枣收集起来,再利用传送组件,便于将收集起来的冬枣输送到指定位置,便于装箱处理。具体使用时,可以沿同一排的果树连线的方向控制收获机直线行驶,每经过一棵果树只需要短暂的停留即可利用振动机构将果子摘下,因此,采摘时不需要收获机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提高采摘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轴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在另一视角下的整体轴测图;图3是图2的右视图;图4是振动机构的轴测图;图5是收集组件与传输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是转向组件的轴测图;图7是传输机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龙门架,2-振动机构,3-收集组件,4-传输机构,5-行走机构;11-第一侧框架,12-第二侧框架,13-连接杆;21-轴向振动电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振式冬枣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架(1)、振动机构(2)、收集组件(3)和传输机构(4);/n所述龙门架(1)包括第一侧框架(11)、第二侧框架(12)和连接杆(13);/n所述连接杆(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框架(11)的上边沿连接,所述连接杆(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框架(12)的上边沿连接;所述连接杆(13)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连接杆(13)之间平行设置;/n所述第一侧框架(11)的底部和所述第二侧框架(12)的底部均设有行走机构(5);/n所述振动机构(2)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振动机构(2)安装在一所述连接杆(13)上,两所述振动机构(2)位于所述第一侧框架(11)和所述第二侧框架(12)之间;/n所述传输机构(4)的数量为两个,一所述传输机构(4)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框架(11)靠近所述第二侧框架(12)的一侧,另一所述传输机构(4)安装在所述第二侧框架(12)靠近所述第一侧框架(11)的一侧;/n所述收集组件(3)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收集组件(3)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框架(11)、所述第二侧框架(12)固定连接,且两所述收集组件(3)位于两所述传输机构(4)之间,两所述收集组件(3)位于两所述振动机构(2)的下方;/n所述收集组件(3)被设置为用于收集冬枣,并避让树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振式冬枣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架(1)、振动机构(2)、收集组件(3)和传输机构(4);
所述龙门架(1)包括第一侧框架(11)、第二侧框架(12)和连接杆(13);
所述连接杆(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框架(11)的上边沿连接,所述连接杆(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框架(12)的上边沿连接;所述连接杆(13)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连接杆(13)之间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侧框架(11)的底部和所述第二侧框架(12)的底部均设有行走机构(5);
所述振动机构(2)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振动机构(2)安装在一所述连接杆(13)上,两所述振动机构(2)位于所述第一侧框架(11)和所述第二侧框架(12)之间;
所述传输机构(4)的数量为两个,一所述传输机构(4)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框架(11)靠近所述第二侧框架(12)的一侧,另一所述传输机构(4)安装在所述第二侧框架(12)靠近所述第一侧框架(11)的一侧;
所述收集组件(3)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收集组件(3)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框架(11)、所述第二侧框架(12)固定连接,且两所述收集组件(3)位于两所述传输机构(4)之间,两所述收集组件(3)位于两所述振动机构(2)的下方;
所述收集组件(3)被设置为用于收集冬枣,并避让树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振式冬枣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4)包括传送带(41)、第一支撑件(42)和第二支撑件(43);
所述第一支撑件(42)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支撑件(43)水平设置,所述传送带(41)绕过所述第一支撑件(42)和所述第二支撑件(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振式冬枣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42)包括第一转动辊(421)、第二转动辊(422)、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一转动辊(4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条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辊(4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支撑条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件(43)包括第三转动辊(431)、第四转动辊(432)、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所述第三转动辊(4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撑条的第一端、所述第四支撑条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动辊(4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撑条的第二端、所述第四支撑条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所述传输机构(4)还包括第一压条(44)和第二压条(45);
所述第一压条(4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压条(44)安装在的所述第一支撑条和所述第二支撑条上,所述第一压条(44)被设置为用于将所述传送带(41)限制在所述第一支撑条和所述第二支撑条之间,以使所述传送带(41)运动到所述第一支撑件(42)处时,沿所述第一支撑件(42)所在的面移动;
所述第二压条(45)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第二压条(45)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撑条和所述第四支撑条上,所述第二压条(45)被设置为用于将所述传送带(41)限制在所述第三支撑条和所述第四支撑条之间,以使所述传送带(41)运动到所述第二支撑件(43)处时,沿所述第二支撑件(43)所在的面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振式冬枣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41)的外周上设有多个挡板(411),所述挡板(411)与所述传送带(41)的运动方向垂直;
多个所述挡板(411)沿所述传送带(41)的外周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绪云宋裕民赵林亭梁健明李正銮边文超李爱娟王刚褚幼晖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