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的小连杆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377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机的小连杆润滑结构,包括进油管、润滑油分配装置、第一出油弯管、第二出油弯管、第三出油弯管、第四出油弯管和第五出油弯管,所述润滑油分配装置包括第一储油室、第二储油室、第三储油室、第四储油室和第五储油室,所述第一储油室、第二储油室、第三储油室、第四储油室和第五储油室呈塔状结构并分别通过顶部的第一分流口、第二分流口、第三分流口、第四分流口和第五分流口固接在润滑油分配装置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注塑机的小连杆润滑结构,提高整体润滑效果,减少注塑机连杆故障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机的小连杆润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润滑结构,特别是一种注塑机的小连杆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注塑机在工作时,每个旋转点必须使用润滑油进行润滑,当润滑不足时就会产生干摩擦,干摩擦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摩擦损伤,从而导致连杆不能正常工作,出油管串联连接时润滑效果差,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注塑机的小连杆润滑结构,解决注塑机工作时小连杆润滑不足,提高小连杆整体润滑效果,减少注塑机小连杆故障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注塑机的小连杆润滑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机的小连杆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油管、润滑油分配装置、第一出油弯管、第二出油弯管、第三出油弯管、第四出油弯管和第五出油弯管,所述润滑油分配装置包括第一储油室、第二储油室、第三储油室、第四储油室和第五储油室,所述第一储油室、第二储油室、第三储油室、第四储油室和第五储油室呈塔状结构并分别通过顶部的第一分流口、第二分流口、第三分流口、第四分流口和第五分流口固接在润滑油分配装置的下部,所述第一储油室、第二储油室、第三储油室、第四储油室和第五储油室的底部分别通过螺母连接有第一出油弯管、第二出油弯管、第三出油弯管、第四出油弯管和第五出油弯管,所述第一出油弯管、第二出油弯管、第三出油弯管、第四出油弯管和第五出油弯管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螺母固接有第一直接头、第一弯接头、第二弯接头、第三弯接头和第二直接头;所述第一出油弯管和第二出油弯管通过卡接装置固定至连杆外壁,所述第四出油弯管和第五出油弯管通过卡接装置二固定至连杆外壁;所述进油管通过螺母固接至润滑油分配装置上部的一侧。第一出油弯管、第二出油弯管、第三出油弯管、第四出油弯管和第五出油弯管使用并联连接结构,提高整体润滑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油弯管、第二出油弯管、第三出油弯管、第四出油弯管和第五出油弯管的管径相同且小于进油管的管径。优选的,所述第一直接头、第一弯接头、第二弯接头、第三弯接头和第二直接头分别固接至连杆的运动外壁上。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所述注塑机的小连杆润滑结构,第一出油弯管、第二出油弯管、第三出油弯管、第四出油弯管和第五出油弯管使用并联连接结构,提高整体润滑效果,减少注塑机小连杆故障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所述注塑机的小连杆润滑结构图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1中,一种注塑机的小连杆润滑结构,包括进油管10、润滑油分配装置20、第一出油弯管31、第二出油弯管32、第三出油弯管33、第四出油弯管34和第五出油弯管35,所述润滑油分配装置20包括第一储油室021、第二储油室022、第三储油室023、第四储油室024和第五储油室025,所述第一储油室021、第二储油室022、第三储油室023、第四储油室024和第五储油室025呈塔状结构并分别通过顶部的第一分流口21、第二分流口22、第三分流口23、第四分流口24和第五分流口25固接在润滑油分配装置20的下部,所述第一储油室021、第二储油室022、第三储油室023、第四储油室024和第五储油室025的底部分别通过螺母连接有第一出油弯管31、第二出油弯管32、第三出油弯管33、第四出油弯管34和第五出油弯管35,所述第一出油弯管31、第二出油弯管32、第三出油弯管33、第四出油弯管34和第五出油弯管35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螺母固接有第一直接头031、第一弯接头032、第二弯接头033、第三弯接头034和第二直接头035;所述第一出油弯管31和第二出油弯管32通过卡接装置40固定至连杆外壁,所述第四出油弯管34和第五出油弯管35通过卡接装置二41固定至连杆外壁;所述进油管10通过螺母固接至润滑油分配装置20上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出油弯管31、第二出油弯管32、第三出油弯管33、第四出油弯管34和第五出油弯管35的管径相同且小于进油管10的管径。所述第一直接头031、第一弯接头032、第二弯接头033、第三弯接头034和第二直接头035分别固接至连杆的运动外壁上。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机的小连杆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油管、润滑油分配装置、第一出油弯管、第二出油弯管、第三出油弯管、第四出油弯管和第五出油弯管,所述润滑油分配装置包括第一储油室、第二储油室、第三储油室、第四储油室和第五储油室,所述第一储油室、第二储油室、第三储油室、第四储油室和第五储油室呈塔状结构并分别通过顶部的第一分流口、第二分流口、第三分流口、第四分流口和第五分流口固接在润滑油分配装置的下部,所述第一储油室、第二储油室、第三储油室、第四储油室和第五储油室的底部分别通过螺母连接有第一出油弯管、第二出油弯管、第三出油弯管、第四出油弯管和第五出油弯管,所述第一出油弯管、第二出油弯管、第三出油弯管、第四出油弯管和第五出油弯管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螺母固接有第一直接头、第一弯接头、第二弯接头、第三弯接头和第二直接头;所述第一出油弯管和第二出油弯管通过卡接装置固定至连杆外壁,所述第四出油弯管和第五出油弯管通过卡接装置二固定至连杆外壁;所述进油管通过螺母固接至润滑油分配装置上部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机的小连杆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油管、润滑油分配装置、第一出油弯管、第二出油弯管、第三出油弯管、第四出油弯管和第五出油弯管,所述润滑油分配装置包括第一储油室、第二储油室、第三储油室、第四储油室和第五储油室,所述第一储油室、第二储油室、第三储油室、第四储油室和第五储油室呈塔状结构并分别通过顶部的第一分流口、第二分流口、第三分流口、第四分流口和第五分流口固接在润滑油分配装置的下部,所述第一储油室、第二储油室、第三储油室、第四储油室和第五储油室的底部分别通过螺母连接有第一出油弯管、第二出油弯管、第三出油弯管、第四出油弯管和第五出油弯管,所述第一出油弯管、第二出油弯管、第三出油弯管、第四出油弯管和第五出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宏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神舟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